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即消费有三大核心:与新形态相适应的原料供应链组织、智能化&匠心品质的机器终端,数据驱动的消费者交互和消费场景体验运营。
文 | 杜暮雨
自助咖啡机企业“莱杯咖啡”宣布,已在9个月内完成3轮融资,包括: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海尔产业金融CEO周剑振于2016年9月的数百万元种子轮投资;2017年3月,青山资本、险峰长青领投,梅花创投跟投的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7年6月,真格基金领投,梅花创投跟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相比于投资视角对自助咖啡机的认知——优化成本结构、重构消费场景,周培杰认为自助咖啡机其实是“生产即消费"模式的体现,根本区别于数十年来已发展成熟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大渠道物流分发、中心化营销、标品化体验的传统零售模式,生产即消费则刚好相反,它代表产品从原材料组织、生产加工,变为最终消费品,到完成交易交付和售后服务的全流程都在消费者端完成,从而满足消费者多(终端生产个性化)、快(消费场景便利化)、好(新鲜、健康品质)、省(砍掉流通环节)的本质需求。
生产即消费有三大核心:与新形态相适应的原料供应链组织、智能化&匠心品质的机器终端,数据驱动的消费者交互和消费场景体验运营。而所谓'移动支付的成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周培杰说。
从表面上看,所谓生产即消费模式同样可以套用在“前店后厂”的小型店铺上,但归根结底,自助咖啡机的投资回报率和可复制性更好。
根据业内给出的数据,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在2015年时超过了700亿元,且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彼时,全球范围内现磨咖啡在咖啡总消费量中的占比超过87%,而中国刚好相反,速溶咖啡占据了84%市场。但星巴克、Costa十几年时间的培育,中国人对咖啡的兴趣和依赖正逐渐“与国际接轨”。
自助咖啡机的出现正迎合了这一趋势,它经营模式灵活、更加贴近消费者、工艺稳定、可满足个性化定制;同时,传统的咖啡馆存资产结构过重,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盈利周期长,而自助咖啡机的资本效率更高、更易规模化。与咖啡馆售卖第三空间的本质相比,它满足喝咖啡需求的效率已经被验证——截至2015年,日本有174,000台自助咖啡机(占VM总体量的3.5%)。
更关键的是,我们发现欧洲、日本的自助咖啡机很多都是由品牌商投放,但中国市场尚未形成足够强大的咖啡品牌,该品类还存在产品品牌的机会。
不过中国自助咖啡机市场仍在跑马圈地阶段,据莱杯咖啡创始人&CEO周培杰介绍,中国当前只有2000台左右自助咖啡机(莱杯咖啡目前有近200台)。他预计,2017年市场整体出货量将达到1万台。
渠道+产品(即不止机器,还有自己的高毛利产品)型机器的单机财务模型通常很好看。莱杯咖啡目前平均单机日销30杯咖啡、单价10元,按照机器成本4万元(5年折旧)、原材料成本25%、1个员工负责10台机器运维、长租进场费500元/月来计算,营业利润率在50%以上。
莱杯咖啡的同类玩家还有咖啡零点吧、咖啡码头、友咖等。他们通常通过B2B2C的模式进驻写字楼、高校宿舍、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由于大家的量都不算大,尚未出现点位上的激烈竞争。周培杰有在明基、易车的五年大客户销售、BD、地推经验,刚好复用在自助咖啡机的拓展上。
目前来看,自助咖啡机头部公司间的产品差异度还不够显著,除了品牌、技术/商品研发、选址、资金等方面的竞争外,体验上的各种细节(口味品质、稳定性、周边功能如纸杯厚度等)仍有较大突破空间。
有关自助咖啡机更详细的分析,可参见36氪文章《试图分走星巴克一杯羹,自动咖啡售卖机是个多大的生意?》
点击关键词,查看更多早起看早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