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梦想》之 梦想悦读

那天是1945年4月8日,礼拜天,全世界的基督徒一同敬拜上帝。据同室的一位囚友回忆:那天,身为牧师同时也是希特勒的囚犯的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 又译为潘霍华),在囚室内主持了一个简单的主日崇拜,他用非常恰当的话语向大家讲解了被囚者的心情、思想与决心。当他做完祷告,囚室的门被打开了,两个纳粹进来说:“朋霍费尔囚犯,准备同我们走!”
朋霍费尔平静地说:“时候到了,不过对我来说,却是生命的开始。”次日凌晨,朋霍费尔在自己的祖国——德国遇难,更准确地说,殉道。他实践了向全世界宣告的信念:“当基督呼召一个人时,是呼召他来为他而死。”
朋霍费尔殉道前,曾被关在监狱中达18个月之久,其间,他写的很多文字被收集整理出版,是为著名的《狱中书简》。
他在书信中探索了生命的复音性问题。
现代社会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人成了碎片。我们的整个生命常被撕裂成一个个碎片。人应当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境呢?朋霍费尔的回答是:你要有一个完整的生命。
“完整的人” “完整的生命” “完整的生活” “完整的人格”,这些都是朋霍费尔在书信中反复提到的观念。他告诉我们,纵使我们没有得到所愿望的一切,纵使我们的感情没有被满足,但我们仍然可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
那么, 什么是完整的生命?这就是以耶稣为中心的生命。 “我愿意讲论上帝,把他当作生命的中心,而不是生命的边缘;不是软弱时,而是坚强时的上帝;不在人的痛苦与死亡,而是在人的生命与荣乐里;不是在罪恶中,而是在工作中。至于在生命的边缘一事,最好是泰然处之,不求解答这个问题。”
朋霍费尔强烈反对“圣俗两分”的神学观念。他主张“圣洁的入世”,正如著名神学家奥尔森概括的那样,朋霍费尔认定“上帝就在世界里,而不仅仅是在某个特定的宗教的范畴中;而要求基督徒‘入世’,就是将基督论的要义应用在门徒的生命中。在他看来,基督徒最大的诱惑,就是假借敬虔之名,从世界退缩到象牙塔里,或是筑起假信的私人堡垒,或将宗教视为一种活动,或许多生存领域中的一个而已。”因此,朋霍费尔主张教会要站立在社区的中央,“教会不是站在人力枯竭,即生命的边缘之处,而是兀立于中心地带”。
在朋霍费尔看来,“宗教的行为常常是部分的,而信仰却是整体的。信仰是一种包含整个生命的作为,耶稣并不呼召人去参加一种新的宗教,而是要人进入新生命” ,或者说,就是“切切实实地做一个人。”
这就是耶稣所说的丰盛生命,朋霍费尔称之为“生命复音性”。它就像一曲美妙的音乐,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有个美妙明朗的主题。没有这个主调,就不可能有完整的丰满的声音,有了它则其他的对位音调都有确定的依据,就不至于走了调或失了音”;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有与主调对位的“副调”,“不相混乱,各具特征” 。不走调,也不失音,“保存自己一个完整的特征。唯有这种复音音乐才能给予生命所应有的整体性。” 这样,“在我们的心里,最少有某种程度,能够容纳上帝和整个世界。”
延伸阅读
《致山姆的信》
一本畅销美国的感人家书,当小山姆快要出生时,他的外公写了一封信表示庆贺。可当他长到4个月时,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孤独症。于是这位外公继续给山姆写信,想象他未来将要面临的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世界,教他如何应对。小山姆出生后,美国CNN一直跟踪报道,关心他的成长。
“本书的每一章都是写给山姆的一封信。有些信讲的是我生活中的故事,而且多数信讲述的内容都是我的切身感受。所有这些故事谈论的都是一个主题:人的意义何在?”
《是时候改变啦》
改变总是很痛苦的。但当发生改变时,无论是否受伤,你都能从中受益,学习它,经历它,无论你相信与否,你都能为所经历的事感恩。你将不再因改变而担心、沮丧和恐惧,而是视改变为契机,变危机为回报。勇于改变、机智应变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益,同时也引导你学习新技术,增强适应力,经历全新的事物。
本文选自《OC爱梦想》17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