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好事者做过一个调查问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你最喜欢哪个?结果出乎意料,猪八戒一骑绝尘,以绝对优势成为中国暖男形象代言人。
憨态可掬的猪八戒
在名著中,猪八戒是人、神、猪的混合体,九齿钉耙在一些人眼中,似乎也成了他这个“呆子”、“夯货”的标配。人们甚至认为,钉耙就是特意为猪八戒打造的招牌兵刃,殊不知,作者这样写大有深意,钉耙在明代,是抵御倭寇的利器。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与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相比较,一点儿也不跌份,而且比猴子的棒来的更光明正大。猴子的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所遗的定海神针,乃是太上老君炼过的神铁;猪八戒的钉耙同样是经太上老君的锻炼,玉皇大帝赏赐给他的。钉耙虽然最早是农具,发明人却是神农氏。三皇之一的神农,显然要比治水功臣大禹更要早一些的。

孙猴子的如意金箍棒
孙猴子曾经调侃猪八戒:“你这耙可是与高老家做园工筑地种菜的?”而银角大王目光如炬,一见猪八戒,立即指出他是半路出家,原因无非是八戒手中的钉耙,暴露出了他曾经种过田的事实。其实,古今中外使用的兵器,多是源自农具。耙与弓弩、矛盾成为兵器无分先后,只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无法做出详细考证罢了。

银角大王
假托姜太公,其实成书在战国时代的《六韬-虎韬-军用》中有“鹰爪方胸铁耙,柄长七尺,三百枚...”之句,这说明在战国时代,军中就有钉耙。另据《三国志-吴书》记载,东吴大将贺齐好军事,制作的耙爪叉棍等兵器,选材一丝不苟,要求精益求精。
不过实战兵器的钉耙与农具的钉耙还是有所不同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农具钉耙的齿是与柄垂直的,而兵器钉耙的齿是与柄平行的,中间的齿还最大,甚至异化成了枪尖。兵器钉耙的柄有九尺长,数字或五或九,个别的也有十几个的。在兵器谱中,钉耙是攻防兼备的利器,在进攻的时候它可以是矛,防御则具有盾的功能。

常见的农具钉耙
这种兵器钉耙还有另一个名字——镋,使用镋最有名的是文学虚构人物“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宇文成都功夫了得,一柄凤翅鎦金镋罕逢敌手,直到遇到傻小子李元霸,才被打破不败金身。据说他是“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李无霸被雷劈,其实就是一起报复杀人事件。

一脸傲岸的宇文成都
不过由于耙太过笨拙,能够熟练使用的士兵太少,所以在兵器谱中居于次要地位,这种情况直到明代倭寇作乱中国东南沿海才有重大改变。《武备志-军资乘-器械三》中,镋、耙、铲都是短兵中的长兵。“扒者,唯南中舟师用之”,耙,曾经是水军的制式武器。

戚继光练兵论著《纪效新书》中的鸳鸯阵
明-何良臣《阵记》卷二《技用》有“耙不离五路”之语。古代战争与我们想象中的单打独斗不同,是集体行为,因此在武器的配置上讲究“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耙因为进可攻、退可守,兼具长短兵的优点,所以很快上升为军中常规作战武器之一。

戚继光《纪效新书》中对耙的使用方法也有记载,他告戒士兵在使用叉耙这类武器时,切忌不要有什么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因为那样“不惟无益,且学熟误人第一。”建议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招式,“只是照俞公(俞大猷)棍法以使叉耙,庶无花法而堪实用也。”

俞大猷画像
倭寇所使的野太刀锋利异常,挥舞时一片白光无懈可击。这种双手长刀身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寸,共长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明军用的制式单手腰刀长仅三尺二寸,重一斤十两,长度、重量都远逊对手。于是为了战胜倭寇,明军必须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练兵。

日本野太刀
俞大猷与戚继光都是抗倭名将,有“俞龙戚虎”之称,俞大猷棍法闻名天下,经他传授教导明军棍法后,数次大败倭寇,明军上下掀起了学习棍术的热潮。操练棍法一度成了明军的基础课,练兵都是先练棍,后练牌刀、耙、枪,狼筅等。
俞大猷是儒将,他将棍与刀枪、耙这些武器的关系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棍如读四书,牌刀、耙、枪、狼筅诸械如各习一经。四书之理既明,六经之理自明也。”
倭寇猖獗一时,既有明军政不修,战斗力不强的原因,也与他们流寇性质,出没无常、无规律可循有关。在抗倭作战中成长起来的明军将领,意识到倭寇之患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剿尽。想要彻底消灭倭寇,需要群策群力,发动民间力量,全民皆兵,令倭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清代宝林堂刻本【练兵纪实】
发动沿海人民保家卫国,势必将他们集中起来加以基础军事技能的培训。把农夫惯用的耙稍作改造,再用俞大猷的棍法加以训练。经过数月的集训,很快这些精壮男丁就可以拿起钉耙,战斗在抗倭最前线。小股倭寇,训练有素的民兵完全可以抵御,倘若倭寇势众,就算他们无法抵敌,也至少可以为大队明军赢得宝贵时间。
但戚继光心底明白,让他们执耙上战场毕竟与平常乡党间争斗不同。在训练他们时,戚继光语重心长地要他们注重实战,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不过倭寇使用的兵器中除了野太刀还有长枪!倭寇的枪足足有一丈七八,比这些民兵手中的耙长了一丈有余。当倭寇的长枪快如流星闪电刺到时,就算是久经战阵的明军士兵也只能把枪格开。民兵应敌之际稍有不慎,就会尸横当场。戚继光严格要求他们按照俞大猷所传棍法练兵,正是考虑到了这些。

钉耙对倭刀
按俞大猷所传棍法,在用钉耙格开倭寇长枪后,应该迅速近身,每一下都打在对手的枪上,“流水点戳而进”。“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钉耙使用得当,极具杀伤力。倭寇用枪刺来至少向前突出五尺,我方连击数下突前也有五尺。这时迫近对手,倭寇手中的长枪优势荡然无存,加上被钉耙连击打的晕头转向,突然间被对手欺进身来,多数倭寇会慌了手脚。反应不及时,就会丧命在钉耙之下。

戚继光抗倭鸳鸯阵法
戚继光在练兵时,尤其注意练习使用钉耙的步法,步活身活,钉耙攻防兼备的长处才能显现。为了更加适应战阵的需要,戚继光命人将钉耙的长度全部制成一丈二,什么时候新兵练习的能够短兵长用,这才允许与长枪对练。在练兵的时候,先是让军兵自我演示,看看身手步法是不是配合的熟练,这才与长枪、短刀对练,什么时候练到“能架隔长枪刀棍,翼狼筅出入杀人为熟。”“步步以耙头照管枪头,一击一戳而入者为上等”,对阵时候,“耙法一打一戳,只戳马眼人眼人喉。”
分析上述史料的记载可知,钉耙是掩护狼筅侧翼的兵器,而且招数简单狠辣,攻击的全是人身上的薄弱要害。
据说,单齿耙法传自宋代,主要招势有“朝天势”“中平势”“追步势”“伏虎势”“压枪势”“骑龙势”...

明代沿海人民使用钉耙,另有一个原因:当倭刀砍来之时,用钉耙一迎,倭刀就会砍在耙齿之间。持耙人迅速把耙头一转,倭刀非断则弯,不是威力大打折扣,就是变为废铁。正因为有此妙用,钉耙方能在明代大行其道。

现代防暴叉
熟悉这些掌故的吴承恩,把钉耙写成猪八戒降妖伏魔的利器,并非只是因为扛了钉耙才符合他入赘女婿的农民形象,而是悟能一耙在手、威风八面。《西游记》中,猪八戒手中九齿钉耙在手,与孙悟空一度斗了个旗鼓相当,“自二更时分,直斗到东方发白。”八戒的九齿钉耙与猴哥的金箍棒相比,不遑多让!因为威力惊人,清代绿营保留了钉耙,演化为凤翅镋、马叉、月牙耙、通天耙等。可惜的是,不再听闻有人会使钉耙。现代防暴用的叉,就是钉耙的变种。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独孤慕雨。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THE END
我方为金台新媒体联盟核心成员
关于我们:微信号 LBQYJS
更新时间:周一至周六中午时段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QQ :302511404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