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张来自凤凰WEEKLY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使"中国式相亲鄙视链"火了。
作者通过考察北京各大公园的"相亲角",将参与相亲的男性和女性,按照"户口""房产""学历"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分成了"顶配""高配""标配""低配""简配""不考虑"等几个等级,进而梳理出一条层次分明的鄙视链--本地人瞧不上外地人,有北京户口的瞧不上没户口的,三环有房的瞧不上五环"郊区"的……
层层分级下来,京籍京户、中心城区与教育高地有房产,男性海归博士与女性本科等指标立足"鄙视链"顶端,无房、无户口、低学历则居"底层",更有1991年出生的女性因为"十羊九不全"这样无厘头的民间说法而被淘汰……
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图
无处不在的"鄙视链"
“鄙视链”一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4月7日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城市周刊"专题,是“当今网络社会中反映出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现象”。如今5年过去,鄙视链就像食物链,在当下仍是一个绕不开的怪圈,甚至又有了更新的内容--
"中产阶级教育鄙视链"为例,让孩子上成熟国际幼儿园的鄙视有欧美外教幼儿园的,有欧美外教幼儿园的鄙视有亚洲外教幼儿园的,一切有外教幼儿园的鄙视没有外教幼儿园的;在给孩子观看的动画片方面,也同样存在"金字塔"排位--位于顶尖的是英文原版动画片,处于中间层次的是从欧美日韩引进的国语版动画片,而诸如《喜羊羊》《熊出没》等国产动画片则位于最底端。
图片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中国大学同样存在鄙视链--985不一定看得起211,211不一定看的起普通一本,普通一本埋汰二本大学,二本三本同病相怜;而专业方面,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就曾提到"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图片源于网络
就连兴趣爱好,也逃脱不了鄙视链的高低排位--
电影迷鄙视链:欧洲艺术电影>美国好莱坞电影>日韩电影>华语文艺片>国产商业电影
健身咖鄙视链:有健美相关比赛获奖经历的人>教练>有腹肌的型男>为肌肉而努力的大叔>胖子>娘炮
游戏玩家鄙视链:主机>PC>手游>页游;所有玩游戏的鄙视不玩游戏的
令人欣慰的是,程序员之间的鄙视链就相对简单一些了--
老婆漂亮的程序员>老婆不漂亮的程序员>有女朋友的程序员>单身程序狗;在单身狗之间,才有语言、编辑器和操作系统的互相鄙视。
图片源于网络
鄙视链存在的心理学基础
当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时候,应该没有想过,这个词日后会成为文人之间争风吃醋、相互"践踏"的托辞,更不会想到,这场游戏会辐射到生活的各个层次,成为一条条"相轻"的"鄙视链"。
尽管“存在即合理”,但大众对于这些“鄙视链”的存在仍有所非议。
那么这些"鄙视链"的成因以及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HenryTajfel在1986年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似乎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路——
Tajfel和他的同事将数位十四五岁的男孩作为参与测试者带进实验室,让他们观看了名叫Klee和Kandinsky的两人画作幻灯片。随后告知这些男孩,实验者会根据对这些画的偏好将他们分为两组。分组完毕以后,孩子们分别被单独带入一个小隔间,并被要求将实验者发放的虚拟货币分发给两个组中的其他成员。他们知道的信息只有那些男孩是属于哪个组的,以及属于那个人的一个代码。
有趣的是,相对于其他组成员,孩子们在分发虚拟货币时几乎都会更偏向于自己组的同伴。在之后的其他组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
但关于这项实验最为令人费解的一点在于,这些孩子从偏袒自己这组的行为中完全无法得到任何好处--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左右他们的决定。
不过Tajfel认为,还是有一些东西左右了男孩们的决定。那是一种非常微妙而又无比深刻的东西,即"人们的身份是建立在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之上的"。换言之:你所属群体的性质决定了你的身份。
鉴于这种说法,我们希望成为地位高、形象良好的群体中的一员就再正常不过了。不过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地位的高低是在比较中才能看得出来的。而知道自己所属的群体高人一等,就势必需要另外一组可以让我们俯视的群体的存在。
在这一基础上,人们往往只需要一点点借口就可以形成群体,并且开始歧视不属于这个群体的其他人。
人们相信,一个群体和随之形成的偏见有可能形成于很短的时间内。即使成员之间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之间互不认识,甚至在他们的"群体"行为也没有实际影响力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形成群体--即使他们从这个徒有形式的群体里完全无法获得任何得失。但人们仍会像实验中的那些男孩一样,在分配虚拟货币时变得自私--这完全是通过让自己的这组看上去更优秀,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份。
因而我们不妨大胆的假设,尽管处于鄙视链上一环的人在不断“鄙视”下一环的人,但若是没有了下层阶级人的存在,他们也不会开心——毕竟无法证明自己的优越。
Henry Tajfel
说过了"鄙视链"产生的心理基础,那么这种鄙视又是如何形成一个"链"的呢?
理论上,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优越之处,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群体必然会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强弱之分,我们或许无法实现全局同意的鄙视链条,但在全社会范围内,往往很容易形成优势共识的鄙视链条。
这时候重点就来了——如果这个维度恰好被普遍价值观看中,就会有人将各个群体沿着这个维度进行排列,进而形成一个链状结构--比如职业的鄙视链可能基于经济收入,大学的鄙视链基于录取分数。
一个社会的鄙视链越多越庞杂,该社会的公平正义缺失越严重
问题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真正孕育"鄙视"的,其实是恐惧。
图片源于网络
那些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选择施加到他人身上来摆脱--因为自己害怕被鄙视,所以先鄙视别人似乎就显得比较保险了。或许你也想看狗血连续剧,你也有贪婪的欲望,你也幻想过疯狂放荡的性爱。但你不会这样去做,因为你害怕被同样鄙视。
鄙视链如此轻而易举地将消弭的等级制度再次建构,甚至使人们有意忽略它的存在是否合理--比如女孩子们往往以成箱成柜的衣服为炫耀资本,但事实上,穿打满补丁的破旧衣服显然要比经常扔掉新衣服的生活方式更加低碳环保。
从这一角度来说,更加合乎道德规范的生活方式反而遭到了鄙视。如此看来,鄙视链往往是反道德体系的。
一个社会的鄙视链越多越庞杂,就说明该社会的公平正义缺失越严重,内耗也越严重。
套用南方都市报五年前的那篇文章《互联网鄙视食物链大全》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不管是体现个性,找寻归属感,抑或是消除不安,鄙视,即便是再凶猛的鄙视,都不能赢得个性与安全感。因为,前一秒种,你可能才辛辛苦苦、漫漫长路地爬到鄙视的顶端,还没看得清可以鄙视谁,笑话谁,就又被秒杀,跌落在另外一个人的白眼里。
在鄙视的怪圈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链条的最末端。"
我问
你答
你对鄙视链有什么看法呢,来聊一聊吧
责编:笑笑
凤 凰 读 书
知识 | 思想 | 文学 | 趣味
主编:严彬(微信 larfure)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