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 all you can, save all you can, give all you can -- JohnWesley
“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布道家卫斯理曾对清教徒精神这样概括
继“上篇”介绍完特朗普总统宣誓手按圣经后,本篇给大家介绍一下其背后美国精神基石—— “清教徒精神”。“没有对美国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社会。“ 因为清教主义奠定了美国社会的基础,并塑造了美国人的性格,对美国后来的发展影响非常深远。所以山姆哥想多花些篇幅来先把美国文化的"根" 理清楚,这样以后山姆哥再介绍其他美国特有文化现象时,大家就会容易理解很多。
一切还得从《圣经》这个源头说起,如“上篇”所说,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旧约是犹太人与上帝的约,是犹太教的基础。到耶稣基督的出现,完成了旧约,订立了新约,那些愿意追随耶稣的信徒成立了基督教,后来罗马帝国将其定为国教。随着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东罗马(即拜占庭帝国)教廷自我标榜为正统,所以称为东正教,西罗马强调普世性,称罗马公教,中国人称之为天主教。
*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白袍)和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黑袍)*
*直到2016年2月,双方在古巴哈瓦那会晤。这是自11世纪基督教分裂后,东西两个分支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左边黑袍红顶是天主教,黑袍黑顶为东正教*
或许因为印刷术的不普及,以及圣经的神圣和不可亵渎,天主教不允许普通教众解读圣经,严格垄断圣经诠释权,并形成了繁杂的仪式礼节。后来同属罗马公教的法国的加尔文和德国的马丁路德不满教廷教皇的腐败和形式主义,在欧洲大陆搞了场回归圣经的宗教改革,主张不需要教宗等中间人,信徒就可以直接跟上帝建立关系,从此在欧洲大陆产生了新教。

*基督教历史上几次主要的大分裂*
但悬孤海外的英国相对封闭,改革缓慢。直到丁道尔翻译了英文版圣经,越来越多英国普通民众可以阅读圣经,在查看圣经原文后发现,教宗和主教有很多的布道与耶稣的圣训大相径庭,很多宗教仪式也毫无圣经根据。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接受加尔文主义,其中一批比较激进的新教徒要求肃清国教腐败被称为”清教徒“。早期清教徒长期被英王迫害,其中玛丽一世女王处死了三百多清教徒,得了著名的绰号“血腥玛丽Bloody Mary”。(鸡尾酒的名字另有出处哟)
*被评为世上最恶毒女人的”血腥玛丽“ 玛丽一世的画像*
后来开明的伊丽莎白女王上台,开始接受和推行国教进行新教主义改革,但要求英国国内教会要统一,统称为圣公会。
*香港圣公会是普世圣公宗的第38个教省,管辖范围包括香港和澳门,可以看出他们衣着华丽,装饰较多*
圣公会新教中最接近天主教的派系,仍然保留一些天主教的仪式和着装等,清教徒被要求只能在此教会中活动。面对这种情况,清教徒产生了两派观点:一派留在圣公会,以渐进方式推行改革;另一派比较激进,要求必须建立符合圣经原则的教会。后来这批激进的清教徒最终选择离开英国,被称为“分离派”,起初到了荷兰,后来继五月花号第一批清教徒之后,陆续来到北美新大陆,追求宗教自由,之后便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并将新教主义中“清心爱主“的理想根植于此。


概览整个发展历史,清教徒与其说是一个派别,不如说只是新教中一批有态度,有理想,只想单纯爱主,有共同价值观的热血青年。他们不满任何的束缚,为了宗教理想离开故土,踏上充满危险的新大陆旅程。这批人很多都是剑桥毕业生,文化程度要高于英国新教徒的平均水平。他们在1620年双十一这天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奠定了美国式民主平等的宪政基础;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11月11日
他们重视教育,立法规定建立各级学校,如今除了康奈尔以外所有常春藤名校均出自当时早期的神学院。
“他们把北美大陆视为复兴基督教的理想之国,是建立未来基督教世界的楷模,在这些清教徒看来,他们肩负着拯救世界的使命”,决心 “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的生活,并把信仰基督带到这个遥远的世界”。他们在新大陆,任何食物和生活物品都要从零开始,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能够亲力亲为的多面手,并放下那些旧大陆的等级文化。直到今天,无论总统还是富豪仍常会购置很多工具,周末在家修理汽车,收拾院子,做各种木工活等等。这种虔敬、谦卑、严肃、诚实、勤勉、节俭、亲力亲为的价值观下,很快便在蛮荒的土地上收获了繁荣和富足,这又会加强他们的相信上帝给予他们祝福,让他们更虔诚。

*早期移民的祷告画像,在恶劣危险的陌生环境里,信仰成了他们的精神力量来源*
在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早期阶段,清教徒精神起了很大的文化支撑作用。
首先,人人生而平等。
相信每个人都是被造物主按照神的形象创造,所以人人生命同样宝贵。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超越种族、家族血缘的神权的存在,才有了打破肤色,种族,宗族的理论基础。直到今天美国普通民众可以很自然的觉得自己和总统人格平等,都源自这一文化逻辑基础。同时也因为在人民和政府之外有个神权的存在,才让政府和人民的平等关系得以确立。认为”政府是神所设定令人尊敬的组织“,所以既要与政府互相尊重,又要防止政府”放纵和不公义的作为“。这也是现在允许百姓跟政府发声的文化基础所在。 
宾夕法尼亚州的建立者威廉宾爵士做过如下论述“全能神的荣耀和人类的美善,是政府存在的理由和目的。因此政府是神所设定令人尊敬的组织。。基于此,引入最佳保护基督徒和公民自由的律法,以防止所有的放纵和不公义的作为,使得神有神的权利,政府有政府的权利,人民有人民的权利”。
其次,相信人人都天赋秉异且有来自上天的使命。
无论在德语里的Beruf还是英文中的calling都有一点宗教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就是将工作看作是天职,尽全力发挥出自己的天赋,孜孜不倦的热忱工作,用荣耀神的态度来做事。提出了“工作即是侍奉”、一切都为荣耀上帝的理念。赋予了世俗事务以宗教意义,提出人在各行各业中都可以得救,不在于职业形式,而在面对职业的态度。这也是职业经理人的精神起源。同时欣赏和鼓励人的独特性,将之视为神的恩赐和荣耀。
PS,“顾客就是上帝”是误传,这句话在英文的原文其实是“customer is always right”即“顾客总是对的”。但被急功近利的商家翻译为“顾客就是上帝”,颇有“有钱就是大爷”的感觉,这句话成为很多顾客在人格上把自己拔高的依据。
第三,努力工作的同时节制诚信。
清教徒把人生只看做是短暂的朝圣之旅,真正的归宿在天上。整个尘世的存在就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被选召的基督徒在尘世中唯一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可能的服从上帝的圣戒,努力工作,磨练自己对神的信心,把世界万物管理好,从而增加上帝的荣耀。所以基督徒要尽力取得社会成就。“一切都为上帝的荣耀” 人只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Trust),人有义务让财富增值。
“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了么,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贱人面前” 箴言 22:29.
另一方面聚集财富一定要符合公义原则,在商业中诚实守信、承担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义。任何财富跟天国永恒比起来都不值得一提。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像洛克菲勒、比尔盖茨或者现在扎茨伯格生活简单勤勉,乐意捐献,不留太多财产给下一代。
“The man who dies rich, dies disgraced.” --- Andrew Carnegie
“拥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  -- 钢铁大王 卡内基
清教徒认为富足的下一代会导致慵懒习性,而慵懒导致浪费光阴,就是浪费了一寸光阴就是浪费了为“上帝之荣耀”而作工的宝贵机会。直到今天,美国对于酒和声色场所的管控,也能看到早期清教徒的禁欲文化的影响。导致很多中国人来到美国多数地方都会觉得日子过得清苦无聊,戏称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 约翰卫斯理 概括清教徒的生活态度为:“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孜孜不倦的拼命赚钱加上虔诚的克己勤俭,大量的财富才可能集聚。重视亲力亲为和善于使用工具的民众,大规模生产才得以快速铺开。一方面开辟事业,赚取财富,将努力赚钱追逐利益视为天职;一方面又能过节制勤勉、公义圣洁的生活。相信这才是美国短短两百多年就能实现既富有又文明的文化支撑。可以断定若没有新教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会糜烂贪婪很多。在这种“爱人荣神”、“人人平等”的环境下,各行各业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自己独特的使命感。从华盛顿到林肯都能看到早期美国移民身上那种谦卑感恩,严格律己,荣神益人的特质。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专门写过一本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来论述早期美国如何得益于新教精神的*
回看基督教的发展变革历程,我们看到西方社会也曾封闭落后,也常腐败堕落,纵然人种不同,文化不同,但人性都是类似的。每次在文化僵化的时候,总会有一批人能不断的去思考和突破,不惜为此付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甚至是流血牺牲的代价。从宗教改革,到之后的法国大革命,再到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等,每次经济的大发展或者制度的大改革,都会伴随着文化的革新,根上的改革常常会很痛,会触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有时也会被当权者所压迫,又或者不被民众理解而产生动荡,甚至是流血牺牲。但一种重生的文化一旦变革成功,焕发出来的活力和能量,对百姓生活和社会进步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会给予后续的制度变革和经济持续繁荣以强大的文化支撑。
如果你喜欢美国,请长按下面二维码订阅“北美山姆哥”!定制话题 深入探讨!
如果你讨厌美国,请长按下面二维码订阅“北美山姆哥”!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公众号ID:UncleSamChina
北美山姆哥
每期向国人介绍一种美国特有文化现象,
并解读其背后的思维逻辑! 
进而探索美式思维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的借鉴与应用!
发现美国的好,‘搬运’回中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