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016年,注定在科技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我们有幸第一次聆听到远古时空引力波的涟漪,被人类理性思维的深刻所震撼,也目睹一个叫阿尔法狗的计算机,成功挑战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结晶,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渺小。
2016年的中国科技,同样的波澜壮阔:从全球首个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上天、到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开眼,再到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这些划时代的伟大成就,人们惊艳其绽放时的灿烂,却很少看到其孕育的艰辛。
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知社学术圈联合微软学术、启迪厚德、中国硅酸盐学会、清华x-lab、界面新闻、新浪科技、网易科技,推出2016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评选,旨在展示中国一大批非常优秀的青年学者,宣传中国学术圈亮丽的科研成果,普及科学与科技人物,并激励广大的青年学者、学生前行。科技新锐颁奖典礼暨招待酒会,将于2017年1月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举办。

敬请投票,选出您心中的十大新锐。候选人与获奖者,都将获得知社专门定制的精美奖章。获奖者也将获得中国硅酸盐学会提供的奖金。我们也将举办后续活动,帮助获奖者及候选人对接各种资源和公众。
我们郑重申明:本活动完全透明、公益、免费,任何网络水军拉票行为,均与我们无关。候选人如受到任何水军骚扰,请与知社学术圈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采取反制措施,确保学术圈的一片净土。
候选人及其入选工作介绍

包小辉

研制百毫秒级高效量子存储器
入选工作:An efficient quantum light–matter interface with sub-second lifetime, Nature Photonics 10, 2016
doi: 10.1038/nphoton.2016.5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特任教授。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2010年获得德国海德堡物理与天文学系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Photonics发表论文,采用冷原子系综成功研制出百毫秒级高效量子存储器。

陈华伟

发现猪笼草口缘区液膜定向连续搬运现象
入选工作:Continuous directional water transport on the peristome surface of Nepenthes alata, Nature 532, 2016
doi: 10.1038/nature1718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学院,2005年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分析猪笼草口缘区表面微观结构上的液膜铺展过程,提出液膜定向连续搬运仿生机械表面/界面设计原理

段辉高

发明"电子束线描光刻"技术,为微纳光电器件研发定制提速百倍
入选工作:"Sketch and Peel" Lithography for High-Resolution Multiscale Patterning, Nano Letters 16, 2016
doi: 10.1021/acs.nanolett.6b00788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2010年在兰州大学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作为通讯作者,在Nano Letters发表论文,发明一种线描光刻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电子束直写的加工效率,显著降低高密度图形加工时的邻近效应。

范锡龙

作为LIGO团队成员,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入选工作:
Observation of Gravitaiton Waves from a Binary Black Hole Merger, PRL 116, 2016

doi: 10.1103/PhysRevLett.116.06110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物理学副教授。2012年获得意大利里雅思特大学博士。作为LIGO团队成员和共同作者,在PRL发表论文,向全世界宣布,人类真的探测到爱因斯坦100年前所预测的引力波。

付巧妹

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遗传图谱
入选工作:The genetic history of Ice Age Europe, Nature 534, 2016
doi: 10.1038/nature1799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DNA实验室主任。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揭示了该时段欧亚地区完整的人口动态变化情况,绘制出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呈现史前人类演化的复杂性细节。
高进伟

通过分形设计优化透明电极,提升光伏转换功效
入选工作:Optimization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nanoscale-enabled plasmonic refraction for window electrodes in photovoltaics,Nature Communications 7, 2016
doi:10.1038/ncomms12825
华南师范大学先进光电子研究院教授。2010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至2010年在MIT从事访问研究。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采用仿生分形结构,设计优化透明电极。
郝景芳

科幻小说荣获世界科幻协会雨果奖
入选工作:《北京折叠》
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6-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毕业。8月21日,在美国举行的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上,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奖。创办童行书院,从事“面对面公益”。

江颖

首次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入选工作:Nuclear quantum effects of hydrogen bonds probed by tip-enhanced inelastic electron tunneling, Science 352, 2016
doi: 10.1126/science.aaf2042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研究员。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学士。2008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在国际上率先测定了氢键的量子成分,揭示了水的核量子效应。

李红菊

发现植物雌雄识别分子机制,助力杂交育种
入选工作:A receptor heteromer mediates the male perception of female attractants in plants, Nature 531, 2016
doi: 10.1038/nature16975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获得2016年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首次分离到了花粉管识别雌性吸引信号的受体蛋白复合体,揭示了信号识别和激活的分子机制。

李平平

发现2型糖尿病的新发病机制及药靶
入选工作:Hematopoietic-Derived Galectin-3 Causes Cellular and Systemic Insulin Resistance, Cell 167, 2016
doi: 10.1016/j.cell.2016.10.02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教授。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2016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在Cell发表文章,发现2型糖尿病的新发病机制及药靶。

李群仰

揭示二维材料摩擦演化之谜
入选工作:The evolving quality of frictional contact with graphene, Nature 539, 2016
doi: 10.1038/nature20135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副研究员。200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学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工程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千人计划。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揭示界面摩擦对于二维材料存在独特的机理。
李伟

发展异源二倍体胚胎干细胞,能有效鉴别物种间表型差异调控基因
入选工作: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use-Rat Allodi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Cell 164, 2016

doi: 10.1016/j.cell.2015.11.03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细胞周期调控研究组组长。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发表论文,成功构建小鼠-大鼠种间杂交异源二倍体ESCs (AdESCs),证实其为研究X染色体失活调控机制和鉴别逃避X染色体失活的基因。

林金泰

揭示国际贸易相关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气溶胶污染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强迫的影响
入选工作:Global climate forcing of aerosol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ature Geoscience 9, 2016
doi: 10.1038/ngeo2798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2003年获得北京大学大气科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2008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大气科学博士学位。作为通讯作者,在Nat. Geosci. 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国际贸易相关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气溶胶污染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强迫的影响。

刘开辉

大幅提高单晶石墨烯生长速率提高
入选工作:Ultrafast growth of single-crystal graphene assisted by a continuous oxygen supply, Nature Nanotechnology 11, 2016
doi:10.1038/nnano.2016.13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2009年获得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人才项目。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 Nanotechnol.发表论文,利用连续供氧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上合成单晶石墨烯,将石墨烯生长速率提高到60μm s–1
刘丽红

研究常见中成药中汞的含量和生物有效性,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入选工作:
Estimation of bioaccessibility and potential human health risk of mercury i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39, 2016

doi: 10.1016/j.jes.2015.10.01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学位。作为第一作者,在JES发表论文, 研究常见中成药中汞的含量和生物有效性,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

刘明杰

受细胞膜启发,仿生构筑超疏水扩散膜水凝胶
入选工作:Superhydrophobic Diffusion Barriers for Hydrogels via Confined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8, 2016
doi: 10.1002/adma.20160156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05年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毕业,2010年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学位。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通讯作者,在Adv. Mater.发表论文,利用油水界面的限域反应,实现了水凝胶表面超疏水、网络内超亲水的特性。

刘若川

p进局部系统的刚性与黎曼希尔伯特对应
入选工作:Rigidity and a Riemann–Hilbert correspondence for p-adic local systems,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2016
doi: 10.1007/s00222-016-0671-7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教授。1999年至2004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MIT博士学位。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第一作者,在Invent. Math.发表论文,证明了p进局部系统的德拉姆刚性。

刘潇

研究比较同时和序贯两种竞赛机制的优劣
入选工作:Simultaneous Versus Sequential All-Pay Auctions: An Experimental Study, Experimental Economics, 2016
http://tracyxliu.com/static/files/sequential_incomplete_v25.pdf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2006年人民大学本科毕业,2012年获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信息学博士学位。作为通讯作者,在Experimental Economics发表论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比了同时竞赛与序贯竞赛中参赛者的表现,解释众包、面试、比赛等情境下的行为。

刘雄军

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入选工作:Realization of two-dimensional spin-orbit coupling fo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Science 354, 2016
doi: 10.1126/science.aaf6689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2002年南开大学本科毕业,2011年德州农工大学博士毕业,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从理论上提出并在实验上人工合成超冷原子的二维自旋轨道耦合,测定了由自旋轨道耦合导致的新奇拓扑物性。

刘颖

揭示细胞非自主性的线粒体UPR新机制
入选工作:Neuropeptide signals cell non-autonomous 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Cell Research 26, 2016
doi: 10.1038/cr.2016.118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2011 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通讯作者,在Cell Research发表论文,揭示了细胞非自主性的线粒体UPR新机制。

刘庄

发展Bi2Se3空心纳米颗粒,增强癌症化疗功效
入选工作:Perfluorocarbon-Loaded Hollow Bi2Se3Nanoparticles for Timely Supply of Oxygen under Near-Infrared Light to Enhance the Radiotherapy of Cancer, Advanced Materials 28, 2016
doi: 10.1002/adma.201504617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2004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作为通讯作者,在Adv. Mater.发表论文,发展Bi2Se3空心纳米颗粒,,利用双重效应增强癌症化疗功效。
鲁玺

揭示中国在风电发展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入选工作:Challenges Faced by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US in Developing Wind Power, Nature Energy 1, 2016
doi: 10.1038/nenergy.2016.6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11年获得哈佛大学John A. 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工程科学博士。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Energy发表论文,讨论中国风电发展面临的挑战。

罗凌飞

发现脑血管损伤修复新途径,颠覆巨噬细胞认知
入选工作:Macrophages Mediate the Repair of Brain Vascular Rupture through Direct Physical Adhesion and Mechanical Traction, Immunity 44, 2016
doi: 10.1016/j.immuni.2016.03.008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99年南京大学毕业,2004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Immunity发表论文,发现在斑马鱼脑血管的损伤修复中,巨噬细胞可以将损伤的脑血管两端重新牵引黏着在一起,进行修复。

马嘉璧

成功合成出具有类铂原子 (Pt) 反应活性的阴离子HNbN−
入选工作:Activation of Methane and Ethane as Mediated by the Triatomic Anion HNbN−: Electronic Structure Similarity with a Pt Atom, Angew Chem Int Ed 55, 2016
doi: 10.1002/anie.201511507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200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作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发表论文,成功合成出具有类铂原子反应活性的阴离子HNbN−。
马伟

开发新型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
入选工作:
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 processed from hydrocarbon solvents, Nature Energy 1, 2016 

doi: 10.1038/nenergy.2015.27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2005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获得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博士学位。作为共同作者,在Nature Energy发表论文,用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制备出了比使用卤素溶剂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创造了已有报道中世界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纪录 (11.7%)。
麻志浩

研究海森堡不确定关系获新进展
入选工作:Verifying Heisenberg’s error-disturbance relation using a single trapped ion, Science Advances 2, 2016
doi: 10.1126/sciadv.1600578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2006年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利用超冷离子实验平台验证了一个新型的海森堡不确定关系。
孟子杨

在相互作用导致绝缘体态的数值计算方面取得了进展
入选工作:Diagnosis of Interaction-driven Topological Phase via Exact Diagonalization, PRL 117, 2016
doi: 10.1103/PhysRevLett.117.066403
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2011年获得斯图加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PRL发表论文,提出针对弱耦合区域相互作用导致的拓扑物态的通用诊断方案等。
苗彬

拓展了艾斯伯格悖论的完全的模糊性,探讨了人们对局部模糊性的态度
入选工作:Partial Ambiguity, Econometrica, 2016
doi: 10.2139/ssrn.2225580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2013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经济学顶尖期刊Econometrica发表论文, 拓展了艾斯伯格悖论的完全的模糊性,探讨了人们对局部模糊性的态度。
牟方志

发展新型光控微纳米马达
入选工作:Light-steered isotropic semiconductor micromotors,Advanced Materials, 2016
doi: 10.1002/adma.201603374.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03年湖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2012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Adv. Mater.发表论文,发展出一种新型光控微纳米马达的设计方法。这将对未来微纳米货物运输,微区光刻以及微流体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聂祥丽

发展有效抑制图像数据的斑点噪声新方法
入选工作:A Nonlocal TV-Based Variational Method for PolSAR Data Speckle Reduc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5, 2016
doi: 10.1109/TIP.2016.2552402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教授。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在图像处理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期刊IEEE T Image Process上发表论文,针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的斑点噪声抑制提出一种基于非局部全变差的变分模型。

逄秀凤

发现有效治疗KRAS突变肿瘤的新策略
入选工作:Suppression of KRas-mutant cancer through the combined inhibition of KRAS with PLK1 and ROCK,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2016
doi: 10.1038/ncomms11363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09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发表论文,建立了基于小分子化合物的 “协同致死化学筛选”体系,开展规模性小分子化合物、临床药物及药物组合筛选。

宋灿立

观察到钾掺杂FeSe薄膜的超导特性
入选工作:Observation of Double-Dome Superconductivity in Potassium-Doped FeSe Thin Films, PRL 116, 2016
doi: 10.1103/PhysRevLett.116.157001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第一作者,在PRL发表论文,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谱系统地研究了钛酸锶SrTiO3(001)和石墨化SiC(0001)衬底上FeSe薄膜超导电性随碱金属钾表面掺杂的影响。

王迪

揭示胆酸调控炎症性疾病的新机制
入选工作:Bile Acids Control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c Disorder through Inhibition of NLRP3 Inflammasome, Immunity  45, 2016
doi: 10.1016/j.immuni.2016.09.008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系教授。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作为通讯作者,在Immunity发表论文介绍了胆酸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从而改善炎症性疾病的病理发展,揭示了通过磷酸化和泛素化协同调控NLRP3蛋白功能的分子机制。
王健君

在防冰表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入选工作:Tuning ice nucleation with counterions on polyelectrolyte brush surfaces,Science Advances 2, 2016
doi: 10.1126/sciadv.160034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新材料实验室研究员。2006年10月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发现离子特异性对过冷水成核变冰的作用。

王琴
首次解析植物蓝光受体原初光反应的分子机制
入选工作:Photoactivation and inactivation of Arabidopsis cryptochrome 2, Science 354, 2016
doi: 10.1126/science.aaf9030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林学中心副教授。2013年获得湖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首次解析了植物蓝光受体原初光反应的分子机制。

王守宇
发现多重手征双重带之间存在八级关联的证据,证实原子核中手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
入选工作:
Evidence for Octupole Correlations in Multiple Chiral Doublet Bands, PRL 116, 2016

doi: 10.1103/PhysRevLett.116.112501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授。2005年获吉林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PRL发表论文,研究Br-78的能级结构,发现了两对宇称相反的手征双重带和它们之间的电偶极跃迁,证实多重手征双重带之间存在八级关联。

武海斌
发现了离散标度率不变的费米量子气体新奇的动力学膨胀行为
入选工作:Observation of the Efimovian expansion in scale-invariant Fermi gases, Science 353, 2016
doi: 10.1126/science.aaf0666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2005年获山西大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美国阿肯色大学博士学位。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发现了离散标度率不变的费米量子气体新奇的动力学膨胀行为,揭示了强相互作用超冷费米原子气体所隐含的动力学对称性,验证了此量子体系所具有的时间反演不变的特性。

武慧春
用相对论微波理论解释球状闪电的形成机理
入选工作:Relativistic-microwave theory of ball lightning, Scientific Reports 6, 2016
doi: 10.1038/srep28263
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和物理系教授。2001年在山西大学物理学国家基地班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得光学博士学位。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用相对论微波理论解释球状闪电的形成机理。

吴晓旭
探究气候变化对人类传染病产生影响的科学依据
入选工作: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human adaptation,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86, 2016
doi: 10.1016/j.envint.2015.09.007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教授。2005年获陕西师范大学理学学士,2009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学士,2010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作为第一作者,在Environ. Int.发表论文,提出更好的知识和科学解释有助于在不同时空尺度下,改善气候变化对于相关传染病产生影响的预测能力,并能有效建立当地公共健康早期预警系统。

颉伟
揭示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图景
入选工作:Resetting Epigenetic Memory by Reprogramming of Histone Modifications in Mammals, Molecular Cell  63, 2016
doi: 10.1016/j.molcel.2016.08.032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08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通讯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Cell和Nature发表论文中组,首次报道了哺乳动物组蛋白修饰是否能从父代和母代分别遗传到子代,以及传递的模式,揭示了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图景。

华斌
在乙烯乙炔分离技术获重大进展
入选工作:Pore chemistry and size control in hybrid porous materials for acetylene capture from ethylene, Science 353, 2016
doi: 10.1126/science.aaf2458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学院教授。200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07年获得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采用杂化多孔材料分离乙炔和乙烯,可兼具高分离选择性与高吸附容量。

徐戎
构建新型纳米药物iNPG-pDox,突破体内多种生物屏障
入选工作:
An injectable nanoparticle generator enhances delivery of cancer therapeu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34, 2016.  

doi: 10.1038/nbt.3506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副教授。1994年考入同济医科大学,1999年本科毕业留校工作至今。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论文,创新性构建新型纳米药物iNPG-pDox,能突破体内多种生物屏障,高效靶向TNBC肺转移瘤。

杨越
发展壁流动转捩中的拉格朗日研究框架,研究槽道流转捩中材料表面的演化
入选工作:Evolution of material surfaces in the temporal transition in channel flow, J. Fluid Mech. 793,
2016 

doi: 10.1017/jfm.2016.152
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2004年获浙江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双学位,2011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专业博士。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荣获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作为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发表论文,发展壁流动转捩中的拉格朗日研究框架,研究槽道流转捩中材料表面的演化。

尹璋琦
首次提出活体微生物的量子态叠加,纠缠和隐形传态方案
入选工作:
Quantum superposition, entanglement, and state teleportation of a microorganism on an electromechanical oscillator, Science Bulletin 61, 2016

doi: 10.1007/s11434-015-0990-x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毕业,200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论文,提出把一个低温冷冻保存的微生物放在一个电机械振子上来实现活体微生物的量子态叠加,纠缠和隐形传态。

游经碧
使用SnO2增强平板型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抽取能力
入选工作:Enhanced electron extraction using SnO2 for high-efficiency planar-structure HC(NH2)2PbI3-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Nature Energy 2, 2016
doi: 10.1038/nenergy.2016.17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Energy发表论文,使用SnO2降低了钙钛矿层和电子传输层界面间的能垒,提高电荷传输和减少电荷在界面处的积累,增强了电子的抽取能力,从而消除了测试过程中伏安曲线的滞后效应。

喻文健
提出新型电容提取算法,解决了集成电路制造/设计的矛盾
入选工作:Utilizing Macromodels in Floating Random Walk Based Capacitance Extraction, INSPEC Accession Number: 15954968, Date 2016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1999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2003年获得清华博士学位。作为第一作者,获得第19届欧洲设计自动化与测试学术大会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DATE 2016)“最佳论文奖”,提出将马尔可夫链随机行走与悬浮随机行走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电容提取算法,解决了集成电路制造/设计公司既要对知识产权模块进行加密、又要准确提取互连电容参数的矛盾等问题。

喻学锋
制备基于黑磷的生物可降解光热转换材料,用于高效安全的肿瘤光热治疗
入选工作:Biodegradable black phosphorus-based nanospheres for in vivo photothermal cancer therapy,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2016.
doi: 10.1038/ncomms12967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8年获得武汉大学光学博士。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制备高分子聚合物(PLGA)包裹黑磷量子点(BPQDs)的核壳结构纳米球。

曾海波
成功制备高质量二维锑烯
入选工作:Few-layer Antimonene: Large Yield Synthesis, Exact Atomical Structure and Outstanding Optical Limit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6
doi: 10.1021/jacs.6b08698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2000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物理系,2006年获得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学位。获得2012年首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作为通讯作者,在JACS报道以超声辅助液相剥离法成功制备锑烯,成功制备出更高质量的二维锑烯薄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 证实了二维β-Sb的优良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同时也验证了多层锑烯的半金属特性。

张一慧
发展三维自组装介观结构的力学理论与实践
入选工作:A nonlinear mechanics model of bio-inspired hierarchical lattice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horseshoe microstructures, JMPS 90, 2016
doi: 10.1016/j.jmps.2016.02.012
清华大学力学系副教授。200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2011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曾荣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入选麻省理工学院TR35榜单。作为通讯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JMPS和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发展三维自组装介观结构的力学理论与实践。

张振雷
解决Fano流形上里奇曲率积分有界的凯莱-里奇流的正则性问题
入选工作:Regularity of Kähler–Ricci flows on Fano manifolds, Acta Mathematica 216, 2016
doi: 10.1007/s11511-016-0137-1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作为通讯作者,在Acta Mathematica发表论文,解决了Fano流形上里奇曲率积分有界的凯莱-里奇流的正则性问题,在低维情况证明了有近二十年历史的Hamilton-田刚猜想。

赵俊

首次观测到量子自旋液体中的分数化激发
入选工作:
Evidence for a spinon Fermi surface in a triangular lattice quantum spin liquid candidate, Nature, 2016

doi: 10.1038/nature20614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200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2010年获美国田纳西大学博士学位,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利用中子散射技术在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YbMgGaO4中首次观测到了分数化自旋激发——完整的自旋子激发谱,这一结果为该体系中量子自旋液体态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赵骞

研发新型形状记忆塑料,实现了复杂可变形折纸结构
入选工作:
Shape Memory Polymer Network with Thermally Distinct Elasticity and Plasticity, Science Advances 2, (2016). 

doi: 10.1126/sciadv.1501297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2004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2009年获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研发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塑料,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复杂可变形“折纸”。

赵清

开发新型高效可自我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入选工作:
A polymer scaffold for self-healing perovskite solar cel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2016. 

doi: 10.1038/ncomms10228
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06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设计一种钙钛矿电池的新结构,使钙钛矿材料成膜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和重复性得到显著提高,最高效率可达16%。

钟良枢

实现高选择性合成气直接制备烯烃
入选工作:Cobalt carbide nanoprisms for direct production of lower olefins from syngas, Nature 538, 2016
doi: 10.1038/nature1978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通过采用全新催化剂活性位结构——钴锰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高选择性合成气直接制备烯烃。
周强
揭示人源胆固醇转运蛋白结构
入选工作: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Niemann-Pick C1 (NPC1)-mediated cholesterol transfer and Ebola infection, Cell 165, 2016
doi: 10.1016/j.cell.2016.05.022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发表论文,首次报道了人源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的4.4埃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并通过大量生化分析探讨了NPC1和NPC2介导细胞内胆固醇转运的分子机制。

周树云
在外尔半金属和范德华异质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入选工作:Gaps induced by inversion symmetry breaking and second-generation Dirac cones in graphene/hexagonal boron nitride, Nature Physics 12, 2016
doi: 10.1038/nphys3856
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02年清华本科毕业,200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2012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曾荣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Physics同期发表两篇论文,报道在外尔半金属和范德华异质结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周建
微创治疗升主动脉夹层腔内技术获进展
入选工作:Outcomes of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scending Aortic Dissection in Patients Unsuitable for Direct Surgical Repai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68, 2016
doi: 10.1016/j.jacc.2016.08.031
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第二军医大学应激医学博士学位。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JACC发表论文,介绍了“升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疗效评估”研究成果。

周小元

通过Na掺杂大幅度提升SnSe晶体热电性能
入选工作:
Broad temperature plateau for high ZTs in heavily doped p-type SnSe single crystal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9, 2016 

doi: 10.1039/c5ee03366g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特聘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2008年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作为通讯作者,在Energ. Environ. Sci.发表论文,优化SnSe晶体赛贝克系数和电导率,大幅度提升其热电优值,功率因子提高一个数量级。

周泽

回答可以用多少种不同的笼子装一个鸡蛋
入选工作:
How many cages midscribe an egg,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203, 2016

doi: 10.1007/s00222-015-0602-z
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副教授。201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2015年获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基础数学博士学位。在Invent. Math.发表论文,回答可以用多少种不同的笼子装一个鸡蛋。运用微分拓扑横截性理论与Teichmuller理论结合的方法首次给出了新证明及所有解。  
朱嘉
开发最黑金属吸收体
入选工作:Self-assembly of highly efficient, broadband plasmonic absorbers for solar steam generation, Science Advances 2, 2016
doi: 10.1126/sciadv.1501227
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教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和博士学位。入选2016MIT技术评论TR35杰出青年创新人物。作为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论文,设计并制备了世界上最黑的超宽带、高效金属吸收体。
敬请投票,选出您心中的十大新锐。候选人与获奖者,都将获得知社专门定制的精美奖章。获奖者也将获得中国硅酸盐学会提供的奖金。我们也将举办后续活动,帮助获奖者及候选人对接各种资源和公众。
投票在微软学术、知社APP同步举行,敬请关注(点击阅读原文
指导与发起单位
战略合作
合作媒体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清华校友总会青年学术交流协会、中国材料研究会青年委员会、中国生物技术网以及欧美内参、战略前沿技术等微信公众平台。

联系: [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知社APP投票与互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