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广西女孩在美国体操世锦赛上夺得女子全能冠军,一战成名。这条新闻也在国内迅速传播,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跨种族”收养意味着什么?被美国家庭收养后,他们是否就有了更好人生?”
被收养者在成长过程中常会面临各种障碍,而“跨种族”被收养者更是需要经历一段特殊的时期,因为他们成长于两个世界之间,即使站在一方立场,也会受到另一方的影响而犹豫不决。今天,留学每日谈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故事。
29岁的Corey O’Connell 在新泽西的汤姆斯河镇长大,目前在纽约布鲁克林工作,是一家非营利组织的数据库研究院,拥有硕士学位。Corey的家乡在韩国釜山,一出生就被安置在了寄养家庭,直到四岁时被美国家庭收养。Corey的父母都是白人,已经退休的教育工作者。父亲是她家所在学区的教学主管,妈妈是深受每个学生喜欢的数学和科学老师。
(Corey在韩国唯一的一张照片)
Q1
你的父母什么时候开始和你讨论被收养的事实?
我从来没有被拒绝过谈论被收养的经历,因为我还有一个同样是被收养的妹妹。所以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就不得不与社会工作者和收养机构的负责人见面,讲述我在收养家庭的情况。
每年,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庆祝我与妹妹落地美国机场的日子,这也成为了我们的“特殊生日”,看得比自己的真正生日还要重要。当我开始学会写字之后,我的父母就会和我一起坐下来,帮我记录我的收养故事:他们为何想要一个孩子,如何准备了我的卧室,以及所有亲戚朋友去机场接我时的点点滴滴。我们每年都会在“特别生日”里一起阅读这本故事集。所以我从小就被教导去接受这个事实。
Q2
你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种族问题?
我记得上幼儿园时,在休息室里玩Power Rangers或者Captain Planet。其他的孩子总是告诉我,我“必须”成为Trini或者Gi,因为他们是亚洲人,而我长得和他们一样。万圣节的时候,我想要装扮成“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儿公主,因为我像她一样爱看书。但每个人都告诉我,我应该是茉莉公主,因为她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我从来没有明白为什么我必须喜欢一个角色因为我看起来像他们。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我的爱尔兰名字和我的种族之间有很大差距,是在我九年级时完成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线课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西方的名字和亚洲的姓氏,比如“Joyce Chang”或者“Michael Kim”。我才意识到,如果他们只在材料上看到我的名字,他们只会注意到一个白人男孩,而不是一个亚洲女孩。
Q3
你如何看待“白人属性” (whiteness)?
我对“白人属性”有很多复杂的感受。在文化上,我不是亚洲人。我在白人父母身边长大,和一群白人朋友一起生活、工作在白人城市。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常常意识到,别人对待我的态度就像我是一个有色人种,因为我的确是。所以我仍然会被定义,被贴标签,受到白人和非白人带来的冲击,甚至是骚扰。我经常感到内疚,因为相比于其他亚裔和其他有色人种,我是一个来自白人中产阶级家庭的亚裔,有着他们享受不到的特权。也正是如此,我没有资格站在有色人种的立场上声称自己受到了任何来自“种族问题”的压迫。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持续挣扎的过程:我的身份和认知是由我生长的白人文化和家庭塑造的,但同样的文化却常常对我和那些长得和我一样的人造成伤害。所以我努力反省自己的特权,教育自己不要无视别人的困难。
Q4
你有没有觉得有必要加强与亚洲方面的联系/了解?
我是通过Holt Agency被收养的,机构内设有一个像我们这个家庭一样的支持小组,由亚裔儿童和非亚裔父母构成。小时候的我会对亚洲文化有点兴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小小的兴趣也完全消散了。周围其他朋友会对学习韩语或中文很感兴趣,常会去了解他们出生国家的文化。但是我越想越觉得自己出生的地方不应该定义我的选择,我不想因为我出生在韩国就对韩国感兴趣,因为现在的我与那个国家或文化没有任何关系,我也不认为我的不感兴趣有对错之分。 
Q5
对于那些认为跨种族收养是错误的人,你有什么看法?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认为养父母需要知道收养的意义,以及他们将会获得什么。他们需要了解,特别是收养另一个国家及种族的孩子时,被收养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很多情绪上的问题和痛苦。很多被收养的孩子遭遇二次弃养,都是因为养父母事先不了解情况。此外,我认为白人父母特别需要了解的是,他们的孩子将会经历一些他们无法完全理解的种族问题,他们的孩子也必须有机会接触更多样性的同龄人和成年人,来帮助他们建立世界观和人生观,养父母至少应该为此做好准备。
Q6
你想让人们知道作为一位跨种族收养者的一件事是什么?
当人们问我来自哪里时,我会告诉他们纽约或新泽西州。但如果他们继续追问“那,你是什么国籍”,我通常会说“美国人”。我出生在另一个国家的事实并不能影响我成为美国人。虽然这听起来很古怪,但我的心和生命在这里,这就是重要的。
接下来,留学每日谈就为大家分享第二个跨种族收养的故事。
来自弗吉尼亚州27岁的Kristin Lauritsch,目前是一名Peace Corps的志愿者,驻扎在南非。Kristin生于韩国全罗北道,5个月大的时候就被一个纽约家庭收养。四岁那年,一家人搬到了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外的郊区。在美国内战期间,里士满是当时美国南方联盟的首都。所以本地人的心态比较守旧,地区的种族和文化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限制。
(KRISTIN L.和她的家人)
Q1
你的父母什么时候开始和你讨论被收养的事实?
我曾经和一位男士有过一段很精彩的对话,他和他的伴侣收养了一个儿子。我们正在讨论性别,他说他从未“发现”他是同性恋,他只是一直都知道。后来他问我“你什么时候知道你被收养的?“这个问题突然点醒了我,因为我好像也一直知道这一点。我和妈妈分享了这次对话,她告诉我说,在我开始上幼儿园之前,她和父亲已经开始帮助我接受这一事实了,只是我对那时没有记忆。  
Q2
你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种族问题?
不幸的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对种族没有什么概念,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成为亚裔或其他少数族裔意味着什么。尽管我在年轻的时候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我并不能免疫种族的影响。因为生活在美国就不可能不考虑种族,包括现在生活的南非,一个仍然在治愈种族隔离遗留问题的国家,也会引发我在种族,身份和特权方面的反思。
Q3
你如何看待“白人属性” (whiteness)?
“白人属性”是让我一直在挣扎的事情,因为在文化上我是白色的,却又会受到自己的内化压迫,在两种文化间不知道如何前行。我个人很大一部分会受白人属性”影响,但即使我与亚洲文化并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却依然充满好奇。
Q4
你有没有觉得有必要加强与亚洲方面的联系/了解?
我对韩国文化很感兴趣,但同样我也对其他文化感兴趣。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它并不源自天生。长大后,我的父母想要把我和我的“亚洲属性”联系起来,但是我并不感兴趣。我最近听说,到15个月时,孩子们已经开始可以识别种族差异了。所以当年轻时候的我决定要和周围的人同化,就意味着我的“亚洲属性”已经不在了。
最近我一直在考虑去韩国旅游。人们之前也问过我是否有兴趣回国,我的回答总是“没想法”。然而,在某些时候我不得不自我反省:为什么我对旅行和体验异国文化有很强烈的兴趣,但却从来不想去我出生的地方。其实它引出了很多问题,其中的许多问题我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
Q5
对于那些认为跨种族收养是错误的人,你有什么看法?
我非常欣赏跨种族收养给予我的经历,我也很荣幸能有机会进入一个充满了爱的家庭,我知道并非每个弃婴都能有如此的幸运。
被收养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种族很有必要,养父母也应该意识到他们和孩子将面临的挑战。若被收养人和其父母的种族和身份存在很大差异,可以逐步采取方法来建立这种意识。但归根到底,在我看来,让一个孩子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比克服跨种族收养带来的挑战重要得多。
Q6
跨种族收养给你上了怎样的一课?
成为“另一类人”是一段难以描述的经历,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但是跨种族收养培养了我的同理心,让我对不同观点都能报以真诚的态度。
Q7
你想让人们知道作为一位跨种族收养者的一件事是什么?
你知道有一句格言叫“你不能用封面来判断一本书” 吗? 不要对人们的能力,家庭和背景做出假设,且这一点适用于所有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大脑的惯性动作就是做假设。考虑到大脑处理过各类社交媒体中数以百万计的图像,文字,我们对应该如何说话,如何穿衣,或者如何行动都有了特定的处理方法。所以我们要挑战自我,不要轻易定义别人,真的花些时间去认识好了解他们。
留学每日谈,是属于续航教育旗下的子频道。我们会不断升级改版,为大家带来全宇宙最走心的留学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哦!
来都来了,再看看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