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文子
前段时间,因为遇到了一些事情,状态不是很好,有几个姐姐得知后,就过来看望我。
在聊天中得知一个姐姐把之前的工作辞了。意外之余,问其原因。原来因为工作调动,让她从县城到了镇上。工作倒还好,在哪儿上班都一样。可唯独有一样,让她想想都难过,没办法忍受。那就是信仰生活受到了影响。她从没想过,农村信徒的信仰生活居然是这个样子。自己的灵命根本没办法得到供养。与其这么痛苦的待在镇上,还不如辞职回县城呢!至少信仰生活不受影响。
看到这里,或许不少人心里都会想,这也太偏激了吧!农村信徒也一直是这样生活的,不是也挺好的;或许有人会说,既然他们无法供养你的灵命,那你就奉献自己去供养他们的灵命,这样的话,岂不是更讨神喜悦吗?
听起来,很有道理。我们都知道不少传道人都会到偏僻、穷困的山村去传福音、建立教会。可是,问题是,这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有许多问题要面对的。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需要有感动,有奉献的心志才行。
平心而论,农村教会确实存在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是我们一个人、两个人,花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解决的。

首先,农村教会,基本上是老、妇、弱、病的信徒占多数,他们的文化知识有限,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时候故步自封,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大使命没有清楚的认识,更多关注的是教会里面的侍奉,至于关注社会,能为社会能做多少贡献,反倒觉得没那么重要。
然后,大多数信徒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很好的规划,没有什么使命感,更多的是想自己能够得到多少祝福,孩子能否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以及是否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至于自己的灵命是否有新的成长,那好像不是最重要的。
其次,传道人的眼界也是一个大问题。曾听不少传道人说,平时只要多读圣经就好,至于别的书籍没必要花时间去读。这样的话,就在思想上与年轻一代的信徒产生了代沟。所传递的信息很难吸引到年轻人,就算偶尔有年轻的信徒,在聚会时如果得不到良好的供养,自然而然就会离开。可是,我们不仅不反思自己的事奉,还埋怨社会太邪恶,大家的心都被金钱迷惑了。
最后,因为社会结构的变化,许多中青年都不愿待在农村,都希望到外面接受更新更快的资讯和知识技能,渴望自己有更好的未来。甚至于不少传道人也会离开自己事奉的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一味的指责或是用上帝的惩罚来恐吓他们,只怕也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天长日久,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缺乏传道人,信徒得不到喂养,便会流离失所,有的则会选择能让自己有归属感,灵命能得到成长的教会去聚会。无从选择的,只好留在原地,然后灵命越来越弱小,那就更没有能力参与事奉,教会就会变得越来越荒凉。

那怎么办呢?难道我们就任其如此荒凉下去吗?当然不能,有些事情,我们还是可以试着去做的,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小小的建议,当然希望大家也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首先,作为教会的领袖和传道人,除了具备成熟的生命和属灵眼光外,一定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向别的教会借鉴学习,除了参加定期的培训外,自己也需要下功夫来学习圣经。现在网络是如此发达,学习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不要以年龄大或是在农村作为拒绝继续学习的借口。
其次,作为传道人,讲道当然是为了让信徒明白真理,进而活出真理,同时,更应该透过真理,将信徒带到神的面前,激发他们愿意认识神,愿意明白真理的热心,从而可以自己透过学习来明白更多的真理,而不是一味地等待别人来喂养。
然后,领袖和传道人要引导信徒,我们的侍奉不是单单在教堂里面,我们也需要关注周围人的需要,只有让别人切实感受到从上帝而来的爱,才有可能愿意来认识这位神。而不是用上帝拣选的,到了时候自然就信了这种道理,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对于这个社会,我们也是有责任有义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最后,探访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况下,只有信徒生病时,领袖才会去探访。如果平时有交通会还好,大家可以有心灵的沟通,彼此代祷。但是,如果没有,大家都是聚完会就回家,彼此之间根本就没有交流的话,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对方的难处呢?我们真的需要把信徒放在心上,有没有真正关心过对方。一个信徒长时间不聚会,可曾想过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或许是遇到难处,或许是落在了软弱之中。我们不是雇工,而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任何一个人的软弱和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的软弱和痛苦,所以,根本无从逃避,只有面对。
希望软弱的教会都能有朝一日兴旺起来,也希望神的大能透过我们的代祷和付出从而彰显出来。

欢迎投稿。除微信公众号,文章还同步到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百度百家号、一点资讯等客户端。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除图片、视频、音频,不要使用附件。
阅读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