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录了一个时代,也是一个时代的化身
他看遍世间重重
选择做滚滚红尘中的一道清流
由他经手的报刊,都成了业内标杆
现如今他跳出传统
自我回归,风生水起
他是保守的,却也是潇洒的
他是单纯的,却也是睿智的
他是著名人文财经观察家
“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秦朔
47岁清零出发,单枪匹马勇闯江湖。从管理者到内容生产者,内心是否有落差?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创业到底是否靠谱?
本期【精英说】带你了解最真实的秦朔和他“朋友圈”的故事。
精英说(出品)

时长:06’58’’  星级:5.0
-1-
“28岁担任总编,47岁清零从头开始”
秦朔接受精英说专访
这是一个会刮起各种风的时代

一阵风来,一批人站上高台
一阵风去,一批人跌下神坛
正如《双城记》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如今的这代人来说,人生的选择多了,成功的方式多了,却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越来越找不准人生的位置。
年轻时的秦朔
秦朔,传统媒体时代的大神级人物。自1990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南风窗》杂志社工作。
1997年,28岁的他挑起了总编的大梁,将《南风窗》从一份社会性综合性刊物,一步一步做成了如今中国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政经杂志。
南风窗的定位是做一本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
风头正盛之时,他却离开了《南风窗》来到上海,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份市场化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并在之后陆续担任《第一财经日报》总编、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副总裁、上海文广集团副总编辑兼第一财经总编。
不论是日报还是南风窗,都从责任出发
由此也可窥见秦朔对媒体的理解
秦朔无疑是成功的,他用25年时间积累起的阅历是无数媒体人的追求。但也许大家都没有想到,他会在47岁时,放弃沉淀了半生的光环,选择从零开始,走一条最难的路。
2015年6月初,因为同学吴晓波的《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的文章,秦朔从第一财经辞职成为了一个大新闻。在文章中,吴晓波细数了满怀理想主义的这帮新闻人,在大时代变革中经历的成长变化:
这帮曾经将热血与激情献身于时代与行业的‘财经媒体记者’,“这帮商业文明时代的最后的底线,这个行业是亏待他们的……去年的那一次清算,打掉了财经媒体人的最后一点尊严……”
秦朔本人只发过一条微博,6月7日,他在微博中证实自己未来会“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商业文明研究,推动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并进行自媒体的新尝试”
,此外,他没有接受过任何采访,也没有发出任何公开信。

利用休息的时间,他撰写了长达一万多字长文《新时期中国财经媒体的回顾与启示》,系统的回顾了中国财经媒体30年的变迁。
100天过去了,9月23日,秦朔突然发了一条微博:“【秦朔朋友圈将于10月16日上线】……我的自媒体品牌叫秦朔朋友圈Chin@ Moments,微信公号会在10月16日上线,陆续会有视频音频等产品。创业的感觉,真好!
-2-
“创业对我而言,更像是另一种创作”
二十多年前的仲夏夜,六十个同学将星散天涯时,吴晓波编了一出四幕话剧‘光阴的故事’,“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当了四年学习委员的秦朔做了临别感言,他说:“我要在三十岁前,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二十多年后,他逐渐褪去管理者的光芒找回初心,在“秦朔的朋友圈”中安放下这张书桌。
秦朔朋友圈的近期内容
“其实就是在移动端,复活了我以前在若干个领域积累的资源和能力。”秦朔总结道,只不过自己是从原来的管理者角色,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原始内容生产者了。
而在他眼里,相比于大型组织中的职务,能够回归最初的文字创作、写出传之后世的作品更具有诱惑力。

“秦朔朋友圈”定位移动互联网媒体和社群服务品牌,聚焦于经济、金融投资和商业领域,理念是“记录中国时刻,推动商业文明”,它依托公众号平台,推送图文及视频信息,分享秦朔对当今时事的看法。
在公众号推送的首篇文章《用希望连接生命与生命》里,秦朔写道:我祈愿在这个新平台上延续自己的精神生命力,更希望尽最大努力让各种朋友连接起来,通过连接创新价值,让知识流动,让信心流动,帮助沮丧的开朗,帮助封闭的开放,让美好的更美好,让坚强的更坚强。
他将自己的这次创业比喻成一种“创作”,而回归创造状态本身,正是自己愿意坚持的一种生活态度。“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 他坦言,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的意义上,写作都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创业其实并不高人一等,而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在每一个行业里面,只要你有创新的想法,并不断提升服务的价值,都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
-3-
“什么是创业者成功的要素?”
位于上海祖冲之路上的秦朔朋友圈
从幕后走向台前,从集体表现走向个人表达。透过精英说的镜头,秦朔跟我们分享了他在这段创业经历中的切身体会,也为年轻人创业给出了具体建议。
“ 
       新媒体并不可怕。创业并不意味着对过去的推倒,它更像是对你之前的积累进行重塑。
                                                ”
秦朔说:“输并不可怕,怕才是真正可怕的。创业并非推倒过去,而是对过去积累的重塑。“它就像是把曾经的经历与自身的能力,放进了自己的盒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调配,找到一种自己喜欢并也比较擅长的生活方式。”
从传统媒体转型到新媒体,秦朔坦言两者在渠道分发、传播到达率及反馈速度上都有很大不同。他认为,虽然需要在内容风格上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调整,但新媒体的出现不是颠覆传统媒体,反而让传播如虎添翼。
“过去的传播只能通过报纸、杂志等等,传播到达率是有限的。今天在微信,以及其他的分发平台上,到达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喜欢你的人会很快地扩大、聚焦。
       创业意味着要自己依靠和承担风险的不确定性,作为你未来获得某种成就的代价。创业并不适合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不愿意试错的人。
” 
秦朔认为,创业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承受和消化的能力”,因为创业的本质“是你变成了一个自我雇佣者”,要自己承担风险的不确定性,来作为未来获得某种成就的代价。
创业者需要明白的是,创业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这是创业者自己选的路。如果有一天那个让你迸发出创业梦想的自驱力消失了,那么创业也就随时可能戛然而止。
秦朔还强调,对于想要创业的年轻人而言,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向市场学习。而比这个还要重要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心理准备,比如自我调节的能力。
内容创业者想要成功,不要一碗水端平,而是要建立个人标识。
秦朔建议,对于创业者,特别是内容创业者来说,“建立自己的个人标识”非常重要。
“比起一味满足所有客群的需求和口味,不如创立其创业者自己的独特风格来得实际有效。一个人不可能去适应所有人群的阅读偏好,只能发挥所长,建立起独特的风格。”秦朔也自嘲自己思想依旧传统,甚至原先给自己的新平台起名字时,不免故步自封,秦朔朋友圈这个名字也是经过好几轮才最终敲定。
亦是因为秦朔这份所谓的“传统”和坚守,让我们得以在这个信息娱乐化、碎片化的世界,读到有独立思考、有深入洞见的内容。这也许正是秦朔朋友圈的优势所在,也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秦朔的原因。
“越是外部的机会特别多的时候,越是要问自己:什么是你真正擅长的?什么是你真正喜欢的?什么是你自己热爱和有兴趣的?成功的方式的确有很多种,但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是最让人快乐的一种成功。”
与秦朔老师的面对面沟通让我们了解到,他作为一名媒体人及创业者对于人生的深刻体悟。那么,同样身为一名海归的秦朔,对年轻的海外留学生有何忠告?而作为一名父亲,他在家庭教育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下期【精英说】,秦朔将继续和你一起聊留学,聊教育。
更多精彩内容,
我们将在下周为大家奉上。
精英说和秦朔,一起在这里等你
特别鸣谢
场地提供:幸福9号摄影棚

在精英说,读懂美国万象,读懂风云变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