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极子按:水可灭火,亦可助火;爱能止虐,亦能致虐。
无论主人贫富贵贱美丑贤愚,汪星人都不会瞧不起主人的;无论主人贫富贵贱美丑贤愚,喵星人都会瞧不起主人的。“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猫咪的这种傲娇举止让很多因自卑而自恋倾向严重的地球人内心很抓狂很抓狂……
这会不会就是中世纪欧洲人虐猫的真实心理呢?
▲  达利和他的猫(1965年)

喵星人:“我们只喜欢和有灵性的天才腻在一起!”
You are what you eat!不论族群还是个人,其行为、心态、三观都和他的饮食结构以及食物获取方式紧密相关。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欧洲的农业是相对晚熟的。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部分,比如德国、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纬度上与我国的黑龙江省相当甚至更北,全仗着北大西洋暖流输送热量和水汽,所以夏凉冬温,终年雨水丰沛,极其适合人类居住。但山北欧洲光照不足,积温不够,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山南欧洲,比如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属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旱酷热,无法达到雨热同季的理想耕作状态,所以古希腊-罗马的农业异常依赖人造输水渠的灌溉。
▲  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植被景观
▲  南欧干热的夏季令人印象深刻
这样的气候条件限制了欧洲的农业发展,使之不可能出现东方式单一粮食种植的生产生活方式。因祸得福,没有走上单纯依赖粮食种植的欧洲无形中保持了农牧渔猎的平衡发展。其人民不仅动物蛋白摄入水平远高于中国人,而且畜牧业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畜力,因此没必要维持庞大的劳动力人口投入农业生产(反过来劳动力会死循环般地消耗掉新增长的粮食产出)。此外,农牧渔猎各种产品之间产生了必然的商品交换需求,所以在欧洲历史上很少看到海禁等恐商政策。其实,世上有一种东西比金钱更具腐蚀力,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深信不疑的主食——淀粉
 ▲  [法] 泰奥菲尔·亚历山大·斯坦伦为巴黎的“黑猫夜总会”设计的海报广告(1896年),135.9 cm x 95.9 cm
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大学齐默利艺术博物馆
像欧洲这样宜居的人类天堂,对猫咪而言却是个相爱相杀的生死场。虽然早在古希腊时期,猫的形象便已出现在瓶画上了,但由于上述欧洲农业特点和饮食结构,欧洲人没有产生出像东方农业民族那样强烈的养猫防鼠的心理,所以他们对猫咪的态度从一开始便有非功利的把玩之嫌,同时也潜藏着半爱半虐的纠结心理。
▲  古希腊红绘“戏猫”陶瓶(公元前480-440年)
与古代日本相比,中世纪欧洲猫的价格不遑多让。13世纪早期的《萨克森法典》中记载了一只猫价值三个芬尼,而那时的一头羊或牛也就值四个芬尼。中世纪欧洲人吸猫也得甘冒剁手吃土的风险
▲  “我反射弧短,不要撩我哦~~”
由于欧洲人的食谱不完全以淀粉性粮食为核心,所以猫在替农夫抓捕老鼠的同时,还会经常偷食人们捕来的鱼或猎来的禽鸟。古罗马地板马赛克艺术中,“猫戏禽鸟”的主题是呈高度模式化出现的,足以说明当时猫咪与欧洲人争食的情形,以及人们对淘气的猫咪既爱又恨的心理。在中国古籍中,行为不轨者被比喻成“盗狗”,在欧洲文化里,淫冶放荡小偷小摸的往往是“盗猫”。
▲  《猫擒鹧鸪》,古罗马,马赛克,庞贝“农牧神之家”出土
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藏
“猫戏禽鸟”这一主题在欧洲至少绵延了两千年,20世纪立体主义兴起,毕加索画笔下的猫依然是那副偷鸡的样子。
▲  [西] 毕加索《偷鸡的猫》
今天我们从农业文化角度简析了欧洲人虐猫心理的物质基础,下篇我们将在“虐恋文化”层面上好好剖析一下他们在中世纪虐猫时的精神症结。
下期预告:虐猫与虐恋
往期文章链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