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军中肄习武艺,一向以“正宗少林棍法”为基本操练规范,无论学习哪种冷兵器器械,都要先学习少林棍法,就像秀才读书应考要先学四书五经一样。
直至今天,少林棍不仅成为我国传统民间体育的重要项目之一,而且国外也有人学习少林功夫和少林棍法,形成一股“少林功夫热”。
少林寺现代武僧习练少林棍
饮水思源,从少林棍说起棍棒,棍棒被古人称为殳(shū),又叫做杵、杖等,后来才渐渐俗称改叫成棍、棒(细长为棍,粗短为棒)。夏、商、周三朝时代,殳与弓矢、戈、戟、矛并列一起称为五兵。当时车战时代的重要冷兵器。殷商时代的青铜兵器产量有限,仅供王公贵族执用;从奴隶中征召的徒步士卒才是使用木棒作战。
▲现代少林棍木均是白蜡杆,但非最佳棍木,唯红椆木为最佳,其木质柔硬、韧性佳、极耐腐、特重,结构细密,古人打仗用的枪杆及棍棒均是椆木制成,故有椆木最好、荷木次之、白蜡木更次之的记载。
两军交锋时,贵族甲士乘坐在高大的战车上,左持弓、右持戈,车毂相错,白刃格斗。而广大的徒步士卒却只能簇拥在车前、车后、车左、车右,用殳(棍棒)击敌。
《诗经·卫风·伯兮》中说的“伯兮执殳,为王前驱”,描写的正是这种战争情景。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周武王姬发率领八百诸候伐纣,与殷纣王受辛会战于牧野,殷师“前徒倒戈”,武王挥师追杀,殷军大败,死伤遍野,“血流漂杵”(战斗流出的鲜血能使棍棒漂起来)。—(《尚书·武成》)
这些漂在血海上的杵,正是殷军徒步士卒所使用的木棍:殳。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兵源水足,大量征兵补充军队。一时造不出那么多青铜金属冷兵器。于是“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广大不满暴秦虐政的奴隶、战俘们,“揭竿而起”,他们所用的兵器,都是这种竹木杆制造的简单兵器。
中国古代殳的种类较多。早期的殳,是一很坚实的、带有八棱的粗木棍,长约一丈二尺左右。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用铁头或全用铁铸造的殳。《六韬·军用篇》中曾提到一种重12斤的“方首铁棍”,即是方形铁头的殳。后来出现了全铁的殳,后世云游僧人,携带的防身禅杖、锡杖等,即是从殳演变出来的。这铁棍还在明朝成了少林僧兵们抗倭的主要有效兵器之一,那是倭国倭寇的日本刀根本无法砍断铁棍。
过去冷兵器专家、考古学家们均一致认为“殳无刃”。《考工记·庐人》贾公彦疏:“殳,长丈二尺,无刃,可以击打人。” 《释名·释兵》也说:“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后来一些经籍注疏、辞书释文均一直沿用此说。

秦代殳首:其实就是在木棒两头套上一对铜箍,非常简陋,增重能提高打击杀伤力。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就是在铁棒两端套上金箍,构造相同。
后来中国考古学家曾在安徽寿县蔡候墓中发掘出有刃的殳头,但是囿于“殳无刃”的旧说,误断定以为是一种变形的矛。直到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曾候乙墓发掘出现了带有铭文的带刃殳,方证实在战国时代,除了无刃殳之外,还有一种带刃的殳。

▲湖北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三棱殳头,殳头长17.7厘米

从曾候乙墓出土的七件殳来看,当时至少有两种形制的殳:一种是无刃殳,通长3.30~3.40米左右。去掉殳的两端的铜
和装饰物,其长度正合《考工记》所说的长一丈二尺之数。另一种是有刃殳,在长杆顶端还有两个球状铜箍,两者相距35~51厘米左右,殳头有三棱形矛刺。殳标通长3.30~3.40米左右,直径约2.8~3厘米,这些殳上有“曾候乙之用殳”等铭文。因此我们可以确认,战国时期确有带刃的殳。有的铜箍上带有刺球,也许后世狼牙棒一类打击兵器大概也是起源殳吧。

▲刘德华主演电影《墨攻》中出现的战国青铜殳,外观像是矛头+狼牙棒组合
古代还有一种仪仗用的礼殳,积竹为棒,八棱,“建于兵车,旅贲以为是驱也”。(《说文·殳部》)汉代的“执金吾”所持的金吾就是这种礼殳。礼殳通体铜制,两头镀,拿在手中金光闪闪,很是威武。朝会时,御史大夫、司隶校尉手持金吾夹侍皇帝。后来,殳成为法律的象征。三国时代的曹操年轻为洛阳比尉时,悬五色杀威棍棒于门外,如有违法者,不论豪强,一律击杀!

▲公元前3世纪前的措银铜铁复合礼殳头,长11.8厘米(具体年代不详)
三国时代的步兵装备大量的殳。魏国将军钟会率兵平定西蜀后,阴谋叛魏,密掘一个大坑,埋伏数千名手执白木棍的亲兵,准备召集“护军、郡守、牙将、骑督以上”和蜀国归降官员开会,然后一举击杀。没想到,行事保密不慎被泄露,“一夜传相告,皆偏”,各营将士遂将钟会杀死(详见《三国志·魏书·钟会传》)。宋太祖赵匡胤出身武将,善用棍棒,传说他靠“一条杆棒打出四百座军州”。宋军中装备有多种形式的棍棒。

▲京剧中赵匡胤善使棍棒的剧照
《武经总要》卷十六中,有七幅宋代棍棒图,有的棒首增加了刃器,有的两端包铁,有的在柄端加刺刀,也有的棒杆缩短到四至五尺,变成短兵器,便于近战挥舞格斗,这样一来,杀伤能力显著提高。明代的棍棒,棍长八尺左右,重三斤八两,又叫少林棒,首端有刃的则称为大棒。大棒的顶端有鸭嘴形刃,长二寸,刃有中锋,一面起脊,另一面有血槽,净重四两左右。明军操练、教习武艺以练棍棒为主。戚继光主持练兵时曾编印《棍法口诀》,他说:“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松钯如习一经,四书即明,六经之理亦明矣”。他坐镇蓟州时,有的将士认为明军乘骑不如塞外铁骑,每逢交手,常常失利,产生畏战心理。戚继光特地召集属下十二路镇守将领集训,并亲自持大棒作对抗骑兵的示范表演,使部下很信服,增强了战斗必胜的信心。
▲周星驰电影《功夫》董志强使五郎八卦棍打跑斧头帮
棍棒主要是一种以打击为主的打击长兵器,依靠自己的力量使棍获得加速度时所产生的动物来击杀敌人。然而当敌人防御能力提高之后,在坚实的头盔和护身甲的保护之下,其杀伤能力始终有限,若是遇到皮厚肉硬的强敌,棍棒会无法成功击杀或打伤敌人,只是使敌人感觉一阵疼痛而已,打痛敌人不能一击必死,必定激怒敌人杀意,招来敌人疯狂的反攻未必是好事,故棍棒不见得是完美的好兵器。

▲横练、铁布衫、金钟罩等功夫均是棍棒打击类钝器的克星,黑风双煞梅超风、陈玄风一身横练,铜皮铁骨,刀枪不入,但陈玄风最终被狗屎运的小郭靖无意以匕首利刃捅刺命门—肚脐眼立马毙命。
少林僧兵之所以选择少林棍为主流格斗冷兵器之一,其原因是少林寺学佛之人不能杀生的。拿带刀刃金属利器是很容易杀死敌人,而用棍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伤而不杀,点到为止,符合了佛的不杀生的戒律即使格斗也是为了自保,再者制作棍棒的木料极易得,故棍子在我们生活中很平常不起眼,可以掩人耳目,但一到棍术高手手里发挥的威力却不小!

▲电影《师父》中廖凡与小宋佳在街边长凳谈笑风生之间,用一根长竹竿击败一群来犯的天津小流氓
其使用的棍法叫做咏春六点半棍。六点半在广东南方俚语是吊儿郎当、无精打采之意,六点半棍是属较长(总长为2.5米左右)而“提不起来”的棍法。需要舞棍者具有雄厚的臂力,架势为棍头点地。所以殳在战争实践检验中的作用和地位便逐步下降了,退出战争历史舞台,成为现代男人们看家护院驱逐歹徒盗匪的随手可用的防身冷兵之一。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黄药师。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THE END
我方为金台新媒体联盟核心成员
关于我们:微信号 LBQYJS
更新时间:周一至周六中午时段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QQ :302511404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