提醒:本文为视频节目“电影最TOP”的图文导读,观看视频请点击文末的视频框
我经常讲,看电影,特别是看那些大师的经典作品,要看缘分
。就算你再喜欢电影,也不太可能喜欢所有的大师。比如我就不怎么喜欢马丁•斯科塞斯,但对于别人诟病说用力太猛的金基德,却很接受。

杨德昌对我来说就是个很特殊的大师。我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就看了他的《一一》,这部电影近三个小时,没有激烈冲突也没有特效和明星,我一开始以为自己会看不下去。但看完后,我马上又看了一遍,真的就像过了一辈子。
你看,这就是缘分。和杨德昌同时代同声誉的侯孝贤,虽然也喜欢,但没有看的如此兴奋。
2007年的6月29日,杨德昌在美国去世。当我听到他的死讯,真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当时还不满60岁,我还眼巴巴的等着他第一部动画作品《追风》能出来,没想到已然不可能。
杨德昌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直到34岁,他才回到台湾,真正走上了自己的电影之路。在这之前,他在美国当了七年的计算机程序猿....是个根正苗红的理科生,但他的志向却不在IT方面,毅然抛弃了高薪的工作,回到故乡。
当时正好是台湾电影的拐点,80年代之前的台湾电影要不就是言情剧要不就是政治剧,大家都不愿意或者说不敢碰现实题材,这时候杨德昌和侯孝贤、柯一正、吴念真等年轻电影人就发起了“新电影”运动,希望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反应当代生活。几年间,侯孝贤拍出了《风柜来的人》,而杨德昌拍出了《海滩的一天》。
后来这对台湾电影的双子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关注城市,一个关注乡土。
我之所以更喜欢杨德昌,应该说是与这个方向有关。我比较喜欢人多的地方,拥挤的城市对于戏剧冲突的营造肯定比乡土要更加剧烈,杨德昌电影里的尖锐批判、理想主义、人文情怀都深深吸引了我,有评论说他是“台湾社会的手术刀”,我觉得这个范围应该再大一点,《独立时代》《麻将》《恐怖分子》里的城市并不仅限于台北,我觉得同样可以适用于北上广深。
他是“现代社会的手术刀”,我觉得每一个现代都市人,都应该看一点杨德昌。
还有一点就是,杨德昌的电影对我来说都“不闷”,其中大概只有《青梅竹马》我觉得有些平,其他的作品都是戏剧感十足的佳作。
明天就是6月29日,他的十周年祭日,从年初我就想好要做一期杨德昌的特别节目。从短片《指望》开始到他逝世,他一共只完成了7部长片和一部短片,但现在回头看,可以说都是佳作,没有一部和“烂”这个字眼有一丁点关系。
除了电影品质,我个人觉得他是个很“有种”的男人。其实当时的台湾和大陆很像,政府也会有各种电影的扶植基金,很多导演都去申请,但杨德昌从来不去,哪怕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种比较费钱的大制作,钱都是自己解决。他说拿了别人的钱,就失去了自由。
这让我想起陈寅恪先生的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就是有种。现在真正有种的男人,不多见了。
好了,不多说了,我想说的都在节目里。这期节目是我写过最长的对白稿,近7500字,而且我还是收着写了,对于杨德昌,实在有很多话想说。虽然我知道这期的播放量肯定扑街,但写的还是很带劲。
哪怕你对杨德昌以前不怎么了解,看完这期应该就会建立初步认识了。我觉得自己写的蛮好的,值得“浪费”半个小时看看,哈哈。

另外提示:片尾有一个小通知。

电影最TOP第二季视频节目回顾:
电影最TOP第一季请点击“分类阅读”标签,或上A/B站电影最TOP主页查阅
----本广告要坚持打一年的分界线----
《电影最TOP》第一季精装典藏版已隆重上市!我们的口号是:“每天一毛钱,收藏整个电影史”!不明真相的同学请戳下面这个链接:
(温馨提醒:购买后留QQ邮箱的同学一定要在发货后去垃圾邮箱查一下,很可能会被截留!!)
或者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如果你用iPhone,如果你实在压制不住给我赞赏的冲动,那我就不劝阻你了....
戳阅读原文购买《电影最TOP》第一季典藏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