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很流行一个词:斜杆青年
这个词表明一个人拥有很多种身份,比如律师/投资人/摄影师/咨询师等。别以为斜杠青年只是一堆Title加身,这些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都有一个基本条件:他们每个人在开拓新的领域之前,都有自己独有的特长,并且在其专业领域有所成就。
       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服装设计,但ta的设计没能登上一次杂志或报纸;
       有的人专精高级定制服装,但ta只能做一些特定的款式;

       有的人擅长婚纱设计,但不一定能做成一个自己的品牌,开一家自己的店。
       但她,不光做的设计被世界各地的同行认可、被媒体争相报道,还做成了自己的品牌,开了自己的店铺。
       就是上面这位美女,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
怎么形容她?她是……
平面建筑设计师/华裔美女/爱画画/婚纱店老板/没有服装设计文凭的服装设计师/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Luly Yang品牌创始人/婚纱设计师/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最新制服设计师
       上面这些,说是Title也好,标签也罢,正是这些特质的叠加,造就这位不走寻常路的斜杠青年: Luly Yang
       她,接受了各地媒体报道👇
美国King 5电视台采访画面
阿拉斯加航空Beyond杂志2016年10月封面(图片来源:阿拉斯加航空官网)
作品和专访多次刊登于:
美国《西雅图婚纱》杂志
奥地利维也纳《LOOK!》杂志
美国《Gentry》杂志
美国《新郎与新娘》杂志
美国《425》杂志
美国西雅图《新娘》杂志
《西雅图》杂志
美国《侨报》
《西雅图时报》
《西城时报》
《中国日报》
中国《新娘》杂志
中国《风度》杂志
进入时尚设计圈
      Luly Yang从小就喜欢画衣服,大学主修的是平面设计,毕业以后本来可以在建筑事务所安稳的做平面设计工作,拿着不菲的收入。
       但美女总是很任性,她参加了为Art with Heart组织筹款的时装秀,这是一次不用布料,而用纸张做衣服的服装设计的比赛。
       由于祖母与母亲的影响,Luly自小便对服装很感兴趣,参赛之后她更是发现服装设计才是她的心之所向,毅然决然放弃了高薪的建筑事务所工作,头也不回的开工作室做起了服装设计,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Luly的品牌官网lulyyang.com
       2000年,Luly Yang在西雅图市中心开了第一家时装工作室,工作室最初位于西雅图市区一幢写字楼内,规模很小。从那时起,她一点点经营自己品牌,为每一位找到她的顾客量身定做婚纱。
       婚纱设计小有名气之后,西雅图当地最高档的Fremont酒店邀请Luly将工作室搬至酒店楼下临街转角的店铺(1218 4th Ave, Seattle, WA 98101)。从那时起,Luly的工作室有了临街的大橱窗展示自己的设计。所有来西雅图旅游,经过繁华的市中心,或者住在酒店的各国旅客,都有机会看到Luly的作品。
       现在,她已经是国际知名的时装设计师,作品涉及各类高级定制时装和婚纱、酒会礼服、男性时装、首饰配件、高级成衣和制服。
她的中国缘
       Luly Yang并非出生在美国,她的父母均来自台湾。她在十岁随家人移民美国,后一直定居在西雅图周边学习、工作和生活。
       中国元素是她设计中的常客,在她曾经举办过一场名为“通往上海”(Passage to Shanghai)的时装秀中,现场展示的作品无不透露出浓浓的中国情结。

她与阿拉斯加航空
       今年年初,Luly接受了一项特别的任务:为阿拉斯加航空公司1.2万名雇员,从空乘人员、飞机师到客服代表和维修技师,设计新制服。
       整个过程需要两年时间,做为制服改造的第一步,从今年10月起,阿拉斯加空乘人员会开始佩戴由Luly设计的新丝巾。到2018年,大家将有望看到阿拉斯加航空的新形象,这也将帮助阿拉斯加航空25年来最大的品牌更新迈出一大步。

      曾经在亚洲、欧洲和美国都生活过的Luly说:“制服要能代表品牌,也要兼具功能性,更要代表身穿制服的员工的灵魂。阿拉斯加航空是我最爱的航空公司,每次我登上阿拉斯加航空的班机,就感觉像是到家了一样。”
这个业界口碑超棒的美女,连美国第四大航空公司也“跪求”她给设计制服?
       她到底凭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