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大理不远处,有那么一个小村庄,
藏于群山峻林中,即使是在四通八达的现代,那儿至今仍未通车;
去过的人不多,向往的人很多,所以关于它的记载也寥寥可数。
但正是如此,它才能将最原始的彝族生活完整的保存和传承下来。
它就是啄木郎村,一个奇特又吸引人的村庄。身处海拔1725米的山林间,不仅被云雾环绕,还有古老的南诏文化加持。
不容易到达才更显得珍贵,不被外界打扰才更加原始淳朴。夏天的大理适合去慢慢感受,夏天的啄木郎村也值得去细细品味。

(图:@老匠黄中de光影色彩)
探秘啄木郎村

|| 隐蔽于山间的世外桃源

图:@老匠黄中de光影色彩
层层的梯田、百年的古木再加上飘渺的雾气,把啄木村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藏在巍山之中。当地人不通汉语,交通也并不发达,使得来到这的人都会错觉是来到了世外桃源。


村里的居民都以农业为生,每到丰收时节,最壮观的就是门前搭建的玉米架了。村子里常年都是打开大门对外迎客,邻里之间的交往更显随意淳朴。午饭时分,搬一条长凳,端着饭碗就坐在门口边吃边唠嗑。
|| 流传千年的彝族传统服饰

啄木郎村的民族服饰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朴素简单,这里的服饰多以大红大绿为主,再加上艳丽的图案,在这片深山中丝毫不低调。山茶、杜鹃、石榴、蝴蝶……一针一线都由啄木郎妇女亲手缝制,有人说啄木郎女人的一生就是在飞针走线中度过的。
(图:@观远)
虽然远离了闹市,但啄木郎人却一直有着自己热闹的文化。每个啄木郎的姑娘在出嫁前都要准备20多套衣裳,30多条围裙,几十双绣花鞋,还要梳起一个高耸的头髻。无论哪家嫁娶,全村人也都会到一起上门庆祝,一同分享喜酒和喜肉。
|| 热闹的传统节日活动

(图:@观远
▶打歌节
啄木郎村的彝族民间音乐非常具有当地的特色,每逢婚丧嫁娶、节日典礼彝族人都会进行“打歌”。少则三五人在田埂起舞,多则百人围着篝火壮观地载歌载舞。
打歌节时间:正月初一到十五、农历二月八(彝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农历七月十五日祭祖节、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
▶彝族年
彝族年节,彝语叫"库施",也就是新年的意思。年后的第一天,每个家里都要打扫清洁卫生,然后在屋里铺上草和松针,象征着长寿。农历二月八日当天村子里会点起篝火,所有人围在一团唱歌跳舞。还会有相亲、摔跤、摔炮等节日活动助兴。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可以说是“东方的狂欢节”。每到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就会在平地上搭建柴火堆,夜里点起篝火,放上烟花,用舞蹈和歌声来迎接胜景。
啄木郎村的美味

藏在大山深处的不仅有没有被污染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还有纯天然的山间野味。即使是没有华丽的烹饪方法和各色的调味料,这里的原生态味道就足够满足你的味蕾了。
|| 苦荞粑粑

苦荞在彝族人眼中可以五谷之王,将苦荞磨碎混入面粉中揉捏、发酵再蒸出一笼苦荞粑粑,蘸上蜂蜜,苦甜相加别有一番滋味。
|| 米血肠

米血肠是彝族先辈流传下来的一道经典菜肴,动物的血液被彝族先民奉为是上天赐于我们的最盛洁的礼物和最鲜美营养的食物。用猪血等混合糯米、茴香,灌入大肠内煮熟即食。
|| 坨坨肉

坨坨肉在彝族语中是“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块块。将猪肉、牛肉切成一二两左右的块状,然后直接用水煮,不放任何佐料。肉熟后捞起,再撒蒜水,盐及花椒等即可食用,吃的时候还需用双手拿肉吃。一般得碰上节日才能吃上正宗的坨坨肉了。
实用信息


(图:@老匠黄中de光影色彩)
◆交通
啄木郎不通班车,可从昆明或大理(下关)坐直达巍山的班车(下关客运北站每15分钟有一趟班车到巍山,距离52公里),途中在大仓镇下车,再从大仓包租面包车到啄木郎,车程18公里,皆为土路和山路,路况较差,车费约100~150元。
住宿
啄木郎村未被开发,住宿主要是在当地村民家中借宿。大概100块一天。推荐老书记毕宝兴家。
交通的不便才能把这个大山深处的南诏彝族完好保存,在未被开发商业化之前去感受一下这里的原始生活吧。
飞行家专栏 

当季精选主题游

回复绿色关键词或点击浅蓝色字体直接跳转至文章。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往期精选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