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轻松育儿
今天文章有录音
我在上的早期儿童发展有一门课的教授,我个人非常喜欢,每次听他讲课总能听到很多真实案例分享,而这些案例总能让我有很多很多的反思。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最近让我触动最大的例子。
教授当年给一个新上任的4岁孩子班级的班主任做辅导,他发现这个年轻老师经常被班级里那几个不听话、不按照老师指令参与集体活动的熊孩子而消耗掉所有的耐心,常常还因此影响了她带整个班级的心情。
放学后,教授就找这位年轻老师谈话,年轻老师说,她觉得让每个孩子都过得充实是她的责任,所以她想尽一切方法就是希望这些“无所事事”的孩子不仅不要捣乱,更要融入集体活动中。
教授第二天带了一座“思考者”雕塑的复制品再次走进课堂,他把这个雕塑放在了教室中央的桌子上,在桌子上竖起了一个牌子,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一天同样的情况发生了,又有几个熊孩子无所事事还到处捣乱,教授就把他们叫到了这个桌子旁,说,“看起来你们好像还没决定自己要玩什么,那你们就呆在这个桌子旁想一下。你们看到这个雕塑了吗?它叫‘思考者’,我们有时需要这样安静一下,来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干嘛”。
非常神奇,之前还吵吵闹闹的这几个孩子,真的就安静下来了。过了五分钟,其中一个孩子和教授说,“我有点想玩橡皮泥”。“太棒了,那你就加入他们吧”,教授回答道。
说完这个例子,教授和我们分享,现在不管家长还是老师,普遍有一个怕,就是怕孩子不做、怕他们无聊,怕他们无所事事,仿佛不帮助孩子安排好每天要做的活动就是“失职”。
但恰恰就是我们这样的“尽职”,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少了内在驱动力。那几个所谓调皮捣蛋不参与集体活动的孩子,也许他们只是需要时间去想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而我们需要允许孩子在某个当下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内在驱动力最关键的就是从小唤醒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从小追着孩子喂饭的,长大后就盯着孩子做作业;从小事无巨细安排好玩这个玩那个的,长大后就帮孩子安排学校和就业。
从小到大被安排好、被督促长大的孩子,自然就不会有动力主动找事干,更加不会去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反正这一切都会有人告诉他们,唯独不是自己。
驱动力这件事看似很抽象,教授却说,做起来其实挺简单,他常常会建议家长们,在确保高质量陪伴的前提下(请大家注意前提),每天故意让孩子无聊一段时间。一个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形成就是可以自发地给自己找事干,而不是从小一直被保护着防止他们无聊。
0~2岁:逐渐慢一拍的无条件响应
特别是对于1岁前的孩子,我一直是提倡对于孩子的需求要无条件响应。孩子生命的第一年,他就是通过我们抚养人的反馈来逐渐形成对自己和外界的认知。当孩子可以认识到自己是无条件被爱着时,他们就会有更高的自尊自信和更足的安全感。
但无条件响应,并不意味着人盯人。所谓无条件响应,这里面有几大元素:行动响应、语言响应和响应时间。从孩子刚出生一直到2岁,我们可以逐步慢一拍:从“第一时间行动响应”、慢慢过渡到“慢一拍行动响应”、然后就是“第一时间语言响应”、最后变成“慢一拍语言响应”。
 就拿孩子会扶站还不会走路举例,很多家长一看孩子会扶站了,马上第一时间行动响应,牵着孩子练习走路啊。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慢一点点呢?如果我们只是用语言鼓励呢?让孩子内心激发起想要走路的意识,让他们去体会因为自己“想要做某件事”而勇敢迈出第一步,这样的体验不正是孩子内在驱动力的表现吗?
可惜现实中常常是,孩子还没想要独立走,父母急不可耐地帮着牵着走。于是孩子的驱动力从来不曾被点燃过,反而愈发地依赖父母,“反正你们会帮我一切”。关于走路,戳->牵着宝宝学走路,这样的错误方式,吃力不讨好!
驱动力是内在燃起的一团火,如果有人想帮你从外面点燃,大部分情况下这团火很快就灭了。
2岁后:高质量陪伴的前提下要留白
经常看我公号文章的朋友们都知道,我经常会分享如何陪玩如何高质量陪伴(分别进入公号回复 玩耍  玩具)。但高质量陪伴和让孩子适当无聊,从来都是不矛盾的。
尽管我每天都会认真规划小D的启蒙,戳->每天和孩子玩来玩去就是老三样,你差的是这一步,但小D每天都会有一整块时间(根据小D的情况,一般30分钟到2小时不等)都是让她自己决定干什么。这段时间全部都是由她主导的,也就是说,我不会出任何主意,连玩具都不会主动帮她放出来,更加不会放动画片。
现在的世界其实是刺激过多,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孩子从来坐不定,没有专注力。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能怪孩子,我爸爸常说自己小时候没啥玩的,看一片叶子都能入神到静静呆1小时,不得不说,到了如今这个社会这变成了孩子们的奢侈。
从小D两岁后我就有意识地给她的生活留白,一开始,她是不适应的,准确地说,我也是不适应的。但当我控制住“她需要我帮助,她不知道自己要干嘛”这个念头后,我真的发现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会找乐子。
她一开始也会嚷嚷几下,但慢慢地看我没有回应,就自己玩起来了。有过把所有玩具都翻出来直到找到自己要玩的那个;也有过把纸巾一张张抽出来团成球,自己玩扔雪球的游戏;还有过自己当老师“教训”娃娃和兔子;当然也有过自己索性躺下来发发呆说说话玩玩手指的情况。
那段时间,我总是偷偷地在观察,然后就会觉得这样真的很宝贵。
小时候知道自己想玩什么,长大后就能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上班后就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而不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父母/老板让我做的”,这就是内在驱动力萌芽的土壤吧。

现在的世界太喧闹了,我们成年人每天都在忙忙忙、赶赶赶,但其实有时回头看,我们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只是不这样做让我们感到不安。仿佛忙碌这个状态可以掩盖我们真正内心的焦虑。
这份焦虑和不安也不自觉地影响了我们的育儿,马不停蹄地安排各种早教班、追着孩子后面各种催促、怕孩子无聊而买各种声光电的“笨”玩具,却唯独缺少了给孩子和自己一个安静的思考空间。
给每天的生活留白一点点,让孩子体会一点点的无聊,这不是偷懒或撒手不管,而是一种智慧。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外面的世界安静了,孩子才能学会静下来了,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听到自己的内心,才能了解自己。
适当无聊,滋养的却是内在的驱动力!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微信公众号:大J小D
新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正在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等各大电商持续热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