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隋唐英雄,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擅使双锏的秦琼了。在脍炙人口的隋唐故事中,使一双铁锏的秦琼行走江湖、驰骋沙场,双锏之下亡魂无数。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秦琼并非以使双锏扬名,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在战场上的秦琼使用长枪作为武器,每当敌方有精兵强将上阵时,唐太宗就命秦琼去击杀他们,而秦琼也每次都不负众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使用双锏的秦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鞭锏类武器在战场上流行起来,是唐末五代才开始的。在这一时期,动辄四五十斤的重型盔甲开始普及,其结果就是传统的刀剑类切割武器在战场上威力大减。为了应对重甲的强大防御力,追求重量、打击力度的武器渐渐增多,于是鞭锏类武器便流行起来。
唐末五代以来流行于中原的重甲是鞭锏类武器流行的物质基础
根据记载,五代时后晋勇将安重荣就擅使铁鞭,人称“铁鞭郎君”。进入宋代后,以使用鞭锏扬名的武将更是多了起来,如北宋将领王继勋,因擅用铁鞭、铁槊、铁楇而被称为“王三铁”。除此之外,还有在《杨家将》中经常登场的呼延赞,也是一名擅用铁鞭的猛将。
现存的唐代铁锏
除此之外,北宋军队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大量使用鞭简类武器的记载也十分丰富。在爆发于公元1041年2月的好水川战役中,宋军主将任福、先锋桑怿以及部将王珪都以鞭锏类武器作为首选,任福、桑怿均使用铁锏,王珪也以铁鞭为武器,可以说鞭锏类武器已成为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好水川一战宋军虽然寡不敌众全军覆没,但是西夏军队也付出了相当代价,导致其在消灭任福所率领的宋军后就如同强弩之末,很快撤回了西夏境内。
西夏武士浮雕,其身着重甲的特征十分明显
有关鞭锏的形制,因为使用者的身材、体能不同而各有差别,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般的单手鞭锏重量在二至五斤之内,超过四斤能使用的人已经寥寥无几,而在一些史料中记载的十斤甚至二十斤的鞭锏,则为双手用鞭锏,在明代兵书《武备志》中就有记录这类鞭锏的用法。战场上的实战用鞭锏主要为钢铁制,铜制鞭锏则类似于礼器。因为铜在古代属于稀有金属,由稀有金属锻造鞭锏有特殊的意义。
《武经总要》中描绘的鞭锏
铁鞭的形制类似于一把剑身为带节铁柱的重剑。如在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中记录的铁鞭,其握把便于同样记载在书中的军用宝剑无异,而“剑身”则为末端为尖、中间共有十三个环节的铁柱。因其类似竹节,是故铁鞭往往被称为“竹节鞭”,而是否有“节”也成为了分辨鞭锏的主要特征。
鞭与锏
铁锏的“剑身”则为四棱长方形,因类似竹简的形状而被成为“简”,后来将“锏”作为此种武器的专有称呼。锏身的横截面有正方形、菱形、六边形、八边形,锏身有的会开槽以增加锋利度和控制重量,这类锏被称为凹面锏或瓦面锏。早期的铁锏多为一体式,这样制成的铁锏优点在于结构牢固耐用,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在使用时往往因为力的相互作用反震使用者进而造成损伤,史料中曾有记载因为长期使用铁锏而手掌崩裂的情况。

一体式铁锏,有利有弊
鞭锏类武器的辉煌源于重甲时代的到来,在两宋这个中国重甲时代的颠峰时期落幕后,其地位也开始下降。正如《武备要略》中所言:“刀只可敌无甲之兵,若遇铁骑重甲,非鞭不可”,而因为火器的出现和“铁骑重甲”的淡出战场,鞭锏类武器的装备也渐渐减少。
钢铁双锏
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鞭锏类武器与火器相结合产生了新的兵器——雷火鞭锏。这种武器将火门铳与边见结合起来,将鞭锏的前端掏空作为枪管使用,作战时在远距离将其作为火铳攻击敌人,敌人接近时又恢复鞭锏的本来面目,可以说是鞭锏类武器最后的辉煌。

徐州博物馆藏的雷火鞭锏与三眼铳,同属冷热结合的兵器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正义必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