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当代的以色列是个奇迹。一直冲突战争不断的以色列人均GDP高达3.5万美元,位于发达国家之列(2015年)。以色列境内资源匮乏,是中东唯一没有石油的国家。
以色列严重缺水,全年300天是晴天,然而以色列人却能在沙漠里饲养热带鱼、鲜花,并且出口欧洲。
其国土绝大部分是沙漠然而农业技术却是世界强国,不但自给自足还能出口其它国家粮食。全世界有180位犹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在以色列本土就有12位获得诺贝尔奖。
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家!让我们通过摄影来感受这个国度吧。

抱孩子的犹太人 :犹太人的穿着典型特征:头戴大沿黑帽,留长胡子,外穿黑色外套内穿白色衬衣。

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这是神的“应许之地”,很久以前曾是流着奶与蜜的地方。

耶路撒冷的孩子们

安静的耶路撒冷女孩
虔诚的基督教徒

行走中的犹太人

沧桑:在耶路撒冷,建筑只能是用以色列特有一种米黄色的石头盖房,政府不允许用其它砖瓦,几千年来这里的建筑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形式和颜色。一位老妇人穿梭在这石头建筑当中,淡定悠闲,仿佛走在一条历史的长河之中。
以色列之光:在以色列酒店楼道里一个犹太女孩坐在角落里,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撒在一处加利利湖边的耶稣古迹上的图片上,画面安详且温暖,经历了几千年的磨难以色列人也该幸福地享受一下暖暖的阳光了。为之名曰:以色列之光。

圣墓大教堂:圣墓大教堂是耶稣去世和复活的地方。可说是耶路撒冷内最神圣的地方,她总会给拜访者心中留下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

在教堂内不敢拍照,只能把相机放在手中盲拍,一位女孩一脸虔诚的神态在点燃教堂中的油灯,我靠近过去,不忍心惊扰了她就在她身边默默地看着她,或许她发现了我在看她,便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这一刻摁下快门捕捉到了那女孩最虔诚,最清澈,最纯净的眼神。

教堂进门处,放置着一块平滑的大理石,当年耶稣绝望地死在十字架上,人们把他解下安放在这块石头上。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们在这里祷告、哭泣,许多人跪下来亲吻那浸有耶稣血迹的暗红色大理石。一位妈妈带着还未懂事的孩子一起来亲吻石头,妈妈试图也让孩子一起亲吻石板,但孩子却用淘气而好奇的眼光看着周围。

千百年来圣墓教堂的大门铁轨不知换了多少,也不知有多人来此瞻仰圣墓。当匆匆脚步迈出教堂的那一刻,永远留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是一次无比深刻的洗礼,都是一次寻求真善美的历程。

犹太人说只要写下一个愿望塞到哭墙里就会实现,我写下了:“愿不再有种族冲突,愿世界和平”。

如沐春风:信徒走出教堂的一瞬间

鸟瞰花园:在以色列的海法市有一个空中花园——巴哈伊空中花园,是巴哈伊教的总部,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评价其不仅具有普世的精神价值,在建筑风格和设计上也具备独特的文化价值。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与近代宗教有关的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花园一般不开放,这次也非常有幸能走进其中。

阿克是个有城墙的港口城市,历史悠久,自腓尼基时代起(公元前一千年),就一直有人类居住在这里。现在的城市是土耳其人18到19世纪之后建立发展的,拥有保存完好的城堡、清真寺、商栈和土耳其浴室等建筑。

古城里的商家

拿撒勒的报喜堂:建于1966年,是在同一地点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是当今基督教 世界最神圣的礼拜堂之一,天使向圣母玛利亚问安报信的地方。

圣母玛利亚得知有孕的地方

教堂内的地板

不一样的思索

马萨达城堡:马萨达以色列古代犹太国的象征,犹太人的圣地,联合国世界遗产之一。耶路撒冷第二圣殿时期( 公元前536年—公元70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侵略的最后战役就发生在马萨达。近千名犹太男女占领了死海附近的马萨达希律王山顶宫殿并构筑防御工事。他们在这里坚守了3年,最后900多名马萨达居民集体自杀,并烧毁宫殿和房屋。今天,马萨达古城仍然是每年犹太成年礼仪和新军誓师大典的举行之地。“永不陷落的马萨达精神”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瑰宝。2001年,马萨达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在马萨达举行的成年礼

马萨达的微笑

休憩

马萨达的光影:遥想当年他们做出集体自杀的决定时,又是怎样的情景?我无法作出设想。这就是以色列的军魂,是最顽强的犹太人精神,是三千年来的基因!我只是祈祷饱经苦难的犹太民族不会再面临这样的境地。这种民族自由生存的精神,是以色列为何能够在四面皆敌的阿拉伯世界缝隙中顽强的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马萨达要塞成为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吧。
作者简介
陈英,沉影山馆,新锐摄影师,国际摄影领队,擅长旅行摄影。
着重绘画与摄影的融合,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参加艺术展览并获奖。
2014-2015摄影作品两度入选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
2015年摄影作品入选阿尔塔尼国际摄影大赛。
2015年浪琴马术世界杯摄影大赛一等奖。
2016年摄影作品入选第五届阿联酋迪拜哈姆丹国际摄影展。
转自 CGG走出去智库 作者 陈英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