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露顺
     动图 |James kerr's instagram
     编辑 太喜
据说北方的壮汉最害怕南方的蟑螂,不仅大得猖狂还会飞翔,据说南方的姑娘最喜欢北方的暖气,那简直是冬天的人间天堂。
乍一看北方与南方,不少人已经在心里默默画出了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这条分界线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呈东西走向,经过我国的甘肃、陕西、河南、安徽和江苏等省,全长近1800千米,同时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还大致和8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
日常所说的中国南北分界线
但是,我们日常所用的南北,跟秦岭淮河已有所区别。秦岭淮河还是那个秦岭淮河,南北早已不是那个南北。
“假冒”的传销南北流派
先看看抛开地理之界的南北派传销。传销是从中国南方沿海城市最先进入的,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磁性保健床垫公司Japan Life“偷渡”到中国,在深圳登陆,凭借着新颖的销售模式,迅速从深圳开到了广州,席卷整个广东。
1993年,这种销售模式在中国遍地开花,大家似乎是敞开了家门欢迎其进入,但伴随着的是纠纷越来越多,暴利之下混乱开始逐步增加。19948月至1995年,国家行政部门至少连续发布四个通知通告,制止多层次传销活动,传销被界定为非法行为,至此传销之风才算刹住了车。
传销由地上转入地下的同时,单纯局限于本地进行传销的模式转为异地传销,北派传销起源于黑龙江鹤岗以及辽宁盘锦,属于异地传销中的一种,也是中国最早的传销模式之一。北派传销以天狮、蝶贝蕾、中绿等最为常见,一般都打着直销、人际网络等旗号进行传销活动。
2017815日,郑州市郑东新区启动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四百多人对当地陈三桥,姚桥等四个大型社区进行清查,打击隐藏社区内的传销组织。
南派传销之后从广西来宾、玉林、南宁、北海等地“战略转移”到了云贵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地,而现在合肥、贵阳、西安、郑州等都成了传销的重灾区。
而北派传销便由东北发展到了河北、天津、山东等地,后来在安徽合肥、河北燕郊、山东威海乳山等地南北派传销“顺利会师”。
有一种说法:“北派打地铺,南派住别墅”,北派传销是传销的初级版,统一食宿,限制人身自由,鼓吹多投资多回报,而南派传销多以自愿为主,一般不限制人身自由,以“洗脑”和“返还入门费”等手段让人心甘情愿地发展下线,所以,严格说来,传销南北派的划分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划分,而只是操作模式上的归类。
武术中的南北分野
传销南北派之说反映的其实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偏好——南北划分。中国国土之大,跨越区域众多,南北两块区域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文化形成上都存在着极大差异。
相较而言,古人区分南北就朴素了许多,更多的是相对概念。他们理解的南方所指就是“不太北的地方”。具体的地理分界线是模糊的,只存留在了一些文人立说和民间口耳相传之中。民间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说法,武术里面的南北分派那是实实在在走在了传销的前头。
中华武术其实常有内外家、南北拳之分,内家以“太极、形意、八卦”三门为代表,一说也称武当为内家。而外家则统称为少林,分南北两大流派。1986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南北少林》便讲述了南派少林和北派少林联手击敌的故事。
南、北少林武术风格特点之共性
南、北少林武术风格特点之差异
南派少林主流在福建、广东两省,福建有龙、虎、豹、蛇、鹤以及五祖拳等,广东有刘、洪、蔡、李、莫以及咏春拳等,而后长江以南各地(如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的武术门派也归入了南派的范围。北派少林则指的是来自河北沧州的拳术,有六合、罗汉及螳螂手法。北派以长拳为代表,有谭、查、花、洪、炮五大门户。
北方人身材高大,北方气候又相对严寒,造成了北派拳术气势雄劲,大开大合。南方多水,南方人身材较为矮小,拳术相对细腻,动作幅度较小,粗短紧凑。“南拳北腿”的说法就是在技法上的一大验证。
佛教禅宗也有南北之分
南北分派不仅仅是在武术领域中被运用,很多领域同样也是南北分派的“钟爱者”。中国佛教禅宗之中便有鲜明的南北分派,称之为南宗和北宗。禅宗,又名佛心宗,早期中土禅宗按照“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的脉络传承,后弘忍在东山寺中传法将衣钵传至了慧能,并令其南下传法,形成了南禅宗。而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本为公认的法嗣,在北方积极传法,形成了北禅宗。

禅宗门派发展脉络图
南北禅宗之间并无明确的地域分界线,而只是相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创立早期,神秀一派的北宗禅学以嵩山洛阳一带为根据地,还扩散到了甘肃河西走廊及敦煌一带,甚至在湖北当阳一带也有一定的发展。
南禅宗则由慧能在曹溪宝林寺(位于今广东省曲江区)创立,并在岭南一带产生广泛影响力,也由此远扬海外,影响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南北宗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所倡导的佛理奥义不同,南宗讲究顿悟,而北宗讲究的是渐修。
唐末时期,因灭佛浩劫以及战乱四起。佛门弟子流散各地,南北宗的概念开始被淡化,而形成了更多细分的门派,但大浪淘沙洗尽佛门,至宋朝时期五派之中只剩下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三派。清朝中后期,汉传佛教中禅宗的位置也逐渐被净土宗所取代,曾经的南北禅宗分野在如今佛教分布格局中也早匿了身影。
南北书画超越地理概念
受南北禅宗影响,中国的山水画也开始了南北分野。中国山水画历经千余年发展,自苏轼提出“士人画”的概念之后,分为文人画和院体画。后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则取南北禅宗为中国山水画也划分了南北宗。
南北宗中并非地域的概念,而是以“南禅”和“北禅”的不同修行门法喻推和类比不同的技巧特色和创作倾向。日本学者古泽忠对此理解为:“这里的‘南北’并不是指画家所在地的地域的南北,它已离开了地理概念的含义,只不过是用它来表示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南宗艺术风格上平淡天真、以柔为美,而北宗在艺术风格上则表现为富贵、浓丽、刚硬。
其实南北分野在艺术领域中的适用还极为广泛,不仅仅是山水画如此,书法之中也用起了这招。清代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则明确分楷书和行草为南北两派了,“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
王羲之等人“长于尺牍”,留世的代表作品《乐毅论》《黄庭经》等便为尺牍之作,是为帖,在书法形式变革之中保留了较少的隶书笔法,归为了南派。而北派人物则擅长榜书之作,是为碑,带着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风格质朴方严,归成了北派。
阮元直接按照书法形式和书法风格定下了书法中的“南北”,此举之中最受批驳的便是其只言南有帖北有碑,一概而论之。康有为对此就表示反对,甚至在《广艺舟双楫》中直接diss了阮元,说他是“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书法里的“南北分界”成了一家之言。
传统修脚也分南北派
相比于山水画和书法之中的南北宗论,修脚的南北派别就来得十分别致。由于各地情况大有不同,传统习惯也甚有差异,修脚的方法因病制宜,还因地制宜,形成了全国三大流派。
一是以北京修脚为代表的,包括华北、东北地区在内的“北派”,北派修脚技术巧妙,活茬细致,擅长于修治各种脚病。
二是以扬州修脚为代表的涵盖了长江下游及广大南方地区的“江苏”派,也就是南派,南派修脚讲究活茬精致美观,尤其在捏脚、刮脚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你不仅要会各种症状,还得活做得好看顺当。
位于北京的一家北派修脚店
其实修脚还诞生了一个“中间派”,以济南修脚为中心的“山东派”,技术上要求全面,可谓是两头兼顾。
树木盆景领域里的南北派
修脚分派之中或多或少还带着浓厚的南北方地域的意味,树木盆景领域中的南北派系则是大相径庭了。
树木盆景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四川、安徽、上海、浙江等省市和南部沿海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典型的中国南方韵调,却同样素有南北派系之分。
北方派系有苏派、扬派、川派、徽派、海派、浙派、通派等流派,在艺术风格上多带着点硬朗气,如扬派严整壮观,通派庄严雄伟。
而南方派系以广州、桂林为中心,主要有岭南派,在艺术风格上古朴而奇特。树木盆景的南北分派上,没有东北地区什么事情,完完全全把东北踢出了北方派系的群聊。
为何只见“南北”不见“东西”
日本学者田中丰藏曾言:“中国这个国家,从地理上来看,从人情、风俗、语言上来看,都不应纵分为东西,而是应横分为南北。”
从南北划分被如此广泛应用的形势看来,田中丰藏之说似乎有理有据。但其实中国古代早期文明在总体布局上并不以南北划分,而是呈现东西对峙的局面。
时至明代,东西观念淡化,南北意识深入人心,人们常借用南北之别来区分风格特征迥异的艺术流派和其他现象。傅斯年就曾言:“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在这片大地中,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历史凭借地理而生,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
就是在东西方文明长期对峙的情况下,人们形成了东西、左右对称的概念。朝代命名中也透露着这样的意味,东晋之前,朝代多以东西命名,如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而东晋之后则多为南北之分,如北朝、南朝、北宋、南宋等。
自夏至楚汉的“东西对峙”局面一览表
夏商周的分布图佐证着傅斯年的论断
最为典型的东西之争在战国、秦汉时期比较典型,秦的兼并及统一战争、楚汉战争、西汉时期东方诸侯王国对西汉中央政权的挑战、东汉末年关东州郡讨董卓之战都是东西相争的例子。
就地势而言,东西之争中西方更占据地势之力,西方地势更高,居高临下,地形更为复杂,退可守;若是占据嵩山南北的关隘,则进可攻。而东方就比较“委屈”了,所以夏商周三代之后文明日臻成熟,东西之争中以西方胜利者居多而东方胜利者居少。
两汉之时,版图拓展,东西混合也日渐加深,对峙形势不及之前。汉魏之后所见就多为南北对峙了。南北对峙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如十六国北朝与东晋南朝之间的对峙和北宋衰亡后的金、蒙古(元)与南宋之间的对峙,北方政权大多都是少数民族建立。
相比于东西对峙之间的优劣势明显,南北之间的对峙就是各有所长,各有千秋了。南北跨越区域大,各自拥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黄淮一带地形和气候上,使得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利上各自利弊参半,如此一来南北对峙中就没有明显的优胜方,反而容易陷入了拉锯式角逐之中。东晋南北朝时期,就形成了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南北割据局面。
长时间的南北对峙,其实是将人们的关注点从东西之间转向了南北之间。在南北经济和文化交融之中,南北在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南北的不同成为了人们的探讨话题。自南北朝始,愈往后,南北意识更深入人心了,“南北”二字也开始被用来形容不同派别,哪怕就是现在,南北分野也同样是适用的。
[1]王晓东,郭春阳. 从分化到异化:对武术门派产生和发展的理性思考[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06):501-504.2013.06.008
[2]曾卫红,高娅. 南、北少林武术同宗异派论——以南、北少林武术风格特点为视角[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06):57-60+64.
[3]申大魁.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演变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07):224-226.
[4]申国卿.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及其转型机制[J]. 中国体育科技,2011,47(06):64-69. 2011.06.015
[5]张胜利,郭志禹.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模式构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04):73-77.  2011.04.014
[6]卢致新. 论传销在中国的发展──从市场营销史上的革命谈起[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5,(04):35-46.
[7]张婕. 从《中国禅宗史》看南北宗[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1):100-101. 
[8]綦磊. 南北宗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
[9]朱良志. 明清印学的南北宗问题[J]. 文艺研究,2009,(09):114-125.  
[10]丁菲. 从“南北宗”论看中国山水画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233-212.
[11]李森. 谈“南北宗论”及南北相融[D].福建师范大学,2005.
[12]吴立民. 禅宗史上的南北之争及当代禅宗复兴之管见[J]. 佛学研究,1994,(00):40-49.
[13]党蓉. 禅宗各宗派及其重要寺庙布局发展演变初探[D].北京工业大学,2015.
[14]任继愈. 神秀北宗禅法[J]. 中国社会科学,1990,(02):109-118. 
[15]饶胜文. 中国历史上的东西之争与南北对峙[J]. 军事历史,2001,(01):48-53.
点击图片,可查看以往的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