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棕榈大道
微信号:PalmDriveee
哥伦比亚大学 营养学硕士录取
某211高校   食品科学与安全专业
GPA  3.4
雅思  7.0
GRE  322
医院营养科实习、500强实习

她喜欢叫自己“唐肉肉”,照片里的她软萌又可爱,却幽默生动地给我讲述她的申请故事。这个月,唐肉肉收获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营养学硕士 offer ,从她的自述里,我听到了一个留学小白到名校硕士的“养成记”。
作为一个食品与安全专业的学生,我学习的这个专业在国内外相对小众,但是在和导师交流的过程中呢,知道其实
美国的营养学专业比国内热门,高校专业的含金量更高
,并且就业市场更加广阔,也就更加坚定了从工科转去学习营养学的梦想啦。

其实我一开始也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留学小白,如今想想这段充满血泪的申请经历,真的弥足珍贵,忍不住把每一步学到的经验分享给渴望深造的同学们!
其实对于留学小白来说,申请路上最重要的就是这几环:
选校与网申
说起我的选校,其实很苦逼。食品与安全及营养学专业开设的美国大学有限,排名前 200 的院校只有 40 个学校有。并且可以考出营养师资格证的 program 不多,带实习的 program 也是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定位后,需要做一个科学的选校、排序。因为我以后倾向于回国就业,所以在选校上更多考虑综排的情况。我在营养学专业选了 10 所学校,作为冲刺、中段、保底类。
首先在找专业时一定要仔细,每个学校的官网设置都不一样,有些学校的具体专业还很不好找呢。大多数学校我都申请的是食品与安全专业,而营养学这个 program 在医学院下,多亏了我的专业导师推荐给了我,否则我自己也发现不了。所以说,在官网查找专业时,一定要严谨全面。
其实对于一个留学小白来说,刚开始总觉得网申很难,看着全英文的官网眼花缭乱。但浏览网页,检索信息在申请过程中却是十分必要的。毕竟我们要出国学习,哪能连信息的搜寻都不自己来呢?
申请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权。如何自己发邮件给教授和学院秘书,跟他们进行沟通这一点也需要自己多加注意和学习。其实与美国人发邮件也是熟能生巧的,等你熟了之后就知道没有多难,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个人文书
文书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自己的个人( Personal Statement )了,对于大多数转专业的小白来说,这更是一项挑战。

我过去的学习、课外活动、实习活动和兴趣爱好全部都可以成为文书内容。捋顺了思路之后,找准自己的闪光点。
写好初稿之后,还要在比较笼统的地方划分具体的细节。比如我写自己通过在医院的实习经历学习了很多营养学的知识,写进具体有哪些种类的营养学知识,以及对具体的细节要善于举例说明。过于冗长的地方可以用一句话精简地概括。然后将文书写成英文版之后,修改三四遍,加以润色,一篇完美的文书就出炉啦。
有一点,我想说“ Why school ”在文书中真的很重要!可以说我申请的十几所学校中,给每所学校写的文书都是不一样的。每所学校和专业设置都是不同的,你要学会思考:
为什么喜欢这所学校?
为什么喜欢它的课程设置?
喜欢教授研究的什么课题?
然后用中文写出来,在用英语精炼,这也是向学校展示你的诚意和做学术的态度。
其实在写文书的时候会无从下笔,是因为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有思考过。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经历其实是很好的亮点。招生官其实希望看到这些的。比如我以前学习武术的经历包装进文书中,成为我申请营养运动学专业的一个素材。所以说,对自己过往的学习与经历加以思考,真的很重要!
实习与推荐信
其实申请前我并没有什么实习经验,但是我的导师说营养学专业在美国的情况,以及学校倾向于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所以应该去医院找实习。
就这样,我在大三时去临床营养科实习了一个假期,期间导师也会建议我在实习时要多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多做哪方面的工作,去更好地为自己的申请提供素材。
(在公司实习时)
推荐信的准备其实更为波折。一般来说咱中国学生都是自己写好推荐信后,去给推荐人看,然后推荐人签字或者由推荐人转给自己就可以了。我找的推荐人是实习时的医院教授,人非常严谨,要求由自己发给学校。
而我写的第一封推荐信,教授并不满意,导师安慰我不要着急,尊重教授的意愿。又为我改了三个版本的推荐信给教授,教授才选了一封比较满意的。
而教授工作也很繁忙,他在给学校发推荐信时可能操作失误,我联系他,他也不能及时回复。我还记得一个凌晨,因为联系不上教授,感觉自己的推荐信上传可能出了问题,自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还好有主导师和班主任一直安慰我说不要着急,明天他们再去联系学校,看看有什么解决办法。最后联系学校,请教授重新发了正确格式的推荐信,才顺利解决了。回头想想,真是曲折重重啊,但是当申请搞定后,自己真的有一种成就感!
语言考试与面试
我的 GRE 第一次考了 312 分,作文只有 3,觉得考得好水,就报名了网课,可是听得糊里糊涂的。
大家都知道,刷完一次 GRE 好似脱了一层皮,但是GRE一定要考出高分才对自己的申请更有利,于是导师鼓励我再刷一次,看能不能再刷高一点。有了这样的“鞭策”, 10 月份我三刷 GRE ,最终 322 分,自己也比较满意。
(面试前的准备)
其实在准备语言考试时,口语也是不得轻视的一环,因为它还会体现在你后面的面试里。
在接到哥大面试时,我的导师先准备了几个面试问题,让我自己用中文写完整的回答,再与我讨论在回答中应该做哪些润色、修改和删减。
最后导师会充当面试官,我们全英文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模拟面试。最重要的就是 Feedback 了,这会让你知道自己应该改进哪些地方,导师给我的 Feedback 上有十五六条改进建议
就这样在面试时,我也更有自信和底气了。按照导师的建议,比如要大胆阐述自己的亮点,在自我介绍时我提到自己爱好武术,让面试官能记得自己的特点。还记得有一个问题也是导师押中的,所以回答起来得心应手。导师还特意提醒我,最后一定要准备几个问面试官的问题。所以说,在面试前一定要全力准备,才能脱颖而出啊。
(特意纪念一下面试完的自己)
想说的话
还记得自己打开邮箱,看到躺在里面的哥大 offer 时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告诉了帮助我的人。
想起自己刚开始和导师交流时,怕怕地问她:“美国有枪啊,会不会不安全?”导师哈哈大笑:“放心啦,我在美国呆了这么久,一点问题也没有!”
想想自己也是个“拖延症晚期患者”,做事总是喜欢拖到 deadline 前。而多亏了大家不厌其烦一遍遍“鞭策”我:“抓紧干起来啦,快快快,不要拖!”
更不会想到能申请到哥大,但哥大营养学专业毕业的专业导师为我做量身分析和定位,告诉我有可能性,鼓励我去尝试!
一路走来,要感谢的人太多。分享这些经验给大家,更希望像我一样开始的留学小白们,能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地去尝试,收获自己心仪的 offer ,圆自己的梦想!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棕榈大道,微信号:PalmDriveee,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