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红衣服毛茸茸的大汉拿着夸张的大斧子高喊着‘乌拉’冲向战场,这个形象已经像伏特加和北极熊一样成为了俄国的象征。这种大斧子在民间故事插图里出现过,在电影里出现过,巨大沉重风格很俄国。其实这种大斧子叫俄罗斯长钺,发源于西欧,最后在俄罗斯本土化,并繁衍壮大变成标准的俄式兵器。
长钺是种双手武器,形状比较独特。在长柄上装上长而薄的斧头,斧头的形状很夸张像一弯拉长了的新月,由于斧刃过长仅靠柄管固定作用不够,所以在斧头尾端也做了和斧柄的固定。长柄插入斧头背后的套管,用3到7个铆钉加固,斧头尾部也用铆钉或铁丝于斧柄加固连接。骑兵携带的长钺要比步兵的小而轻便。长钺的形状和中国的青龙偃月刀是如此相像,以至于欧洲很多时候都叫青龙偃月刀叫中国长钺。大多数学者认为长钺来源于东欧的波兰,但实际上法国才是长钺的发轫之地。
14世纪至17世纪俄国长钺外形变化示意图
根据史料文献和出土文物,在12世纪时法国的骑士就在马上使用简化版的轻便长钺。15世纪时,瑞典开始使用长钺,这种武器很快向东传播,从波兰到俄罗斯都开始使用。波兰在1674年制定的军事操典规定步兵需要配备长钺来替代长剑,因为长钺比长剑造价低廉且耐用。一直到18世纪波兰步兵才彻底放弃了长钺的配置。
自15世纪上半叶起,俄罗斯的近卫步兵开始使用长钺来部分替代长戟的功能。由于长钺相对于昂贵复杂的长戟更结实耐用,而且造价低廉,迅速得到俄国人的青睐,在军队和民间大量应用。在缺乏优质钢铁和士兵训练程度偏低的俄国,给士兵装备长剑或长刀是不可能的,农奴出身的士兵也缺乏对刀剑使用的足够训练。所以耐用易学的长钺成了俄军的必然选择。这种粗糙的武器最后被打上了深深的俄式烙印,甚至成为俄军的象征。因此,虽然这种长钺在中世纪的欧洲和近东地区广泛使用,但是最深入人心的形象还是16至17世纪手持长钺、穿红色长袍的俄罗斯射击军的形象。在奥斯曼帝国,由于长期和俄国作战,长钺也广泛使用并且有个突厥名字叫‘基勒邦’。
16世纪俄罗斯射击军,配备火绳枪和长钺。长久以来这个形象一直是俄军的经典形象
早期的俄罗斯长钺还保留了长戟的影子,在头上装了矛头,斧头也比较小,刃长一般在20至50厘米。后来粗犷的俄国人将长钺的斧刃加长,去掉多余的矛头,加粗了斧柄,终于彻底将这种武器俄罗斯化。到了17世纪甚至出现刃长1米大铡刀一般的超级长钺。
不过俄国长钺兵这种屌丝兵种一直以来被装备精良盔甲、携带锋利刀剑的欧洲骑士所鄙视。一位克罗地亚学者在见过俄国长钺兵的队伍后这样写道:‘长钺兵排成数列,队伍不太整齐。除了粗糙火枪和夸张的大斧头外没有任何武器,服装也不够鲜明。我认为俄国人缺乏足够的刀剑长戟和上好的钢铁,才让这些未经训练的农民拿着这种兵器上战场。
陈列在莫斯科军事博物馆的超级长钺,刃长超过1.5米,这种夸张的兵器更多的时候是用于沙皇的仪仗。它笨重的外形可以和旁边玻璃柜里的早期实战长钺做个比较
但这种长钺其实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长而锋利的斧刃就像右手的护手一样,横在胸前的斧柄也可反磕敌人的兵器。同时长钺的尖部还可以挑刺敌人,长钺尖的尾镦也能反刺对手。长钺的长刃接触面大,非常容易砍到目标,而且本身的质量沉重很容易砍开铠甲或砍断对方的武器。在近战对抗中,长钺兵对付长矛兵特别有效,非常适合突破对方长矛的阵线。长柄有助于长钺兵避开长矛的矛尖,沉重的斧头可以斩断矛杆或者将矛压制住。长钺手经常可以将斧刃顺着矛杆压住或磕开长矛,甚至有顺着矛杆把长矛兵的手砍掉的例子,长钺尖利的尾镦也有很多直接将敌人的脚刺穿的战例。
在1660年的一场渡口争夺战中,波兰和立陶宛骑兵就遭遇了俄罗斯长钺兵。波兰贵族扬巴塞克在回忆录里写到:“俄国人的大斧子太可怕了,简直是一场屠杀。在4个小时里我们的骑兵像割草一样被砍倒,血肉横飞,砍断的马腿和人的胳膊四处都是,至少100名骑兵阵亡。我的栗色战马前胸被铅弹打伤,马额头和膝盖被大斧子划出长长的口子。尽管这样我忠心的战马仍然驮着我逃出生天,现在想起了还后怕。如果我的战马膝盖不是被划伤而是被砍断的话,我也会被砍成几块,在这场战斗中阵亡。”当然在这场战斗中农奴出身的俄国长钺兵由于缺乏铠甲保护也有很大的伤亡。
作为一种草根武器,长钺上面很少会有徽章、花纹雕刻、铁匠标记等花纹装饰,但作为贵族礼仪及装饰所用的长钺除外。扈从沙皇和大公的高级长钺往往会有繁复的错金银纹饰,龙纹、绳纹、野牛纹是比较常见的图案。
俄皇扈从礼仪长钺,错金花纹还錾刻了双头鹰国徽,由于室内礼仪所用,尺寸也相应减小了
长钺的斧头重量一般在600克到1.5公斤,整件武器连柄重量在2到3.5公斤。斧头的长度从20厘米到1米,长1米的长钺有点像中国古典评书里的板门大刀。长钺的柄一般做成八角形或者椭圆形,横截面积为4х2.5厘米,属于比较粗壮的柄,长度在1到2米。最短的长钺是波兰长钺,一般长1.2米,而俄国沙皇卫兵的长钺一般长度在1.7米左右,重量超过3公斤。出现最频繁的射击军用长钺一般为1.5公斤。在1656年,俄罗斯颁布法令,统一长钺制式。所有长钺必须由国家兵工厂制造,长度统一为142.2厘米,在柄尾必须有铁尾镦,要求尖锐得可以插入地面。
俄国冷兵器发烧友做的长钺兵战斗场景复原,这种阵型主要针对骑兵的冲击
俄国冷兵器发烧友模拟古代卫兵的形象,中国古代高官是列戟于门,而俄国古代是交钺于门
把长钺的柄用锤子敲入地面作为火枪的支架,是射击军的常规战术动作,同时长钺宽大的斧面还可以起到小盾牌的作用。架好长钺打排枪是16世纪俄罗斯战争中的前奏,接近敌人时再拔出插地上的长钺做近战武器,作用和现代的刺刀有些相似。在当时的俄军长钺里有带反刃和不带反刃的,那些使用长钺技艺高超的士兵往往使用带反刃的长钺。
下图为苏联时期在谢尔盖耶夫镇修道院拍摄历史题材电影的照片,剧组真实地还原了沙皇时代射击军持长钺的形象。但为了影片效果,长钺做了加长处理。
长钺的柄上有背带,用于在行军时将长钺斜背在背后携带。斧背上开的小孔目前有很多种解释,有学者认为斧背开孔是为了减轻斧身重量和增加结构强度;也有学者认为是为了固定保护斧刃的套子所用。有时候斧背上的孔也会穿上金属环做捆扎连接作为拒马。在大部分时间里,俄国农民就靠这种武器来对抗波兰翼骑兵、土耳其重骑兵和鞑靼轻骑兵。在驻扎宿营时,长钺会作为帐篷的支持杆使用。长钺一直到17世纪80年代才在俄军里停止使用,而作为侍卫警戒和仪仗兵器则一直使用到19世纪。
长钺连接成的拒马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凤翅金盔,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