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7 月 17 日起,旅客可以在国内 27 个高铁车站的 D、G 字头动车组列车上享受到“餐饮外卖”服务。铁老大居然能让旅客“享受指尖上的美食”,令人感动得稀里哗啦。
高铁火了,以致于经济学家要为当初看不起高铁而道歉。经济学家很少会道歉,特别是著名经济学家。而高铁让这件事发生了。
余永定是知名度非常高的经济学家,堪称人民币汇率研究的权威人士。有趣的是,他在去年曾经发表过一次道歉,“当时我就认为高铁是没有什么用,这么贵谁会坐高铁?现在看来显然我是错了,因为现在农民工也在坐高铁。”
高铁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前几天,我约了“首富园丁”、金融界大佬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吃饭,他一看首都机场飞机延误很严重,立即改为北京到上海的高铁,果然准点到达。高铁已经是很多“惜时如金”的商务人士“赶时间”的最佳选择。
时光倒流到 2011 年,惨烈的温州动车事故一度令国人视高铁为畏途。不仅如此,在学界对“四万亿”的质疑和反对中,高铁也成为批判的标靶。铁道部长刘志军的落马,更让高铁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然而,2017 年 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 20 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却与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一道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 当初受到学界普遍反对的高铁,为何得以咸鱼翻身?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 截至 2016 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 2.2 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 60% 以上,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
- 2016 年高铁运送旅客逾 14.4 亿人次,相当于帮非洲和南美洲的总人口搬了一次家
- 1957 年,从上海去北京需要两天时间。50 年后,上海至北京的动车组开行,全程只需 10 个小时。京沪高铁开通后,缩短为 4 小时 48 分。考虑到去机场的路途较远、飞机提前等待时间长、晚点频繁等因素,京沪高铁已经具备与京沪航线 PK 的实力。英国航空信息公司 OAG 的数据显示,2017 年 6 月,全球所有同航的商业机场里,延误最严重的 30 个机场,有 29 个位于中国内地。
高铁能得到国人越来越多的点赞,的确是因为它引发了意想不到的一场“高铁革命”:
1、高铁“颠覆”了出行体验:原来的火车站留给人的印象首先是脏乱差、拥挤不堪、充斥着方便面味道,旅行体验差评如潮。高铁从车站环境、车厢内部环境、排队秩序、速度与效率等方面都颠覆了“列车出行体验”。即便你是商务人士,也不会觉得不舒服。
2、高铁让春运不再是噩梦:中国的春运是世界级难题。为期 40 天的 2017 年春运,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 27 亿人次,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迁徙。高铁通过提速增加运输能力、实名制杜绝黄牛等方法,让春运变得不再恐怖。
3、高铁实现了准点:高铁的准点率几乎堪与地铁媲美,这对中国乘客而言,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好体验。对于那些接送旅客的司机而言,不知节约了多少无谓的等待时间。更重要的是,这让高铁出行变成一件靠谱的事情:不用担心火车晚点耽误了工作和会议安排。
4、高铁促进了“城市圈”:因为有了高铁,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从浦西到浦东的时间,比从上海到杭州的时间还长!因此,高铁速度前所未有地把大都市与周边城市紧密团结在一起,苏州是“上海的后花园”变得更真实了,高铁只需 26 分钟。这种“紧凑感”大大刺激了国人出行的欲望。
(图:东南大学老师陶岸君用心绘制的“最美高铁地图”)
“牵一发而动全身”,高铁对人流、物流的提速,已成为引领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我们甚至可以说,高铁大大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了成本,对于中国经济向消费经济和创新经济的转型,功不可没。
中国的高铁革命还在不断升级:
- 2017 年 7 月 18 日,一列 G10 火车从北京南出发抵达上海虹桥站,全程仅用 4 小时 10 分钟,比现有运行途中京沪高铁上最快的车次还要快 40 分。因为 G10 次是以最高速度 350 公里每小时运行的。国庆节之后,京沪高铁上运行的高铁列车现有的 300 公里最高速度将恢复至 350 公里每小时。
- “十三五”期间,中国高铁将从 2.2 万公里增加到 3 万公里。安徽最近宣布:2021 年高速铁路将覆盖安徽所有设区市。 
……
难怪印度最大的门户网站拉迪夫会如此评价,“中国的高铁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计划,正改变中国版图。”的确,印度是“最有资格”对中国高铁羡慕嫉妒恨的。
(图:印度的火车)
--
刘胜军简介: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下一个十年》,新浪微博“刘胜军改革”拥有 136 万粉丝。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刘胜军微财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