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的8月15日,
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
无条件投降
72年后,
日本军国主义并未死心
像这种让孩子宣誓“保卫钓鱼岛”的事,也只有日本干的出来,
在人们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
日本仍在怀念帝国时代
而在投降纪念日,
很多人又想起了中国的一位奇人

宋育仁


(宋晚年画像,因笃信道教,所以头挽发髻)
他是中国晚清国力最弱时,
唯一一个策划借助澳洲士兵袭击日本,
并努力付诸实施的人
被称为最有行动力的愤青
1894年,宋育仁被当时的清政府派驻欧洲,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的二等参赞。
恰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时任公使龚照瑗回国述职,
宋育仁暂时代其职务。
他身在英伦却牵挂国内战事
此前,他曾上书清廷,
指出“倭兵少财乏,持久足以困之。”
说白了,跟日本打持久战,对方必定拖不起。
然清廷没有重视。
之后中日爆发甲午海战
获悉中国军队屡遭败绩后,宋育仁坐不住了,总不能这样坐以待毙。
毕竟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于是,宋育仁开始琢磨,咱国力虽不及日本,但倭寇久居弹丸之地,狂妄自大,向来看不起我华夏,怀有自大心,必然放松警惕。
兵贵在神速,如果我们能迅速组建一支军队万里奔袭,
突然袭击长崎、东京等地,
事可成矣!

于是,他开始筹备这个突然萌发的军事奇想:
奇袭日本!
宋育仁和使馆参议杨宜治、翻译王丰镐三人秘密制定了计划,
购买五艘英国兵舰,十艘鱼雷快艇,再招募两千名澳大利亚水兵,组成一支足以一战的舰队,出发后假称是保护澳大利亚商队的舰只,从菲律宾北上,奇袭日本长崎和东京。
但其中有很多关节需要打通,更需要筹备军费,
宋育仁邀请了英国候补议员安杰华特参与筹划,安杰华特开动脑筋,帮宋想了个办法:
他可帮忙打通澳大利亚关节
此时澳大利亚还是英国的属国,有不少英国商人在澳大利亚经商,还组织了一个商会。

中日战争爆发后,亚洲各国无不惶恐。
澳大利亚离东南亚很近,商贸往来频繁,商会成员们担心会无辜被战火牵连,一直要求成立自己的护航舰队,以达到保护商船的目的。
安杰华特告诉宋育仁,他愿意利用自己在议会的影响力推动此事,
通过澳洲商会的名义暗中为宋育仁购买船只
明面上悬挂英国国旗,这就可以规避相关的战争禁售条例。

对宋育仁而言,澳大利亚的出现简直是天作之合!
它的地理位置让绕道菲律宾直攻长崎的计划能顺利进行,其英国属国的身份又能避免麻烦的禁售条例。
更巧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琅威理当时正在澳洲,他曾担任前北洋水师总教习副提督。
琅威理
1882年秋,经李鸿章邀请,琅威理赴大清国,担任副提督衔水师总监督(俗称总查),负责北洋海军的组织操练、演习和教育,月薪600两白银。
1884年8月,中法战争爆发。英国宣布中立,因英国法律规定英国军官不准为交战国服务,同年11月,琅威理辞职回国。
但他却在北洋水师中有良好口碑,完全配得上宋育仁的要求,他可以帮助在澳大利亚招募士兵开展训练,等到船只弹药齐备,再一举北上。
琅威理与北洋水师
为了说服琅威理参与这一计划,宋育仁专程从英国派人前往澳洲,面告琅威理本次行动背后的真正目的。
获悉内情后,琅威理欣然接受,表示要为中国政府“立一功”
人员皆备,剩下就是筹措资金了。
一开始没有人借款给宋育仁,宋育仁谎称自己有“朝廷密令”,且因为本身就是朝廷的派员,取得多人信任。
此后他又经过美国退役海军少将夹甫士的牵线,联络了英国康敌克特银行经理格林密尔,最终银行同意贷款。
购买十艘军舰+两艘运输船+弹药补充+2000澳大利亚士兵
最终需要募集两百万英镑!
1894年的200万英镑跟如今的不同,
宋育仁曾在他自己著的《采风记》中记载,
当时伦敦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
月收入约8英镑
,如今伦敦人均月收入3000英镑,提升了将近400倍。

100多年前的宋育仁一借就是200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7个多亿英镑,一旦朝廷翻脸不认,宋育仁性命难保。
此外,除了200万英镑的购买费用,另外多贷了100万的战时备款。
事已至此,为了国家,再艰难也得继续下去,宋育仁一咬牙,借!
1985年底,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大清几乎丧失了海上全部力量,即时当时宋育仁突击长崎的计划成功,也没有舰队可以配合反击了。
不过宋育仁没有放弃,他继续加紧准备工作。
同时他也与朝廷中的一些主战派紧密沟通,如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等人,以取得这些封疆大吏的支持。
最终,船只弹药交接完毕,募兵计划也很顺利,正当舰队准备打着澳洲商会旗号出发时,

事情发生了变化……
此时回国述职的使馆公使龚照瑗返回伦敦。
很快,他就知道了所有的计划。
龚照瑗惊的目瞪口呆,他想不到他不在英国的这段时间,这个副手在伦敦借了他一辈子也还不清的外债。
他想不到这个副手用一己之力组织了一支舰队招募了一批澳大利亚士兵,打算跨过大洲、大洋,去突袭万里之外的日本,简直是天方夜谭!
龚照瑗心里对眼前这个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作为朝廷的公使,他更担心顶戴花翎不保事小,老佛爷不高兴杀头事大啊!
于是,他将一应情况全部报告给了朝廷。
早已被甲午战争日本吓破胆的慈禧老佛爷,又被这个惊天计划吓出一身冷汗。
一向慢悠悠的清政府这次反应很迅速,立刻下达了命令:
终止宋育仁相关行为!
废除参赞职位!
即刻回国!
就这样,这个前期筹划很久、涉及美、英、澳、中四国多人参与的奇袭计划,最终因为清廷的担心和恐惧而胎死腹中。
壮志未酬的宋育仁只能收拾行囊,踏上归国航船。
归国途中,心潮难平的宋育仁提笔写下了《借筹记》一书,详述了此次谋划行动。
或许,这只是宋育仁为了面临即将到来的质询或审讯的辩护词。或许,他写下来是对壮志未酬的抒发。
总之,令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是,
《借筹记》这本书令他在京城名声大噪!
无数人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感慨:堂堂一个天朝上国,输了战争,签《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还把台湾出让给倭寇。
反观,朝廷的一介书生宋育仁,在海外默默运筹,做出惊天动地之事,事虽未成,报国壮心世人钦佩!
但很多人也担心,朝廷可能会降罪下来,宋育仁前途未卜。
不过,因为宋育仁的名气很大,当时牵涉面广,甚至有英国的议员、银行家、商会领袖,海军军官等,万一问责宋,可能会惹恼英国人。

加之朝廷已经跟日本人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方的情绪尚可。因此,朝廷也不想将事情闹大,也没有特意查办宋育仁,最终打发至翰林院去做了闲职。
因为宋育仁是四川人,1896年,宋受命返回四川办理商务、矿务,在重庆设商务局,大力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897年,他在重庆主持创办了四川第一份新闻报纸《渝报》,成为四川现代报业的先驱。
而今重庆三峡博物馆中及重庆历史名人馆中,宋育仁皆被列为影响重庆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文化名人。

后宋育仁逐渐退出政治舞台,晚年隐居成都东南郊东山草堂,不问世事,成为成都颇有名望的“五老七贤”之一。
后来献身“戊戌变法”的友人刘光第赠诗道:“四海文章稀日下,六官经纬落天西。苍茫家国无穷意,挥手春流散马蹄。”
 宋育仁逝世于1931年12月5日,葬于“东山草堂”对面竹林之中。
此前他自印《借筹记》若干,临终时嘱托将此书赠前来吊唁之人。
他去世那年,“9.18”事变爆发,日本完全暴露了侵华野心。
宋育仁不能不忆起当年在英国之未竟事业,定然是感概万端,欲说还休,只能赠书以激励后人了。
……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给予他很大地肯定,
《剑桥中国晚清史》提到清末中国维新思想家时,将宋育仁排在了首位。
左:宋育仁“题赠烟雨楼”对联:  
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落款“问琴阁主”:《问琴阁丛书》是宋育仁的著作汇编,所以他自称“问琴阁主”。
 右:宋育仁为青城山天师洞正殿题写的对联,至今保存完好。
历史自会评判!
一个大清驻英国公使参赞,以自身为抵押,欠了一辈子也还不清的债务,购置一支舰队,试图远洋奔袭,挑战当时强国日本,为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的中国翻盘!
这是个魔幻现实主义传奇,
从军事上看,只靠后来筹备的5艘兵舰和10艘鱼雷艇,装载着2000名外国雇佣兵,进攻长崎和东京,基本是飞蛾扑火。
但在那个积贫交弱的年代,和一个腐朽不堪的朝廷治下,哪怕对着日本本土只开一炮、放一枪,也足以让日本人惊魂,长中国人士气!
放在今天,很多人即使有报国心,也难有这个魄力!
一介文士,却能出此惊天奇谋,一百多年后读到这段往事,仍觉心潮澎湃……

素材来源:《宋育仁:隐秘的传奇》、《宋育仁思想评传》、为之60的博客
撰写:小亚

 回复以下关键词收看更多实用信息 
移民 | 商业移民 | 签证 | 入境 | 入籍 | 生活 | 工作 | 悉尼 | 墨尔本 | 布里斯本 | 大堡礁 | 堪培拉 | 北领地 | 南澳 | 西澳 | 神奇动物 | 潜水 | 浪漫 | 游轮 | 国家公园 | 高尔夫 | 入境卡 | 驾照 | 交通 | 交规 | 雅思 |大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