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不必经常点击广告,保持正常使用习惯就可以。
分享一本刚看完的书,全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沟通系统, 专门写给性格内向的人,我看完之本书之后,发现自己平时的沟通交流方式有太多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了。但另一个性格外向的朋友,看完这这本书跟我印象相反,觉得一般而已。
在沟通的时候,保持自己的个性,并把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来非常重要。要定期评估进展,根据情况进行反馈。
提升沟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别指望可以立刻见效,所有的技巧都需要反复练习和评估。
把书中整体流程大致介绍一下,在以后的文章中会把技巧再单独总结整理一下。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帮助。

正文

摘录:《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我们从哪里开始呢?

最好的起点就是当下的自己,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和脾气。

● 接受自己的独特性。

● 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和他人交流。
也就是说,要从自己的长处出发。沟通力的提升需要循序渐进,从审时度势到相互陪伴,从事先准备到仔细观察,然后是进展的评估,最终达到成功。

第一步:审时度势。

记得岳父在山上建小木屋的时候,他没有急于就地伐木,而是预先对建筑地点进行审度评估。他雇了专业人员测量土壤压实情况、排水系统及建筑地的条件。专业的数据加上一张梦想蓝图,就为工程最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和他人交谈也是如此。不要急于开口,对整体状况先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一步非常重要,却往往被忽视。仔细研究自己的性格脾气——也就是让你不同于他人的地方,然后评估一下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目标一定要现实。如果你是内向型人,却想要成为每个人追求的派对焦点,那就要重新审视你的目标了。如果你能够充分利用上帝赋予你的独特之处,你就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实现有效沟通,而不是亦步亦趋模仿他人。
最后花些时间听听内心的声音,将真实的和错误的感觉区分开来。分析使你不同于他人的“过滤器”,考虑一下塑造你思维方式的动态因素有哪些。

第二步:相互陪伴。

我曾经和一位比较内向的朋友讨论我们各自的车库里有多少工具。我们俩有一个相同点:需要这些工具的时候,我们都不想麻烦他人。因此,我们不会向他人借工具,而是将自己需要的工具买好,需要的时候自己动手。
对于一些小修小补这还奏效,可是,如果遇到大的问题又没有人可以求助的时候,就很困难了。每一次新的努力和尝试都会让我们充满积极性,可是,受挫时却没有人能为我们鼓劲儿。因此,通往有效沟通的道路上,有个人陪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找一位和你水平相当的人,彼此陪伴,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你们选择的活动应该具体而详细。不要直接说一句:“我们这周要尝试外向些”,而要“这一周要和三个不认识的人在30秒的时间内开启交谈。”预先计划时间,检验彼此的进步,给对方以鼓励,帮助对方正确看待各自的成功和挑战。

几年前,我的儿子和他的一位好朋友,决定一起努力,提高自己和异性交谈的水平。他们讨论了开启交谈的新方法,并绘制了计划图,每周要交谈几次等等。我儿子的那位朋友有个优势:他是一家小型商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因此,在播放飞行公告的时候,他会说:“如果哪位女士想要和飞行员喝杯咖啡,请在下飞机时将您的姓名和电话留下来,他就站在驾驶舱门旁。”

第三步:事先准备。

当探险者进入未知领域时,他们能否生存下来就完全取决于事先的准备了。因为不知道将要面临的是什么,他们只好研究地形地貌,整理工具,应对任何突发状况。准备得越充分,他们面对新的情况就越自信。
仔细考虑即将到来的会面,想一想你应该如何以真正在意对方、关心对方的态度与其交流?最可能的方式就是实事求是,想一下对方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会有哪些困难、忧虑和恐惧。一定要将其视为普通的个体,而非将要攻克的难题。
准备一些一般性问题。如果将要遇到的人很特殊,可以将问题稍作调整。在和对方见面之前将问题写下来,多看几遍。
想一下,如果下一次有人问你“近来可好”时,你应该怎么回答。不要总是“还不错”就了事,换为有时效性的回复,将当时你经历的某些事情提及,说不定交谈就会自然开启了。不要给对方施加太多的压力,要边等边看,判断对方是否愿意交流。
如果有必要,准备一份清单,写出自己比较了解、可以讨论的话题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在大家都会遇到的交谈空白时间里你就可以自信满满了。

第四步:学会观察。

只要有机会,就仔细观察对方。仔细听对方所说,观察其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注意他们的行为、言语以及和你交谈的具体方式。当你把对方的交谈风格和自己的交谈风格作比较时,你就知道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了。留意他们是如何应对棘手问题的,将他们所使用的方式和你打算使用的方式作比较。

这种方法在你感觉恐惧时尤为有用,尝试观察多数人都会忽视的细节:眼睛的颜色,他们说话时多久眨一次眼睛,或者任何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面部表情变化等。有意将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对方身上,这样,忙于观察就会冲淡紧张焦虑的情绪。
在你的电话旁放一个录音设备,下次通话时开启录音,将交谈中你所说的内容录制下来。稍后回放,这样你就知道你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了。对自己不要太严苛,其实,多数人都不喜欢听自己的声音。平时你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和录制下来的不同,那是声音发出后,身体骨骼共振造成的。通过录音回放你就可以判断自己的说话方式、语音语调以及词语使用了。

第五步:进展评估。

接下来,就要正式开始交谈之旅了。你可以参考以下建议,以便让交谈之旅顺利进展:
● 将你希望落实的事项写下来。一次尝试一个,感觉有自信了,再继续下一个。

● 如果有必要,就从小群体交谈开始。比如,第一天在购物市场对十个人微笑;第二天,可以在微笑的基础上加一句“你好”等招呼语;第三天,可以在第二天的基础上,向对方询问时间。如果一开始的几步简单、自然,你就会逐渐自信起来。

● 找到五位你想见面的人。仔细计划你和每一位接触的方式,并且详细思考和他们的交谈过程。每次交谈后要做记录,以便提醒你谈到的话题以及下一次可以探索的新话题。可能你会觉得这样的做法更多地把对方视为了任务而非个人。其实不然,因为你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努力在意对方而已。

● 与他人交谈时一定要显得外向、开朗。如果是在健身房,就把耳麦拿掉,如果在普通的公共场合,就不要躲在书后闷不作声。如果你这么做,就好比在身上贴上了“禁止接近”的标签。

● 如果有人主动和你交谈,那就好好利用这样的机会。要认识到,他们的主动恰恰让你不用再接受主动交谈的挑战了,也就是说,交谈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解决了。在感觉自如的环境中,你就可以和对方自由交谈,练习自己的交谈技巧了。

● 加入一个在某些方面和自己有共同点的小群体,和大家一起交谈。小型沙龙和慈善活动都是不错的方式,志愿者可以以此为平台,彼此交流。

● 通过熟悉的朋友接触陌生人。和朋友一起参加社交活动,在友好的氛围里比较容易接触新的朋友。

● 不管是什么社交场合,都尽可能地认识三个之前不认识的人,记住他们的名字,并在告别时使用对方的名字称呼对方。

● 如果你们聊得很不错,可以向对方要一下联系方式。几天之后寄送一份信件,表达一下交谈之后的愉悦感,简要提及你们谈过的话题,甚至可以附加一篇对方感兴趣的文章。这样非常有利于对方记住你,以便之后继续联络。

● 不要着急。现在的习惯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因此,在朝着有效沟通前进的道路上,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六步:评估和称赞。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一步的重要性。人们往往倾向于夸大失败,淡化成功,这对于进步时自我对话是不利的。一定要直面出现的问题,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要认识到一次不顺利的交谈并不能说明什么:这只是你朝着成功前进的一步而已。

有个人陪伴也能突显其重要性。相互庆祝对方获得的小胜利、剖析失误之后,你更容易充满动力继续前行。
交谈时睁大眼睛
我们常说最好的防卫就是进攻。因此,关注导致交谈不顺利(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避免)或让交谈顺利(这样我们就可以保持下去)的因素就很有必要了。
避免以下几点:
(1)不要忽视其他人的感受。我们总以为,如果我们不去理睬某个人的感受,或者将其化小,感受就会自然消失。实际上,事情会因此变得更糟糕。我们要仔细倾听,以此判断对方的感受,并提供帮助。如果足够真诚,彼此之间的信任就可以建立起来。

(2)如果某人很沮丧,不要咄咄逼人地去劝说。对方需要的是感同身受,而不是建议。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和对方推心置腹说说心里话,可是,对方却不断地提建议,试图解决问题。
在《面对灵车的深思》(The View from a Hearse)中,乔·贝里描述了他的三个儿子在不同时间去世的悲痛情境。他坐在医院的病床旁,看着已经停止呼吸的儿子,听着前来的人说着安慰的话,贝里说,这些人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但是,他什么都不想听,只想一个人静静地感受悲痛,一点点消化悲痛。最后,一个朋友走了过来,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坐在了他旁边。偶尔贝里会说点儿什么,这位朋友就简单地回应。后来,这位朋友准备起身离开,贝里真的不想让他走,因为他给予的正是贝里需要的。就像贝里写的那样:“对于一个经历痛苦的人,不要试图去‘证明’什么,拥抱、紧握对方的手或者一个亲吻就足够了:这些才是悲痛真正需要的,而不是逻辑推理。”
(3)如果他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才能“切中要点”的话,千万不要让自己走神。如果走神了,立刻让自己回到对方所说的内容上来,并集中注意力倾听。确保自己不要一直插话,补充对方言语中的暂停等空白。这样的话,他们会觉得你很贸然,似乎很急于从交谈中脱身。
(4)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我们和他人交谈的时间越长,就越能了解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内容。我们应该这么想:无论对方是谁,交谈中我们所听到的、所看到的都并非全部。最近我给一个公共组织的职员开研讨会授课。当天第一个走进会场的人跟我聊了很多,说到了他的工作,他觉得别人的行为和他想象的如何不同以及他在公司的种种经历等。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傲慢、独断,这并非我所期盼的。这样的人很容易把会场搞得一团糟。可是,慢慢地,我发现他并非真的傲慢和独断——他负责整个公司的安全问题,可是,就在研讨会的前一天晚上,有人就因为违反了安全程序而死亡。我一开始定义的“傲慢”其实是交谈中他表达安全问题时的激动情绪。三天的研讨会结束的时候,他对于公司职员细致的关怀和情感赢得了全体参会人员的尊重和信任。
(5)讲述个人经历时,一定要确保准确。因为你无法确定对方是否也身在其中,如果你的言辞夸张,对于细节描述不准确,他们就会产生质疑。
(6)如果和他人刚刚见面,千万不要发生争论。如果对方不认识你,彼此之间就不存在信任。没有信任,他们就没有理由花时间和精力听你陈述了。
(7)一定避免以下“交谈杀手”:

● 未经请求,给对方提建议(对方会将此视为傲慢)

● 纠正他人(比如,他人所说的细节、使用的语言表达以及所做的总结等)

● 显示出不感兴趣(如果没有兴趣,还有什么好谈的呢?)

● 道听途说(对方会认为你也会到他人那里说他们的是非)

● 在对方说到一半时,替他/她把句子说完整(这是他们的事,不需要你来做)

我们可以选择的做法:

(1)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前,先仔细倾听对方的观点,考虑对方的感受。
我们总是喜欢立刻表述自己的观点,告诉对方他们应该怎样。但是,如果在仔细倾听之前就给出回复,对方可能也不会采纳我们的观点。如果贸然给出对方不希望的建议,就等于在暗示对方他们无法独自应对。
(2)对新鲜话题保持足够的敏感。
彼此认识再久,你也很可能没有完全了解对方。迪克是我的好朋友,我们认识十多年了。上周他和妻子一起来我家,我们围坐在露天阳台,看到很多鸟儿攒动在屋檐下的鸟食器周围,这个时候,他开始描述那些鸟儿的种类、名称、特点,他说自己曾经花了好几年自学鸟类知识。可是,我们认识这么久,我对此真的一无所知。几乎每个人都有我们不知道的知识或经历。因此,在每次交谈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去挖掘。
(3)遵守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想一想交谈中对方做哪些事情会让你觉得无益,然后自己在交谈过程中要格外注意。
(4)假设交谈结束后你的另一半或朋友会让你重复交谈的内容,那你就要更加仔细地倾听,记住更多的信息了。
(5)确定自己真的想要倾听对方。
这一点千万不要弄虚作假。如果不感兴趣,你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会出卖你。就我个人而言,我会在交谈前花些时间提醒自己仔细倾听,这对我交谈中的注意力会有很大影响。我会告诉自己,交谈很

重要,我一定要认真去听。
(6)听他人说话的时候,记住之前讨论过的“过滤器”。
任何话语都被生活经历和思维模式过滤,所以,你所理解的,未必是对方真正想表述的。

结束交谈

交谈中你只需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因为你没有办法控制他人的回复,因此也不要让他人的回复影响你的观点。
你没有办法和每个人都完美地交谈,这就像买东西。当你走进食品杂货店时,你径直走向果蔬摊点,可能所有的水果和蔬菜都不错,但是,相比较而言,其中一些更为吸引你,你会看一看这个,摸一摸那个,但是,最终挑选的只是其中一些。选购其中一些并不代表你有任何问题,只是这些更符合你的需要而已。
当然,交谈中不存在“选购”,但是,我们总要和不同的人接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选择自己想要继续联络的人。
要从现实出发。一开始的时候放慢速度,控制自己的进程,享受每一步的前进。先在自己感觉安适的范围内交谈,然后再逐步拓展领域。时间长了,交谈的领域就会越来越广了。
交谈中你会感觉自信、安适,但是,不要想着把所有的压力感都去掉。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交谈才会真正进展顺利。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真正的随意交谈。任何有益的事情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但是,所有的努力都应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格格
100天行动 第5天,每晚运动半小时。 10点半前两件事。 每天坚持来自习室。 做的不错!坚持住!学习方法和效率应该尝试着提高,但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慢想办法修正,不要焦虑心急,最重要的是坚持。
@穷遥
百天行动开始13天,每天读心经,拉伸运动,看人民日报(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这个还是必要的)。一直都在关注你的微信公共账号,却一直只是个思想家,不是个实践者。希望能坚持到年末,并把学日语加入实践历程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