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君:
今年ED轮,ZoomIn的Winson同学拿到了美国排名第3的芝加哥大学offer。芝大一贯以自由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奇怪的文书闻名,而Winson恰好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学生:他有自己的一套阐释世界的理论;他喜欢追问人生的终极问题;他在芝加哥出结果前依然执着地递交Caltech的RD申请;他对于“展现真实的自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迷恋……
这样的Winson,最后又是如何被芝加哥录取的呢?本文作者北落是Winson的辅导老师,就让她与我们分享申请背后的故事。
文 | 北落
图 | Winson
2017年10月15日
 芝加哥申请收尾阶段
“I need Winson in my life. He makes me happy.”
Winson今天又要来办公室干活了,外教同事Morgan激动得一大早就对他表白,引得办公室老师们都笑了。到目前为止,他的芝加哥申请终于进入了收尾阶段。我和辅导团队的其他老师们都期待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取得突破,为梦校搏一把。还有10多天的时间,这个人,绝对有可能写出无人能够想象的好东西。
就在我寻思着怎么才能做到的时候,Morgan一大早的“表白”令我更加斗志昂扬。在与这个中二气息爆表、自我表达欲旺盛、随时在探寻未知的神秘力量,然而外表看起来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巧好学生相识的时间里,我,作为他的辅导老师,就像一个被他打鸡血上发条的队友,随时在与“文书”搏斗。尤其是最近三个月,Winson几乎一周平均4天都泡在ZI干活,我和他的战斗等级也在不断攀升。
Winson是个很有特色的人:在Caltech夏校,Winson说自己“I am a mistake.”引得全班大笑,也吸引了同学和老师的注意,顺便和教授聊了人生;在芝加哥夏校,他提出了一个免疫疗法的新可能性,引起全班同学的激烈讨论;他每次洗澡的时候会在浴室里喊“Let the imagination become the truth!”;他在学校是同学眼里的“哲学家”,以幽灵的姿态出现在同学背后:“同学,让我们来聊人生吧……”;他被若干个生无可恋想自杀的人找去聊天,让他们获得重新活下去的希望…….
这就是Winson,一个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问“为什么”和“意义”、不走常规路径的少年。如果你只看他申请材料除文书外的部分,你也许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在他的小学校当着小学霸干着小活动的男生,放在Top 10的pool里竞争力一般,进芝加哥有难度。但这部分,永远比不上他写在文书里的人生故事。而与他的真人相比,他的文书也总是稍显逊色,永远永远差一点。如果说文书是申请者的某一个横截面,那Winson的任意一个横截面,都足以成为一篇绝佳的文书。
2017年11月1日
申请材料提交完成
刚来到ZI时,听Jinbo跟我们说过辅导团队的一句“方针”:了解、理解、认可、支持。这是辅导老师在辅导学生时需要抱有的态度。也是我们辅导学生时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我对此深表认同。体制内教育从小就教我们要相信客观的“标准答案”,越适应如此游戏规则的学生会越会走向金字塔的塔尖。久而久之,结果便是学生们的内在价值体系淡化和模糊,他们在用自己的喉咙发出不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一些同学,即使是学霸,也是缺乏自信的。而“了解、理解、认可、支持”,在我眼中,是一个唤醒他们内心信念和潜力的过程。
在前期,这八个字对我来说是宛如阿弥陀佛一般的存在,每当我遇到情绪上无法理解或接受他人的情况时,总是会默念:了解、理解、认可、支持。用理性的思维发现学生的内核,从而引导他们了解自己。在Winson交掉材料的时刻,这八个字再次出现在脑海。我恍然,又想到第一次跟Winson见面时的场景,和后来的一连串回忆……
2017年8月
暑期ZI Workshop
今年暑假,他刚从夏校回来,加入ZI,参加八月班Workshop,我也成了他的辅导老师。上课前几天,Jinbo把我叫到培训室旁听他们俩谈话。之前听闻Michelle老师说他刚接触ZI时就自称“自己已经死过三次”,未见其人,总感觉有些诡异,又非常好奇,因此走进门时有些担心。一进屋,却发现是一个非常乖巧的男孩子坐在里面。“老师好。”他一字一顿,字正腔圆地和我们打招呼。这声音令人印象深刻,后面的时间里,办公室里也总能听到他”老师”“老师”呼唤我们的声音。
当天,Jinbo以Workshop培训师的身份介绍Workshop的原理,Winson很兴奋,他非常享受和同学一起讨论的过程。后来,Jinbo问到“你为什么(在学校里)可以学得这么好?”时,Winson回答:“我只是做到了一个学生该做的事情,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没了。”“你觉得你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Crazy ideas.”
随着谈话深入,我了解到他有一套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个人哲学:他时常与另一个自己对话,这也是他之前说自己“死过三次”的原因;他有用来解释自我与环境关系的“游戏理论”,但这套理论却被他的周围同侪不以为然;我了解到他对文书要“向大学展现真实自我”的坚决态度,也正因为如此他选择了ZI;我了解到他有一位了不起的智慧母亲,在生活上给予细致周到的关怀,做得一手好菜(Winson每次来ZI都会带着妈妈做的一大盒便当,菜品丰盛羡煞我们这些辅导老师)。在其他方面则给予他最大的空间和信任,支持孩子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当时就在想,对于这样一个自我意识早早超越同龄人,因而从小不被理解和倾听,时常孤独的家伙,我们能提供给他的,或许正是他最需要的环境。这样的环境,给了他一个全新认识自己的角度,相似或不同背景的同龄人之间围绕共同目标而产生的化学作用、体制内学校的环境所没有充分给到他的认可(对他的思想的认可)、以及,追求梦校的可能性。
Jinbo问他:“你对你的申请有什么样的期待?”
他严肃回答道:“我要向大学展现真实的自己。”
2017年9月-12月
用浪漫主义思想做申请
Winson 9月ACT的分数最终落在33,活动并不十分出彩,与他第一志愿Caltech颇有差距。思来想去,Winson决定ED 同样很钟爱的芝加哥大学,RD再申Caltech。(Caltech的ACT中位数是34-35)
就这样战斗开始。每每他告诉我对芝加哥大学的新发现,我总能看到他眼神中流露出的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写点什么的冲动。他最向往芝大师生之间围绕学术话题自由讨论的氛围,和他们再理论研究上做出的贡献。一般让大家头疼万分的芝加哥奇奇怪怪的文书题目,Winson却对此兴致盎然。有次,他、Jinbo和我在培训室讨论文书原理。Winson思维活跃,总能提出一系列问题,和我们不断讨论。有时会争到音量抬高,有时又会哈哈大笑,直到他把一个个不清楚的地方明确,然后离开了。5分钟后,他再次踏进培训室:“老师,你刚刚说的这些我想了一下,我同意你说的XXX,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我暗自赞叹这种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他第二次离开后,Jinbo对我说:“你看,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Winson的写作一直是体制内学生的典型:句法复杂,某些表达在英文中不存在。再加上他高度抽象而奔溢的思想直接落成文字,字里行间又夹杂着浓烈的激情,对不了解他的人来说甚是难懂。老师们看过他的文书,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看不懂。” Winson不追求文章的易理解性,而执着于展现最原本的风格,最本质的自己。这虽然是他的一大特点,却一直阻碍他文书的进步,所以,我们常常在文书的最后关头打结。
固执如Winson,让他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只能通过不断的交流,在沟通中引领他阐述,思考,帮他拨开眼前的迷雾。他从一开始只谈论抽象的思想,到后来讲述自己是如何受到同学的影响,想法开始发生变化……Winson正在慢慢让我们看到他的经历和真实想法。几次讨论中,我说到一些话时,他会陷入短暂的沉思,然后回家围绕那个点写出2000多字的反思,作为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如此反复。他也开始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以前无法看透的事情。这些思考的精华,最后都被他整合在文书中。
即使交完ED的芝加哥, Winson还是每日泡在ZI写文书。抱着对Caltech的强烈信仰,Winson坚持在芝加哥出结果前交掉Caltech申请,因为不管录不录取,他认为出结果之后写Caltech的诚意都不如现在。
"我觉得不这么做的话,我肯定会有一丝后悔的——我不会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可以说,他在ZI找到了自己要找的那个答案,至少是现在的一个答案,并将它呈现给自己最爱的学校。就是这般浪漫主义的初心想法——100%真实,100%自我,100%风格保留,融不进一丝杂质。除了他自己,没人能够阻拦他。
了解、理解、认可、支持,四个词被这段时间的经历填充得饱满鲜活起来。
而那些最初的狂爱和热情,最后也一语中的,变成现实。
 2017年12月19日 
 芝加哥放榜日
睡意朦胧的我起床第一件事:拿起手机。今天是芝加哥的放榜日。
群里跳出Winson的消息:
"@北落。 @谢劲波我被录了,这波游戏结束了......"
“不过自己的经历我会继续写。”
到了办公室,大家都在谈论Winson拿到offer的事。同样在芝加哥读过书的梁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芝加哥招了他,对学校是好事。”
This is Winson. Winson is Winson. Hedeserves Chicago. He deserves ZoomIn.
后面的日子里,我在辅导RD轮的同学。无论我说什么,本质上都是在跟他们反复强调这个信念,即:跟着感觉走,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做使你感到激动的事。文书如是,人生亦如是。
END

尾声
昨天傍晚,我收到一个高二学生妈妈的消息:“你觉得心理学这个学科对人的思维影响大吗?”。
这无疑是个既开放又很难回答的问题。思索了会儿,我意识到压根儿没有答案,就索性写写自己吧,于是敲下了这么几句话回复她:
“我觉得这个学科对我最重要的影响是,让我意识到了环境和他人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而自己的行为也对环境和其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给我一种信念,让我相信我们自己的行为能够塑造和改变身边的环境。这种信念会让人更加积极,不会一味只盯着过去的既成事实,而是会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和每个人有待激发的无穷生命力。”
在打出这些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闪过很多与ZI的学生和同事共事的场景:与学生坐在一起一句一句修改语言;老师们每周开会,讨论如何辅导学生才能让他们文书才有进步;一边克制着手撕垃圾文书的冲动,一边寻找一种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给他们的文书提出合适的反馈;还有和Winson讨论时,他经常会发出的,熟悉响亮的,充满魔性的笑声……
这些场景正是信念创造现实的最好证明。它们赋予了那些难忘的时刻以意义,而意义产生于每个人与所有人的流动之中。我以学习者的姿态,小心翼翼地感知我们对他们做出的每一次行动所叠加后产生影响,哪怕这影响微毫不可见。我们还是保有这样的信念,迎接每一次质变的到来。
这就是我看见的,一位怀抱浪漫主义,始终坚持初心的申请者的故事。

作者简介

点击图片查看
2018ZoomIn早申请录取结果
↓ ↓ ↓ ↓ 

(点击链接,拿到大把学校介绍)
创始人有话要说
讲座整理
学生故事
家长反馈
辅导手记
ZI人物专访
ZoomIn是全国幸福感领先的留学DIY辅导机构。
ZoomIn不挑学生学术背景、不限学生申校数目、不只关注热门专业。在坚持诚实原则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沉淀,通过订制化的服务屡次为申请者摘获奇迹般的申请结果。
Wechat ID:thezooomin
Phone:021-64046560
Web:www.thezoomin.com
Add:上海市黄浦区局门路427号1号楼404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