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希
统筹:黎子安 唐鸿
策划:马汶儿
责编:陈轩研
问题大纲下午一出炉,我们就在微信上跟黄勖夫约起了采访时间。“嘿,我接下来几天都挺忙的,不过今晚没事儿,要不,就今晚?”听罢,我与主编大狸子隔空相视一比赞: 哥们儿随性,我们喜欢。
Michael Xufu Huang是谁?
勖,意为勉之。黄勖夫,北京人,于英国顶级私立男校Dulwich College毕业,现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艺术史,同时在沃顿商学院辅修市场营销;在收藏界崭露头角,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90后新锐收藏家之一
纽约New Museum国际理事团最年轻的成员
▼▼

并与好友林瀚雷婉莹夫妇
开创了北京首家获得官方认证的民营非盈利
M WOODS木木美术馆
▼▼

Instagram上的黄勖夫粉丝众多,打扮玩味精致,很少笑;与众多叫的上名字的人是好友,出入的活动场合或华丽或小众。
黄勖夫和晚晚
▼▼
黄勖夫和林翰
▼▼
黄勖夫和国际超模郝允祥
▼▼
总之,一切看起来都挺酷的。他所在的宾大兄弟会招收成员一向严苛,可谈及他入会时的情节却着实有趣。彼时的他在某个活动现场穿着貂皮大衣摇摆,被兄弟会的大哥一眼相中,从此就入了伙。在被问到一直以如此精心的打扮示人,是发扬了英伦文化的考究和表示对自我的尊重,还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时,黄勖夫说,“好好穿衣服肯定是想让别人看的,不然不白打扮了嘛。

被美国34thStreet杂志评选为宾州12位黄金单身汉之一
几天前,黄勖夫接受了BBC 的专访,并在微博上转发了这篇报道。有网友在下面评论,乍一看还挺扎人,“年轻人就是好骗,有钱,没心眼。”在面对诸如此类评价时,黄勖夫表示这没什么。“如果说没文化,我自己考上了宾大;如果说没心眼儿,我收藏的艺术品价值都在不断提高,资本积累也在稳步上升;所以一些评价看到了顶多让我不舒服,但不会 get hurt,不至于。
几番交谈下来,没想到他竟是个颇实诚的人。于是我企图得到几个他相熟好友的八卦,比如晚晚的恶趣味什么的。黄勖夫想了一下,“唔,我在这说了晚晚将来会看到;哎,要不我说一个Donald Trump的女儿的吧!”
这么一琢磨,哎,说好的实诚呢?
黄勖夫和JUDY
▼▼
为什么你看不懂当代艺术
说到收藏,总得谈谈艺术。
今年年初,德国曼海姆教堂的一位保洁女工,将艺术家Romana Menze-Kuhn的一堆用来表现难民危机的金色锡箔纸制艺术品打扫的干干净净。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2014年,意大利巴瑞市一个现代艺术展上的一件由硬纸板、报纸和撒在地上的饼干屑构成的展品,也被清洁工出于职业习惯打扫掉了。为此清洁公司不得不赔偿了1万欧元。清洁工把艺术品当垃圾扔掉,在当代艺术领域尤其多发。杜尚以后,当代艺术成为一种新的炼金术,当代艺术家们打破了艺术与社会和日常的边界,使得任何东西都能成为艺术品。艺术家们认为自己打破了固有的艺术体制和审美,但对观众而言,他们更难分辨什么是艺术了。
杜尚的虚无主义价值观影响了众多的艺术家。但杜尚也说“我的生活就是艺术”。现在看来,他的生活的确影响了整个世界。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精神。如此说来,当前的很多艺术品似乎显得都没有价值和意义了,其实不然。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虚无主义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后世的大多艺术家总会或多或少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传递着自己的价值观,关乎宗教、人文、或社会。既然观众无法通过特定计法或机构权威确定价值,只能靠自身在复杂的艺术机构体系中寻求欣赏艺术品的快感,那么如何在商业与艺术欣赏之间找到平衡,就更不容易了。

收藏,市场的抉择,花钱的艺术
2015,中国艺术市场整体下滑明显。经济大环境压力下,致使艺术市场直接受到冲击。除了大拍卖公司的业绩一齐下跌外,中小拍卖公司有不少选择了停拍。分析人士认为,这是老买家观望,新资金注入趋缓导致的现象,最明显的是最前沿的当代艺术板块,洗牌加剧,已经显现出极不乐观的状态。此外,东方不亮西方亮,即西方艺术市场繁荣与中国艺术市场萧条并存的真实写照。藏家的年轻化、收藏视野的国际化也逼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不得不顺势而为
目前市场上涌现出的新一代8090后年轻藏家,都喜欢收藏西方当代艺术藏品。原因在于整个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比较清晰,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此外,那些作品所表达的价值观符合他们的教育背景。Post-Internet的时代下,与老一辈收藏家相比,年轻藏家们更愿意收藏一些与自己有相同时代背景的艺术品。黄勖夫表示,年轻藏家在选择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上会更加大胆,他们希望能与年轻艺术家们一起成长
买家收,收的是文化;藏,藏的是精神。纽约一对很普通的医生夫妇,自几年前开始每年都会将多余的钱攒起来,用来收集Jean-Michel Basquiat的作品;现在他的作品已极具收藏价值。黄勖夫用这个故事来说明搞收藏并不是空中楼阁,关键还是需要收藏家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审美。
“我做收藏的第一笔资金,是妈妈给的生日礼物。”做收藏离不开钱,但不是只要有钱就可以搞收藏。收藏同其他行业一样,是个需要不断锻炼的过程;同时,人挑作品,作品也挑人,有的艺术家不愿意让自己的作品进入不好的collection里,所以即使买家有足够的钱,卖家也不愿出手。当被问到什么是他眼中的奢侈,黄勖夫说,“用着父母的钱,不做实事就很奢侈。”
*和韩国著名的艺术家Lee Ufan,Pace画廊老板Marc Glimcher和Fairfax Dorn ballroom marfa的创始人合影。
美术馆,隔空遥想,千古一叙
仅从对于公众审美的普及教育,对文化重建和人文重构来说,美术馆是一个极佳的场所。可放眼当下诺大的中国,像样的美术馆不多。早些年在英国读书时,黄勖夫最喜欢Tate美术馆,他对收藏的兴趣就是在那时候培养起来的。而后,纽约的New Museum ,让他对当下的艺术发展有了更清晰的定位。2015年,黄勖夫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了 M Woods 木木美术馆除了坚持以实验性的眼光在全球范围内挑选一流的艺术相关人士或机构进行合作外,M Woods 更立足本土,用自身策展积极扶持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旨在向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
一场轻松愉快的对话后,我想,或许得鼓励哥们儿追忆下内心苦楚,好渲染文章的氛围。于是我追问到,人总需要同伴,现在中国的年轻收藏家少之又少,你觉得自己孤独吗?黄勖夫一乐,“不会,我可是同龄人中的探路人。”


人物對話 | 個人觀點 | 誠意推薦 | 特別策劃 | 群像地圖

人|故事|經歷|青年態度
北美新媒体平台
N E B U L A 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