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留·行】栏目的蛙
我漂洋过海来到法国
为各位留学蛙们探访
值得拍照留念的地方
本蛙此行的另一个目的
是要探访一群艺术蛙
艺术的创作需要灵感来源
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点
艺术蛙们才能有高质量的作品问世
而在位于巴黎北郊40多公里外的
花幽梦修道院Abbaye de Royaumont 
就是这样一个艺术蛙们的聚集地

1
这里住着一位“红学大师”?
花幽梦修道院始建于1228
由当时的国王路易九世所建
过去一直是法国文人墨客
和艺术家隐居创作的地方
刚下车就会看到
修道院四周被高墙包围
墙内绿树环绕
院内绿草茵茵、流水潺潺
碎石铺成的车行道和人行道
在草地上画出笔直的线条
更为寂静的修道院
增添了一份美感
没有人会想到这里竟然会有一位
与中国有紧密联系的文人:
法国汉学家安德烈·铎尔孟
铎尔孟是一位中国通
同时,他也是一位
“红学大师”
铎尔孟25岁来到中国
在醇亲王府做家庭教师
73岁才回到法国
在中国一共待了48
对中国的文学抱有极大的兴趣
提到铎尔孟大家可能会感到陌生
但提到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
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铎尔孟正是负责
法语版《红楼梦》的校阅
铎尔孟当时住在修道院的二楼
面向花园的一间小房间里
他看上去是那么不快乐
也是那么格格不入
只有每个星期二
他才换了一个人
这天,他会有一个客人
一个中国客人
来访的是中国翻译家李治华
铎尔孟的学生
他来找铎尔孟
是希望他为自己翻译的
法文版《红楼梦》做校审
铎尔孟非常高兴
也非常认真地接受了这一工作
他提出
要让法国人真正接受《红楼梦》
就要把里面诗歌的意思翻译出来
而不是简单的直译
这需要非常深厚的中文和法文基础
除了铎尔孟,没人能做到。
在人生的最后十年里
铎尔孟隐居花幽梦修道院
将全部身心投入
《红楼梦》的法文译稿的校审
并研究对书中诗词、人名
最贴切的法文表述
李治华会在每个星期二下午
带着新译出的《红楼梦》章节
赶到花幽梦修道院
与铎尔孟一起探讨翻译问题
这个著名的星期二之约
无论冬夏雨雪,从未间断
19652
《红楼梦》初步译完
在修改第50回之际
铎尔孟病逝
2
修道院日常生活有妙招
现如今
花幽梦修道院已经成为
法国著名的历史景点
走在修道院的庭院里
总会有浓郁的香草味扑鼻而来
离大门不远的一处小水潭
将修道院点缀的错落有致
这也难怪
很多文人墨客会将此地
作为他们潜心创作的宝地
修道院的负责人告诉我们
现在的修道院修建了书房
供修道士们每日诵读诗歌
与此同时
修道院的后院还建造了种植园
专门为修道院输送日常的蔬菜
有从中国引进的大葱、萝卜等等
为了防止小动物们的“来访”
修道院用树条把土壤围起来堆高
将种植园建成一个个
培育器皿
修道院的生活依旧如往昔一般
宁静而美好
留下的只有那一段段令人神往的故事
3
废弃车站改装的博物馆
艺术在积累的同时也需要历史的沉淀
推荐给在法国留学的同学们
一个欣赏艺术品的好去处:奥赛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是法国近代艺术博物馆
主要收藏从1848
1914年间的
绘画、雕塑、家具和摄影作品
博物馆位于塞纳河左岸
和卢浮宫斜对
隔河和杜勒丽花园相对
博物馆原先是奥赛车站
顶楼的大钟如今还在不停地转动
纪录着奥赛博物馆的历史
1939年奥赛车站停用
废弃多年后
1986年改建为博物馆
奥赛与卢浮宫、蓬皮杜并列为
巴黎三大博物馆
是联结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
和现代艺术殿堂蓬皮杜中心的
完美中间过渡
奥赛以收藏大量印象派画作
而闻名于世
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
梵高的《自画像》
和莫奈的《睡莲》等
均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对历史以及艺术品
感兴趣的同学
奥赛博物馆无疑可以满足
你们的好奇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