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you ready?

No.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著)

这是一部描写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发人深思的讲述农村变化的悲喜剧。
作者通过讲述许茂和他几个女儿的家庭、婚姻、爱情等等悲欢离合的故事,把问题尖锐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作品运用抒情笔致,富有特色的语言,把不同人物的性格、思想和内心世界,写得多彩多姿,独具特色。
两部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根据周克芹的小说改编摄制而成,据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导演与原著者之间对剧本有分歧,结果产生了中国百年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八一厂与北影厂同时开机制作同一部电影,几乎是同时上映;八一厂选择了王馥荔、斯琴高娃主演,而北影厂则选择了李秀明、张金玲、杨在葆主演,确实在当时的电影界热闹了一番。
No.2《东方》
魏巍 (著)

长篇小说《东方》创造出了数以十计的深刻动人的艺术形象,其中特别是对主人公郭祥这个崭新的文学典型的成功塑造,在艺术上和美学上都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是值得认真地加以分析和研究的。
小说《东方》通过对朝鲜战场和我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解放军某部连长郭祥回家探望母亲,得知美帝在仁川登陆的消息,与战友杨雪一同提前归队。他俩是童年的伙伴,他暗中爱着杨雪,可是营长陆希荣骗取了杨雪的感情,还准备很快结婚。杨雪一心想上前线,陆希荣则认为是郭祥从中作祟。这时连里出了逃兵,原来是有名的“调皮骡子”王大发觉得革命已经完成,家乡又分了地,不能再让娘讨饭。郭祥关了他的禁闭。
No.3《将军吟》
莫应丰(著)

《将军吟》是一部直面20世纪60年代“文革”灾难的长篇小说,小说不仅以诗意化的理想表达了一位正直将军在特定年代的内心悲愤,而且通过立体化的人物群像塑造,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生活。
《将军吟》主人公彭其是跟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打日本打老蒋的老将军,因他在党委会上说空军“靠搞卫生出名,是华而不实、形式主义”,说吴法宪“不懂军事,不能当司令”,在“文革”初期就被扣上“反党”帽子,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险些丧命。但他在困境申仍千方百计保护战友,他苦口婆心地劝教那些“造反”的人们,他用表面关押实际保护的办法使战友不吃眼前亏。他受尽折磨,终于周总理亲自打电话叫他到北京去了。
另一位将军陈镜泉与彭其是老同乡老战友,造反派逼他领导批斗彭其,他只得违心去做,面对复杂局面他“心如刀绞”。他丢掉一条胳膊,又丧妻多病,一生坎坷而忠心一片。还有一位老革命胡连生,则是爱憎分明,火暴如雷。他反对神化领袖,说毛主席是人不是菩萨。在所谓“公审大会”上,他破口大骂造反派“革得连是非都没有了”,他更受到了非人的对待。
No.4《李自成》
姚雪垠(著)

作者对明末历史背景有充分的掌握,博学多闻,胆大而心细,文笔朴素而生动,《红楼梦》以来,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吸取了西洋小说的写法,而又根植于民族土壤。——美学家 朱光潜
《李自成》是 姚雪垠所著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
全书300余万字,自1957年10月动笔,历时42年完成,《李自成》的规模之大、创作时间之长,反映社会生活之广、刻画各阶层人物之多,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部是罕见的。小说着力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语言形象生动、准确鲜明,以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开创性贡献享誉中外,被公认为是“五四”以来长篇历史小说领域的填补空白之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巨著
No.5《芙蓉镇 》
古华(著)

《芙蓉镇》 不仅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 也因出色的艺术品格跻入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列。
《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
《芙蓉镇》最初的素材来自于一个寡妇平反昭雪的故事,但古华并没有轻易地构思这一故事,而是抱着“写浓缩式的小说,使人们从小说中看出生活的密度”的美学原则,匠心独运地将它和湖南乡镇的山川民情相俯视,将其镶嵌在某小山镇的青石板街上,由这个寡妇平反昭雪的故事连动一组人物。
No.6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著)

在中国当代小说之林中, 《冬天里的春天》是一部在表现形式上颇具特色的小说。它不仅在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与众不同, 其意象的摄取也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十七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四十年的生活,通过对几十年间不同人物命运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左”倾政治的厌恶,以及“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小说时序颠倒,历史与现实穿插,情节扑朔迷离,是反思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No.7黄河东流去
李国文(著)

《黄河东流去》不仅实现了他思想和艺术上的追求,而且使其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同时也使他登上了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峰。
通过黄河边上七户农民的命运,七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用朴素而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画出黄河流域农村、城市在本世纪30年代的风土人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沉浮于历史风涛中的黄河儿女的苦难命运和他们为求生存而作的勇敢搏斗,从而出色地表达了讴歌“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古老祖国的生命活力”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主题。
《黄河东流去》中充满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不仅是中原人日常生活的展现,还蕴涵着多样的审美价值: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纯朴美好的情义道德,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人物性格,体现了作者对故乡风情的依恋和歌颂。
No.8沉重的翅膀
张洁(著)

这是新时期正面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张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为描写改革的文学创作开了风气。
《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高层领导——重工业部正部部长间围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展开的一场“鏖战”为主线,自上而下地表现该部、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基层班组的整顿、改革,笔触所及,从人物的世界观到方法论,人物间的政治关系至婚姻家庭关系,从政治、经济领域至哲学、伦理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内的种种问题,同时,还顾及到方兴未艾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势。
在如此纵横挥洒的艺术描写中,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力主改革的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及其对立面,重工业部部长田守诚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蝉蜕时的痛苦”这一富有哲理意味的题旨。
No.9《钟鼓楼》
刘心武(著)

生活千姿百态,钟鼓楼高高屹立着,作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钟鼓楼》主要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
本书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人的命运,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如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部洋溢着浓郁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No.10平凡的世界
路遥(著)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文学领域的神话,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路遥去世后的这20年里,尽管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特别是很多年轻的读者,仍然在热切地、投入地读着路遥的这本书,甚至把《平凡的世界》列为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
No.11少年天子
 凌力(著)

这是一部描写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政治生涯与爱情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
《少年天子》是一部描绘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的长篇历史小说。面临明、清鼎革之际的严峻局面,顺治励精图治,力求变革;但不断受到朝廷保守势力的阻挠政治风云迭起。顺治能书会画,多情善感,醉心追求符合意愿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但皇帝的爱情和婚姻牵连着宫廷权力的争夺,顺治在这方面的举措也引起了爱与恨、生与死的尖锐矛盾。终其二十三四岁的一生,顺治在政治上的失败和爱情上的破灭,反映了深刻的性格悲剧和历史悲剧。
小说结构严谨,情节曲折,风格凝重,语言流畅精美,熔铸多种技法。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使小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No.12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著)

作品语言风格独特,或气势磅礴,犀利敏锐;或细腻缠绵,淋漓流畅。
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全景式地描绘处于社会变革中的人的命运和心态。几组不同类型的爱情纠葛曲折委婉,多姿多彩,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纷纭变化的伦理道德观念。

《都市风流》这部小说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塑造了从大杂院居民到身居要职的一市之长、从摆摊的大学生个体户到高级工程师、从崇尚性解放的流行歌星到市长家的“公子”、“千金”等近四十个身份各异的栩栩如生的人物。
No.13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著)

《第二个太阳》是一部典型的旧有“五老峰”(即老题材、老故事、老人物、老观念、老方法)模式小说。
小说一改军事题材小说常见的注重描写“军事对抗和战役进程”的写法,“把重心转移到人物命运、人情伦理和信念情操等方面”,并且注重多方面地描写人物。
《第二个太阳》如诗一样注意“炼”字,语言形象生动,除了以上列举的那些外,还有很多,如“曙光,就是针掉在大海里也要捞起来!”“猛然间像有一万堵陡峭的山崖向他身上压倒下来,他一松手,电话耳机跌落下去,给电话线吊着,垂在空中转了几转。
No.14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著)

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 ————冰心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穆斯林的葬礼》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
No.15浴血罗霄
萧克(著)

是一部真实再现红军生活的小说,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
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浴血罗霄》出版了,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浴血罗霄》是一部真实再现红军生活的小说,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写出这种韵味。《浴血罗霄》反映的红六军团的军事动作是红军长征的前奏。
胡耀邦在读完小说《浴血罗霄》后,曾经赋诗:寂寞沙场百战身,青史盛留李广名。夜度将军罗霄曲,清香伴我到天明。
No.16金瓯缺
徐兴业(著)

这部书写得波澜壮阔、引人入胜。人物众多,其中不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历史上,十二世纪是个大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众星灿烂的时期。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就是以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为背景,形象地再现了在我国辽阔的疆域上曾经并存过的辽、宋、金三个政权和它们的兴衰变化,塑造了一批“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民族英雄。这里面,不但有为救亡图存而九死不悔的北宋爱国将领刘韐、宗泽、马扩、岳飞等人,也有强悍英武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英气勃勃的辽军柱石耶律大石等人。在这些人物中,作者倍加着力刻画,因而也格外光彩照人的是宋朝青年爱国将领马扩。
No.17战争和人
王火(著)

这是一部具有诗史品格的巨著。
全书一百六十多万字,以三部独立却又互相联系的的小说构成三部曲的形式,可以独立成文,也可首尾相衔,分别讲述了抗日战争前中后三个时期以国民党内部为视点的中国政局时局的变化,内容独特新颖。
《战争和人》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儿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
No.18白鹿原
陈忠实(著)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
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No.19白门柳
刘斯奋(著)

作品无论是写历史人物生活情怀,还是金粉江南民情风俗,都细腻传神、绘声绘色、新意迭出。
小说写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虽然上百,这些人物在书中所占的位置轻重各不相同,但贯串全书始终的核心人物其实只有五位——钱谦益和柳如是、冒襄和董小宛,以及黄宗羲。五位人物当中,钱、冒、黄分别属于“士”这一阶层里三种不同的类型,各有其普遍的代表性;柳、董则分属“名妓”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中的两种性格、追求各异的女性。
当然,作为这群人的对立面,小说还以相当篇幅写到权奸马士英、阮大铖,以及降清明臣洪承畴,他们应该也属于第一层次的重要人物。
No.20骚动之秋
刘玉民(著)

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作品。
小说讲述了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 。
主人公岳鹏程既是一位名扬八方的农民企业家,又是一个称霸一地的土皇帝;既是一位新时代的弄潮儿,又是一个旧观念的继承人。他敬仰父亲的革命生涯,却与父亲水火不相容;他欣赏儿子的聪明才干,却与儿子不共戴天。
No.21抉择
张平(著)

是一部热切关注时代和社会的警世之作!
这是一部继《撼汾西》、《天网》、《孤儿泪》之后的又一呕心沥血之作!本书是写给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看,是一部文坛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
作品以直面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社会上存在的花钱买官、公款嫖娼、行贿受贿、拉帮结派、搞圈子等腐败行为进行了大无畏的揭露和抨击,从而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李高成高尚的灵魂搏斗与抉择,扣人心弦。
No.22尘埃落定
阿来(著)

有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轻淡的一层魔幻色彩增强了艺术表现开合的力度。
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No.23长恨歌
王安忆(著)

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王安忆的《长恨歌》描写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将这座城市写成一个在历史研究或个人经验上很难感受到的一种视野。这样的大手笔,在目前的小说界是非常罕见的,它可说是一部史诗。
No.24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著)

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
《茶人三部曲》从1990年开始动笔,到1999年底改定,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
全书以江南杭姓茶叶家庭六代人的命运沉浮为主线,将中国茶文化史和中国近代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1863年太平天国撤出杭州城写起,一直写到1998年由全世界茶人捐资修建的杭州国际和平馆揭幕为止,共130万字,写了60多个主要人物,堪称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得到了相当的好评,其中《南方有嘉木》已重印四次。
作品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之魂。
No.25张居正
熊召政(著)

本书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
小说围绕着张居正与首辅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了宫庭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写出了斗争的复杂与残酷,塑造出了张居正、高拱、冯保、李贵妃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作品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No.26无字
张洁(著)

从《无字》中看到了作家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苦苦寻觅,听到了作家对新世纪的美好祈盼。
在《无字》中,我们读到的是残酷的生存现实,是刻骨的生存之疼和梦想与荣辱的交织。历史被解构,神话被解构,爱情被解构,而人物的苦难却是那么的深,这一切都源于太深的爱,只有爱得太深的人才会有更深的恨,只有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的人才会有如此疼痛的撕心裂肺。
小说文字灵动洒脱,情节精妙跌宕,人物复杂逼真,布局宏达伟阔。好似一部雄浑的交响乐,一个回旋又一个回旋,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进行着灵魂的拷问,留下无尽的思索,实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No.27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著)

《历史的天空》大气磅礴,透过一段特殊的战争历史,显现了中国革命的深层奥秘和令人拍案叫绝的战场智慧、官场兵法、情场艺术。
本书主要讲述了以梁大牙、陈墨涵为代表的一代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文化大革命直至新时期的生命历程,如实描绘出了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近半个世纪复杂多变而又跌宕起伏的革命历史,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活,可敬可感的平凡英雄的故事。
No.28英雄时代
柳建伟(著)

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广泛地了描画了当代中国经济生活场景。
《英雄时代》保持了前两部具备的“盛世危言”的品格,但它比以前作品的主题分量更重、涉及面更广,因而具有“清明上河图”式的风格。
《英雄时代》主题的确立和题材的提炼,是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开掘与深化;是对文学与现实之间关系的一次立场明确的回答。它贴近现实的态度,以文学的自觉承担实现对现实关系的描摹和对世道人心的教化,是需要勇气和责任感的。
No.29东藏记
宗璞(著)

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计划中尚有《西征记》、《北归记》,是总书名为《野葫芦引》的多卷长篇系列。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
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
No.30秦腔
贾平凹(著)

《秦腔》抚慰了一代人的心灵,为传统的农耕文化奏响了安魂曲。
《秦腔》是一部用秦语说秦事表秦情的作品,语言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大量地使用了不同于普通话书面语的土语,这些词语简单明了,极具生活气息,其中很多词语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很少使用了。
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
No.31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著)

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充盈着丰厚的生态意蕴: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灵的关爱与体贴,对人的自然天性的礼赞与颂扬,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对宇宙生态平衡秩序和谐的祈盼与畅想。
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No.32湖光山色
周大新(著)

既书写了乡村表层生活的巨大变迁和当代气息,同时也发现了乡村中国深层结构的坚固和蜕变的艰难。
深有意味的是,秩序的打破一方面改变着人性和传统人际关系,如旷开田和詹石磴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纠葛和轮回往复;另一方面,无论时势如何变化,仍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始终不变,并因大浪淘沙而更加彰显其光泽,暖暖以及始终支持、爱护她的村民们就是明证。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的纠缠中,《湖光山色》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既有主色调,又纷呈着各种杂色的小说世界。
No.33暗算
麦家(著)

小说《暗算》是中国第一部直接描写中国反间谍部门核心机关701 工作的小说,时空跨度大,三部看似相对独立实则紧密关联的《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穿插起五个迥然不同的谍报传奇。
《暗算》以其神秘的特情题材,神奇的特工人物,悬奇的谍战情节尽展小说的艺术魅力。题材的神秘无疑使小说《暗算》更显魅力, 和平时期对于遥远的战争年代隐秘战线上的奇人逸闻的想象激发了印证的冲动, 这种冲动转化为读者的阅读期待又与小说的神秘而真实的题材不谋而合。神秘题材的深度挖掘有赖于国家当今隐秘档案逐步解密的现实。
这是对庸常题材的一次有益的反拨与尝试, 是对读者受众求新趋秘心理的一次带有诱惑性的测试。
No.34你在高原
张炜(著)

《你在高原》的书写过程是一次长长的沉浸和感动,叙述人宁伽在做着大地漫游的同时,也在做着心灵的漫游,沉湎于爱情、人性、哲学、宗教等形而上的玄想,个体心灵在大地的滋养和启迪下,做着上穷碧落下黄泉般的思索和追问。这部书是一个人漫长的心灵之旅,并由个人心史走向了民族心史。
《你在高原》是一部反叛之书,也是一部超越之书。在那里,遥远的传说,古老的寓言,魔幻的情节,迷离的想象,渗透在一个又一个现代故事之中,熔铸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性格中,使生命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形成了各种复杂而又微妙的纠缠。在那里,套盒式的故事结构,变动不居的意识流,玄秘的魔幻主义,以及各种跨文体式的组合,争相呈现出各种独特的叙事智慧。它是一部挑战读者思想深度的作品,也是一部挑战读者艺术情操的作品。它再次表明,文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不妨踏进这座“高原”,慢慢地游走,慢慢地欣赏。—— 洪治纲
No.35天行者
刘醒龙(著)

《天行者》是献给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乡村英雄的悲壮之歌。
《天行者》从宏阔的政治、文化以及时代变革的历史进程出发,深度把握了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命运,透过民办教师的道德光辉,深入地窥探了民办教师的文化心理!同时,《天行者》不同于其他书写民办教师的作品的是作者也将艺术触角深入到广袤的中国乡村,思考着被文学作品遗忘已久的中国乡村的文化与政治。
No.36
莫言(著)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
《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与莫言的其他重要长篇作品,如《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等相比,《蛙》延续了这些作品对小说结构、叙述语言、审美诉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诗般反映社会变迁等方面的执着探索,在整体上达到了极高艺术水准,也是近几年中国原创长篇小说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蛙》里的一切无不指向“生命”二字,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情节,甚至刊物的名称都在为生命鸣唱。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征式的经营手法,把小说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即关照生命、歌赞生命、敬畏生命。
No.37推拿
 毕飞宇(著)

该小说讲述了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的故事。
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被誉为“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作家”的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版为全社会更好地了解盲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一个范本。毕飞宇在《推拿》中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
在写作中作者摒弃了传统习惯中对特殊群体“自上而下的悲悯与同情”,本着对盲人极大的尊重与理解,站在盲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世界,进而细微彻底地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而真实的生活,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
No.38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著)

《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中国版《百年孤独》,是刘震云的一部成熟、大气之作。
《一句顶一万句》是河南作家刘震云重要作品,分为两部: 《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出版于2009年,描述了一种刘震云中国式的孤独感和友情观。
读《一句顶一万句》,常想到《水浒》,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在如此奔走,这种眼光是中国小说的“国风”,“国风”久不作矣。——著名评论家 李敬泽
No.39江南三部曲
 格非(著)

格非三部曲是作者呕心沥血十余年,深入思考并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的系列作品的三部曲。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
No.40这边风景
王蒙(著)

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
小说以196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四清”运动背景下,讲述了伊犁地区跃进公社爱国大队发生的一件粮食盗窃案,进而暴露出农村的阶级斗争以及“苏联修正主义代理人”煽动裹挟数万边民外逃等政治斗争的叙述,但却格外地突兀、不自然和空洞、虚假,充满了生编硬造的痕迹,很难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No.41生命册
李佩甫(著)

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
《生命册》以两个中原大地之子吴志鹏和骆国栋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其中穿插出现许多具有生命力的草根人物:梁五方、虫嫂、吴春才,他们是各具异秉、遭逢酷烈的草野“畸人”。作家各以专章,完整地写出了他们的生活命运史和性格发展史。在这些人物的绘状、捏塑上,最能显现出作家写实求真的艺术功力。
作家对人的发现,对人的透视与剖析,是深层次的,是精细和透彻的。他从平原文化的“根”上去写,写出人的灵魂的本色。
No.42繁花
金宇澄(著)

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和最好的城市小说之一。
小说《繁花》表现的主题是宏观大历史下小人物随波逐流的命运无常的无奈,如张爱玲、王安忆等海派作家那样,在作品中呈现的,是无论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却永远都不会改变的恒定的、琐碎的、精细的、世俗的市民传统,并在这种琐碎和精细中展现最真实的生活本相。
《繁花》用自己腔调和言说印记来发现并肯定日常经验和平凡物事“诗意”和“史意”,文中对于上海日常生活的描写存在着内在的连续与变化,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表现了作者金宇澄对上海精神及对上海生活的理解的变化过程。上海精神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一个丰富的、充满着内部紧张的、动态的过程。正是在这个动态的、不同阶层共同参与的、互动的过程中才构成了历史中真实的上海。
No.43黄雀记
苏童(著)

这幅用诗意的笔触撰写的20世纪80年代世态众生相的杜会报告,值得驻足。
小说讲述了由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引发的命运纠结史。香椿树街鼎鼎有名的纨绔子弟柳生强奸了一名少女,却让普通少年保润替其坐牢。最终,保润杀了柳生。《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
《黄雀记》作为一部立足于现实却又不完全写实的作品,本身具有的寓言色彩和深厚内涵是值得称道的,苏童把转型期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移植到了他的香椿树街上,打上了突出的个人风格烙印,这与其采用的精彩的叙事策略是分不开的,通过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意蕴深厚的意象选取以及余韵悠长的空白点设置,作者把现实的生活画面再加工,为读者呈现出更为丰厚的美感。



这43本书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而“茅盾文学奖”是,
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
你读过几本?
—THE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