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诗琪阿二
插图|网络
设计 |两两
编辑 |太喜
611日,由商务印书馆出品的《新华字典》第11App上线。
该版本《新华字典》纸质版于20116月出版,增补收录了网民、网页、网站、计算机盲、装了一台电脑等例证,试图接纳被互联网逐步改变的生活和话语方式。
文字,既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掌控思想的工具。我们从小习得“民族”二字,会认为民族是天然的,对同民族生出认同和归属。
195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出版《新华字典》,共有1953年和1954年两个版本,此后至今60多年,商务印书馆共发行12版。
尽管在进入1980年代后,《新华字典》带有开放和去政治化的趋势,但从其对收入文字的释义和例证,以及主要面向中小学生群体来看,它仍然可以说,更像是一本具有教化作用的思想政治书。
 工人阶级、帝国主义隐退,和谐社会登场
20116月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是目前最新的版本。2004年第10版发行起,第11版的修订工作便告开始,到2009年修订稿交付,第11版共耗时5年修订。
2011年,正是App市场大爆发的时节,尽管在6年后才推出App版,但在第11版里,《新华字典》还是收录了许多与互联网相关的释义、例证。
该版本对“网”字的释义,增加了“特指互联网,网页、网站、网上”。晒、门、酷、秀、奴,在网络上衍生出的新义,也被收入。
例证中,“民”字收入“网民”;“盲”字收入“计算机盲”(好奇怪的说法);“装”字的例证,由“装了一架机器”,改成了“装了一台电脑”。
各种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了,你家有哪本?
在此之前的,2004年发行的《新华字典》第10版,则收入了互联网、网吧、备份、存盘、光盘、黑客、硬件、字符等词。
“电脑”取代“机器”,与机器相关的工人,在话语权上也正逐步式微。“工人阶级”一词,于1959年第2版被收录,1987年第6版发行时,该词被删除。
“比重”的例证,在2004年第10版中是,“青年工人在基本建设队伍中的比重迅速上升”,2011年,青年工人被硕士、博士取代,“硕士、博士在科研队伍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关于”的例证,“关于养蜂的书”变成了“关于社会学的书”。(还记的第10版里“光明的前途”的经典举例吗?“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工人阶级作为词语,产生于革命的年代,背后充满了阶级对立的斗争思想。同样具有斗争思想的词语,在近几版的《新华字典》中,也正慢慢退场。
11版中,“揭穿敌人的阴谋”,改成了“揭穿阴谋”;“决不怜惜坏人”,改成了“怜惜”;“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改成了,“正确区别和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咱们”的例证,则由“咱们穷人都翻身了”改成了“咱们全村都富起来了”。
救星、帝国主义、合作社、国际主义、教条主义、轧钢,在2011年的第11版中被删除;愚民政策、租借地、压倒、抖擞,在2004年的第10版中被删除。
假如你认为删去了这些斗争年代的字词,《新华字典》就淡化的思想政治作用,可能并不全对。思想政治只是换了一幅外套而已。
2004年,构建和谐社会被提出,和谐一词便进入了第10版的修订视野,第11版中,“和”字里加入了“和谐”的释义及“和谐社会”的例证。
一同进入第11版的还有,“愿景”、“福祉,为人民谋福祉”、“魂,特指崇高的精神,民族魂、国魂”,“奔”由“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改成了“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同期,第11版对媒体似乎并不太友好,加入了例证“操纵民意”和“炮制假新闻”,而“绿卡”则比较处境尴尬,入围第10版,第11版即遭淘汰。
“绯闻”作为复音词,“房地产大亨”作为例证,被选入第11版。自2012年以来,《新华字典》还未推出新的版本,有报道称,第12版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届时,“绯闻”和“房地产大亨”的日子,可能并不会好过。“中国梦”被收录,可以说是毫无悬念了。
十年之前,十年之后
1966年至1976年期间的十年是区隔1949年以后历史的十年。在这十年前后,共有三个版本《新华字典》,1965年版排序为第4版,1971年版被称为“修订第1版”,1979年版排序为第5版。
1965年的第4版,修订稿完成于文革前,并在1966年的5月和6月进行了两次印刷。不过,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第4版尽管已经印出,但并未公开发行。1971年,该版本得以减价发行,并附了告读者说明:“这本《新华字典》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印制的,望读者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批判地使用。”落款为新华书店上海市店、上海发行所革命委员会。
1970 年春,供应字典的呼声日趋强烈。当年秋,总理周恩来指示组织一个班子修订《新华字典》,以应中小学生和工农兵的急需。修订工作于9 月开始, 周恩来指示“小改”,但康生、张春桥等有意见,要求大改,以“突出政治”。
最终,本次修订围绕着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修改:有些词语塞进了封资修黑货;有的抽掉阶级内容,缺乏阶级分析;对一些历史人物评价不当,美化了帝王将相;与现实政治生活不符合或有抵触;解释不确切。
由于涉嫌封建,举案齐眉被删除;属“资”的问题中,“艾”字的漂亮释义被删除;苏联走了修正主义路线,“中苏友好协会”被改为“对外友好协会”。
1965年版的“爱”字释义,缺乏阶级分析,于是在1971年修改为,“爱:①喜爱,对人或事物有深挚的感情。在阶级社会中爱是有阶级性的:拥军爱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阶级友爱。”

为了不与现实政治生活抵触,“啊”字的例证由1965年版“他多可怜啊!”改成了1971 年版“同志们加油干啊!”同样,1969年,全国传达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1971年版里,“死”字的例证“累死了”被删除。
1971年版的附录里,从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出发,增加“常用化肥和菌肥”、“常用化学农药”。附录常客“化学元素周期表”比上一版时新增了两个元素,由于苏修和美帝命名不同,该表列出了两个元素,但并没有命名。
最终,1971年版发行时,第一次没有修订者的署名,并唯一一次在扉页前印有毛主席语录。1971年版被单独列为“修订第1版”,没有延续此前排序。这些或许都与文革有关。
1971年版发行后,当年秋天开始,修订组开始了又一次《新华字典》修订,修订工作大概在1974年前后完成,但由于政治环境不稳定,一直未出版。1976年文革结束后,1977年开始,编纂组重启修订工作,用了一年半时间,“肃清四人帮流毒”,并于1979年发行了《新华字典》第5版。
5版里,“革命样板戏”等条目,“爱是有阶级性的”等释义,以及化肥菌肥表、农药表等附录,均被删除。
普及简体字和汉语拼音
金克木曾回忆,中国的未来系于儿童和文盲,危险在于无知。语言文字是普及教育的工具。字典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我们谈论字典等于谈论中国的前途。
我们里就有第一版新华字典的主力编者魏建功,时值1948年前后,他们正合力尝试编纂一本字典,计划命名为“伍记小字典”。
1953年初版《新华字典》内页
1953年,承袭了“伍记小字典”编纂思路,《新华字典》人教版第一版发行。新华,即“新的中华”。
这本字典的书证同样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了”字的释义①“词尾,表示动作的完成”,如“新中国成立三年来的成就准备好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买”字的书证为“奸商企图收买干部盗窃国家资财”,非常契合三反五反运动。《新华字典》扫除文盲的同时,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
此后不久,新成立的政府推进语文规范化的工作开始。19561月,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57年,商务印书馆的第一版《新华字典》采用简化字,成为了第一本简体字典,开始在中小学教育中推动简体字的使用。
1958211日,汉语拼音方案正式颁布。19595月,商务印书馆在把第1版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改排后,正式出版了1959年第2版《新华字典》。这是第一个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排列的版本。
尽管简体字运动在民国时期就早已开站,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简体字和汉语拼音的推行,多少有着通过新的文化形式,确认新的群体认同的作用。
《新华字典》的甫一诞生,便成了最像工具书的思想政治书。
住嘴!虽然不人道,可看起来很蠢萌啊!
说了那么多思想政治的事,大家可能都饿了,我们还是聊聊吃吧。
为了向环保政策和理念靠拢,从1992年的修订版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修改释义的呼声。修改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动物(尤其是珍稀、保护动物)的释义中,去掉“肉可以吃”、“毛皮可制衣”等。这一修改逐步落实后,也成为了《新华字典》对外宣传的一个亮点。
把未修改前的这些释义放在一起看,也是十分蠢萌,不信你看:
鹌:鹌鹑—鸟名。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杂有暗黄色条纹,雄的好斗。肉、卵可以吃。
鳊:鳊鱼,鱼名。身体侧扁,头尖,尾巴小,鳞细,生活在淡水中,肉可以吃。
鲂:鲂鱼,跟鳊鱼相似,银灰色,背部隆起,味鲜美。(看来是吃过。)
蛤:蛤蜊,软体动物,生活在近海泥沙中。体外有双壳,颜色美丽。肉可吃。(是gé,不是há,há也不可以吃。)
鲑:鱼名。身体大,略呈纺结形,磷细而圆,肉鲜美。
鳜:鳜鱼(也作“桂鱼”),鱼名。体侧扁,尾鳍呈扇形,口大鳞细,体青黄色,有黑色斑点。肉味鲜美。是淡水鱼类之一。
鲎:①俗叫“鲎鱼”。节肢动物,生活在海中,全体黄褐色,剑状尾。肉可以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图片,很有食欲。)
狸:(—子)哺乳动物,又叫“山猫”,毛棕黄色,有黑色斑纹。毛皮可制衣物。
狍:肉可以吃,毛皮可制革。
鲟:肉可以吃。(后改为,珍稀动物。)
猎:猎虎。(霸气,后改为,狩猎。)
翅:(鱼翅)是珍贵的食品。
话说回来,删掉“肉可以吃、毛皮可制衣物”,还是在教人要有环保思想啊。
[1]莫伟鸣,何琼,. “文革”中后期图书恢复出版纪事[J]. 党史博览,2014,(1).
[2]金欣欣《新华字典》初版与修订版的比较[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金欣欣《新华字典》(9)释义略探[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4).
[4]古鑫,. 20世纪80年代前商务版《新华字典》版本综述[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5]颜景孝. 1990年重排本《新华字典》简评[J].辞书研究,1994,(4).
[6]魏建功1976年修订《新华字典》方案(草案)的意见[J]. 辞书研究,1999,(5).
[7]金欣欣,. 关于《新华字典》1971年修订重排本的评价问题[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6).
[8]魏至关于《新华字典》1971年修订重排本的修订情况[J].辞书研究,1999,(5).
[9]金欣欣关于《新华字典》第10版的修订[J]. 中州大学学报,2005,(1).
[10]朱芳評《新華字典》第11[D].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2013.
[11]古鑫,. 20世纪80年代前商务版《新华字典》版本综述[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12]胡中文,金欣欣关于《新华字典》(1992年重排本)修订的几点意见[J]. 辞书研究,1998,(4).
点击图片,可查看以往的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