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车上看完的《深度工作》,个人认为是目前最适合自由职业者的时间管理方法。我自己现在使用的方法跟这个方法类似,效果很明显,这本书把这种方法提练成一个方法论。
作者提出一个概念 叫深度工作,跟心流有互补性,更注重减少干扰,解决难题,更容易的进入深入思考和心流状态。
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正文

在网络时间,超级明星效应的情况越来越多,成为市场上最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成功。但怎么样成为这样的人呢?
1、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2、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都依赖于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想达到高质量的工作产生=时间 x 专注度
对于知识工作者,特别是专家和精英,保持足够长时间的注意力是个必要条件,绝多数的普通人都会因为智能手机、电脑和网络,受到非常多的干扰,从而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这正好是普通人跟精英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
准则一: 工作要深入
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仪式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不同的工作节奏,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使用哪种深度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这类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较高的职业目标追求。他们会在职业生活中尽可能的避免浅薄工作,完全屏蔽职业生活中的任何干扰。
比如科幻作家斯蒂芬森没有任何的邮件和邮寄地址,用来避免别人联络他,发电子邮件、寄信件或邀请他参加活动之类的事情。把全力注意力放到工作中。
双峰哲学:将个人时间分为两部分。某一段的时候划分用成深度时间,余下的时间做其它事情。在深度时间内,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
这呼方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比如按周划分,每周4天工作,余下是开放时间。按年划分,有些学术人士会在假期中完成一部分深度工作,做出突破。
比如荣格把每天2小时用在塔楼中进行深度工作。
节奏哲学:将其转化为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工作习惯。比如100天行动就是属于这种。
创造出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或者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内完成深度工作。
有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早上5点半起床,然后完成2-3个番茄,用来阅读或写作。当时这个节奏让我在很忙的工作中能一定稳定的更新Blog.
新闻记者哲学: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
作者在书中用美国著名记者艾萨克森为例,他的就是这种方法。他写过的几本名人传记,广爱好评。包括:史蒂夫·乔布斯传 、 爱因斯坦传 、 富兰克林传和基辛格。认识的朋友中,秋叶就是这种方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立刻进入注意力,完成很多工作。
注:我自己平时使用双峰和节奏哲学多一点,禁欲主义哲学目前做不到。新闻记者哲学对我来说没必要。
习惯化
想使深度工作效果最大化,必须把工作内化成习惯,这能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状态,开始深度工作。
比如艺术家和作家这类做创造性工作的人要忽略灵感,保持固定的习惯。我自己更新微信公众号,就是这个习惯,很少是有灵感或有点子才写,一般都会留出1-2小时来专门写文章。
这几点可以让你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
  • 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固定场所和时间
  • 工作开始后将如何继续工作。固定节奏,比如番茄工作法
  • 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固定仪式,让自己更容易进入状态。
要有大手笔
为了进入深度工作,需要对周围的惯常环境做出巨在的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这种方法能减少拖延,注入激励和能力。
JK罗琳完成哈利波特最后一部时,发现在家里干扰太多,就入住了爱丁堡城堡附近的一家五星酒店豪华套房,一直到写完这本书。
比尔盖茨每年会有固定的思考周,放弃所有工作,带上一堆白纸和书,隐居到一间小屋里。
准则二: 拥抱无聊
想最大限度好利用好自己深度工作的习惯需要训练。必须要高强度提高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
科学家发现在网上不断的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作者建议,可以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禁止使用网络,来减少向分心屈服的次数。比如每天30分钟禁止使用网络,通过会这30分钟中感觉非常无聊,就可以使用这30分钟进行间力的锻炼。
罗期福策略
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找出一项优先性很深的重要任务。先估算出完成此类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期限。在手机上设上倒计时,努力去完成它,挑战自己的极限。
只有进入高强度工作才能做到这一点。然后可以慢慢的增加次数。这种方法可以系统性的提高平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一段时间之后,注意力就会被锻炼的非常强。
有成果的冥想
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时,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难题或任务上。我自己经常喜欢在跑步前,确定一个文章主题,然后一边跑步一边想,经常会在跑步结束后,找到合适的思路。
5分钟记住一副扑克牌。
可以通过记忆术中的宫殿记忆法来锻炼想象力和专注力。
准则三: 远离社交媒体
使用关键少数法则来重新规划自己的时间计划和行动。把精力集中在最有效的要事上。
在远离社交媒体上这一点我做的不错。一直在努力减网络干扰,很少使用微博、关闭朋友圈、减少微信群的数量,开启消息免打扰。不提供实时响应和反馈。
努力减少利用网络来娱乐和消遣。尽量在清醒的时间里,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准则四:摒弃浮浅
在工作中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时候被作用不大的浮浅工作所占据,以前我在上班时就统计过,发现开会、准备各种文档和效率不大的沟通,基本上会占据一天中的绝多数时间。 我花了几年的时间,一点点优化,建立统一的团队协作/沟通方式。
最近几年做自由职业者,会尽量只做最核心部分的工作,其它可以授权和委托的工作,尽量安排出去。
书中这本部分内容完全可以用时间统计法来优化和代替,效果会更好一些。扩展阅读:
总结
作者在书中用了很多篇幅来讲如何把这种方法用在工作中,但对这种方法在职场中应用不报乐观态度,根据我的观察和切身体验,需要克服太多困难。最大问题是在国内的企业中,不管是老板还是职场环境都很难使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自由职业者、顶级专家、匠人和学术人士的效果会更好,这类人群基本都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对时间和环境相对容易调整,使用深度工作法之后,更容易看到效果,形成正向循环,而这几个因素对于职业人士通常是很难获得,所以说这种方法是最适合自由职业者的时间管理方法。
这四条准则基本上都是看起来简单,想做到非常困难,因为有类似的经验,文章省略了不少内容,对这个方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买本书阅读几遍。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Amy
战隼老师好。我是老读者了。从你第一次发起100天行动以来,订立过许多计划,有些坚持下来了,获益匪浅; 有些没有坚持下来,损失也是自己的。比如因为信仰,坚持每天读圣经,从断断续续到每天完成,坚持了快3年了。一方面是成了习惯,另一方面是有个好软件,每天跟着计划读一些,每天都有收获。
番茄时间,我教会孩子用这个方法,本来周末2天才能完成的作业,最快周六中午就做完了。发现坚持番茄时间最大的动力是那段休息时间,一定要保证孩子在休息的时间能尽情休息,比如拉伸1分钟,或打游戏5分钟,这样他才有动力坚持高效运作,而不是拖拉。
我的拖延症也好多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以行动力强为口碑的一人。
@monkeyli
每天都看书 从今年1月开始坚持 已经阅读了44本书 下半年继续加油。
新出的对抗拖延课程:我是如何战胜拖延症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