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格动态真格课堂真格故事真格分享
这里有关于真格的一切。
你能想象携程网,大众点评网,安居客,前程无忧,瓜子二手车……等等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旗下吗?在激烈拼杀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在日本,从人力资源做起的 Recruit 就把它变为现实。
继 11 月的 ZhenBridge 赴美国西海岸的文化创业产业之旅之后,徐小平老师带队亲自率领 10 家被投公司,赴日本东京开启了第二次 ZhenBridge 之旅,考察了在日本大型人力资源公司Recruit 、现已被 Recruit 收购的美国求职网站 Indeed和打造出了布朗熊与可妮兔的 Line集团。
而这些初创公司的 CEO 们,也从日本的同行身上学到了许多发展上的经验和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在战后崛起了大批如 SONY、本田、软银等世界级大企业,日本很多的创业故事至今仍是中国企业家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近日,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老师亲自率领包括小劳易管、厅客、真聘、极牛、豌豆公主、超盟数据、扫货特卖、一起作业、我赢职场、RGBVR等 10 家旗下被投创业公司,赴东京考察了在多个垂直领域做到 No.1 的日本著名互联网公司  Recruit 集团、著名求职网站 Indeed 和打造出布朗熊与可妮兔的 Line 集团等日本领先的行业巨头。
近观历史,与中国 30 年前改革开放后的几波创业浪潮相比,日本早在 1868 年明治维新开始创业浪潮几乎从未间断过,有不少创业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本次行程也是真格基金 ZhenBridge 系列活动的第二期,旨在为已投创业团队提供国际化视野,为国内创业者创造与国外对标企业和行业巨头交流、学习、合作的机会。
“一旦商业模式确立,Recruit 就会不遗余力的发展 B 端商户和 C 端消费者,并且不断优化匹配,这是我们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Recruit 集团中国投资总裁铃木亮一给徐小平和创业团队介绍道。这种连接 B 端和 C 端的平台匹配模式,在 Recruit 集团内部被称作“蝴蝶结”的连接,支撑起了它从早期专注人力资源业务的成功到后面在与“人”相关的各个领域进行的探索:除了“找工作”以外,还会找住房、找对象、找旅行地、找美容美发店、找二手车等等。
而对于企业内部如何保持“常青”,铃木亮一也分享了在内部创新、人事制度、鼓励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对此,有着多年与年轻人打交道经验的徐小平感触颇深,“现在我们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的择业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加盟小型微型创业逐渐成为主流认识。正是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的加入,才推起一波又一波的创业高潮。
参与此次 ZhenBridge 之旅的真格团队成员和创业者们,也对于日本企业在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坚持和创新感触颇深。
林超:“不解雇员工”的绑定文化
厅客创始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和其他主要国家招聘文化的差异。
即便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行业。日本的企业仍然奉行不解雇员工的文化,员工与公司往往有着非常长期的绑定关系。有 35%的日本年轻人,在选择跳槽的时候都会面临降薪。这意味着,一旦某家公司成功地站住了脚,它的劳动力关系就非常的稳定。而新公司挑战成熟公司,从成熟体系中挖人的成功率也会大大降低。创业公司也就极难形成生态。
比如,Recruit 作为日本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居然有长达 65 年的历史:从一个完全没有互联网背景的公司彻底转型成为互联网公司;而在中国,似阿里巴巴腾讯之类的公司互联网巨头都不超过 20 岁。
这让我同时想起了法国,英国,德国,韩国的创业现状。这些国家由于相对比较成熟,很多关键的经济领域都有非常优秀的传统公司在把持,这些公司有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和治理结构,他们拥抱新技术的能力,也普遍比中国的传统公司要强很多。这也使得创业公司在这些国家挑战传统巨头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蛙跳效应”,也叫做后发优势。这正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创业机会,中国的很多传统的企业仍然弱小,中国国有经济把持的领域仍然效率低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会仍然在不断的释放。阿里巴巴兴起的时候,中国最大的超市大润发一年的营业额才数百亿人民币,而在美国亚马逊创办的时候,沃尔玛已经有一年 3000 亿美元的营业额。
在中国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只是一个噱头,真正的机会是由于中国传统企业的能力还没有足够成熟,才为创新挑战者带来的大量机会,挑战旧体系的是其实是一群有着新思维和新技术能力的新企业家。当然,真格作为这群人背后的支持者,也有着持有而巨大的机会。
日本之行让我相信,未来的 20 年,中国仍然是全世界创业创新最好的地方之一。
李思贤:坚信趋势的力量
超盟数据CEO
对于日本文化公司——Recruit,是一种佩服,佩服他的匠心精神,像一个睿智的老人;
对于美国文化公司——Indeed,是一种欣赏,欣赏他的专注态度,像 Sheldon;
对于韩国文化公司——Line,是一种羡慕,羡慕她的活力四射,像个年轻的小姑娘。
Recruit 是日本老牌的招聘服务和分类信息企业,全球第二,亚洲第一,是个非常典型的日本企业。他本着做一行就把这一行做透的原则,使他不断壮大,现在它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任何需要提供信息的地方,从帮助人找工作变成帮助人做选择。
我们几个创业者私下里开玩笑地说,Recruit 将来要做的是从一个人出生开始,选择医院,选择学校,长大了帮助你找工作,帮你找对象,帮你找婚纱店、礼堂,当生孩子的时候,又循环到帮你找医院,甚至人生的终点还帮你找落脚地,只要你需要你选择的时候,Recruit 就在旁边帮你做信息的搜集。
一个信息服务商,能够做到如此庞大的规模,自然有独道之处。首先就是坚持做到信息全面且准确,这点从 Recruit 公司自己招人的过程能看出来一二,一个新员工的进入,一般要经过接近一年的筛选,从教育背景、性格甚至成长环境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并且有专人负责每个月定期与他们见面沟通。可能在我们看起来是个效率极其低下的事情,但是在 Recruit 看来,这样招到的员工才会对企业文化有绝对的认同,他们才会对这份工作更加珍惜。
Recruit 的成功还伴随着一点就是企业内部的创新文化,这一点和国内的腾讯比较像。比如:一个员工有了想要创业的想法,可以申请在内部组建一个团队进行评审,评审通过了就可以在 Recruit 的平台上进行创业,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受到批评,而是被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对公司的创新精神有了极大的推动,并且在帮助公司用最小的成本去试错。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日本的互联网,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超越了日本,其实不然,中国创业者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波热潮中虽然创新了很多商业模式,但是国内商业模式的创新多过于技术的创新,这一点并不足以支持持续的发展,而日本虽然没有让大家感到日新月异,却更加在意底层的核心技术和算法。
像 Recruit 这样的招聘公司,都在大力发展 AI 技术,希望用大量机器人去替代人的工作,并且在实践中不停改善算法,就是这种底层的完善、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平衡,才是源源不断创新的发动机,才是资本热潮中创业公司最应该注意的。当然 Recruit 也有不少值得总结的教训。比如:从 2002 年开始就进军中国市场,但是却因为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差异,一直水土不服,发展缓慢,所以近些年开始转型投资中国的初创企业,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打开中国的市场。
而 Indeed 就是 Recruit 布局海外招聘市场的一个重要的收购,Indeed 公司感觉就是招聘里的 google,同样被一群技术宅主导,并且连办公环境的环境都是极为相似的。听到介绍最多的就是技术主导、数据主导,这是一个极端理智的公司,码农在里面有极强的成就和掌控感,与 Recruit 公司里销售和商务的文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Line 是一个青春洋溢的公司,到处都是蠢萌的玩偶。它给企业设计原创的有个性的贴图、让这种贴图在整个用户群病毒式传播从而进行推广,使得贴图成为 Line 初期赖以生存和冷启动的法宝,现在 Line 广告费所占收入的比例可以高达整体收入的40%,
ZhenBridge 之行对于我以及我们公司,都是一次机遇,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对于自己公司所做的事情有更多的信心,坚信趋势的力量。
 李冠志:Follow Your Heart
小劳易管CEO
早在1981 年,Recruit 就建立了鼓励创造新价值、新业务的创业制度,重奖颠覆现有业务的个人和团队,1990 年更将此制度命名为“ New RING”,每年都会举办以鼓励员工创新。
在业务模式上,Recruit 通过向客户收取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的广告费和向提供就业推荐而成功获得员工的公司收取佣金,这种“付费广告+服务佣金”的商业模式,就是其独特的“蝴蝶结模式”。“蝴蝶结”两端越分散,平台的价值就越大,两端每一个阶段的推进,用户数量都会递减,员工需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之间的用户留存率问题。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 Recruit 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创新精神——“Open”,而且做到极致, 比如采用了类似于硅谷的开放式办公+自由地点工作制度。每个员工在承担好自己工作职责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固定时间来公司办公等,正如它的口号一样:follow your heart。
Zhen Bridge 之旅的足迹已经从洛杉矶、硅谷来到东京,投资人与创业者共赴海外,向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学习取经、碰撞与交锋。未来我们还会打造更多的创业旅程,与创业者共同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