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文为视频节目“细读经典”的图文导读,观看视频请点击文末的视频框
《细读经典》开播以来好像还没有讲过歌舞片,那我就从最牛逼的这部开始讲,2002年由罗伯·马歇尔执导的《芝加哥》
我和你一样,在看这部电影之前,觉得歌舞片嘛,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搞个对象什么的,但看完《芝加哥》,才知道歌舞片也可以杀杀人跳跳舞,舞鞋配手枪,也可以光芒四射。
《芝加哥》改编自鲍勃•福斯1975年执导的同名歌舞剧,在四十年间长盛不衰,是百老汇的至宝。这里要重点说一下鲍勃•福斯这个大牛人。
鲍勃•福斯号称百老汇头号编舞大师,当电影导演后,第二部作品《歌厅》就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你猜当时他把谁给PK掉了?是拿着《教父》来参赛的弗朗西斯•科波拉。
这部电影我在歌舞片盘点那期讲过,人生的破碎之美,都在《歌厅》里讲尽了,他当年赢了科波拉,真是让人服。

鲍勃•福斯至少有三部电影是可以永留史册,除了《芝加哥》(他是编剧)和《歌厅》,还有一部《爵士春秋》。我甚至觉得这三部电影,可以拿下歌舞片历史上的TOP 3.
鲍勃福斯不拍那种闹哄哄乐悠悠的歌舞片,他把自己的思考与人生体验注入到歌舞中,为这种一开始嘻嘻哈哈的类型,定义了思想高度。我看到豆瓣上有人说他是歌舞电影界的库布里克,我表示同意。
《芝加哥》就创造性的被放到一个犯罪电影的框架下,要知道在歌舞电影里,一般是不死人的,即使是像《西区故事》这种帮派电影,也主要还是讲爱情,但《芝加哥》里可不避讳,保守估计死了7个人,鲜血与霓虹齐飞。
在拍摄手法上,它也极大的借鉴了40年代“黑色电影”的手法,比如高反差的部光,愤世嫉俗的态度等,同时把歌舞片段深度的嵌入叙事,在大多数的歌舞片中,歌舞都是抒发情绪为多,但《芝加哥》中的唱歌跳舞就是剧情。
去年的《爱乐之城》算是火了一把,但我当时就说,它可以拿奥斯卡最佳导演,但一定拿不下最佳影片,因为和十几年前夺魁的《芝加哥》比起来,《爱乐之城》只能算个半成品,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无论是演员的歌舞能力还是剧情,《芝加哥》都是碾压级的。
做这期节目很纠结,因为时间有限,无法把那些精彩的歌舞片段都放出来,所以我希望大家看完能够去看看原片,我的节目只能算个导读,让你加深理解,但绝无法代替《芝加哥》本身的光芒。
看节目吧,谁说杀人不可以是一门艺术呢?


《细读经典》往期回顾:
-------发条张亲测推荐的好物-------
这周推个漂亮且好用的东西,就是下面这个“北欧Nathome可折叠水壶”,哒哒!
这个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折叠,请看它的几个体位。
我媳妇用了说很不错,可以保持水的恒温,家里刚有了二宝,很实用。

因为可以折叠,带着出去旅行很方便。我去异地住酒店的时候,很不喜欢用房间里千人万人用过满是水垢的热水壶,以后出去旅行就带着它了。
价格也还可以,需要的同学点下面的小程序卡片直接购买。这东西淘宝上也有,反正都是让卖家挣钱,价格又一样,我提议你让我挣了,吼不吼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