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圆,
唯独父母的爱指向离别。

这是最近热播剧《小别离》的一句宣传语。《小别离》可不是张爱玲《小团圆》的什么姊妹篇,也不是关于男女之间万转千回的小事情。
它的落脚点,
是父母,
是孩子,
是教育。
artra
曾看过一份关于《小别离》的大数据显示,说这部剧的核心受众群体年龄跨度很大。“老少皆宜”倒是有些言过其实,但从十几岁的00后到四十几岁的70后,都能在这部剧中找到触碰自己情绪的那个燃点。
当然,这里不排除大部分的十几岁00后是奔着tfboys去的。
但言而总之,这部来源于生活的《小别离》,现实得赤裸裸血淋林。它仿佛生有一只无形的手,拉扯着我们在现实和剧情中穿梭。下面是来自观剧前线群众感同身受的共鸣。
这位朋友口中所说的振聋发聩,是海清饰演的剧中人物董文洁,在女儿朵朵考试失利后的一段痛诉。
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一百
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
你进不了重点高中
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
进不了重点大学
你等于是这辈子完了
从她这段用心良苦的话,我似乎可以看到千万个中国父母的影子。我知道,父母是出于对孩子将来的考虑。
他们跨过的桥比自己孩子走过的路还多,所以出于父母本能,煞费苦心地为孩子“规划”出一条少走“弯路”的路。
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之事。父母似乎可以以爱的名义,“绑架”你做任何事,还会语重心长地张口就来:
为你好。
作为普通工薪阶层的妈妈吴佳妮,为了送女儿琴琴出国留学,想过砸锅卖铁卖房子,甚至不惜为将女儿过继给在美国的姐姐,和丈夫金志明闹到婚姻破裂。
我不否认,这是一种无私到让人瞠目结舌的父母之爱。但是,
这同样也是一种可怕到让人难以喘息的父母之爱。
artra
琴琴本来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在这种近乎魔怔的父母之爱下,也变得
只要你们不再吵架,
我出不出国怎样都行。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孝顺这个词。它的原意是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之心的美好德行。但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变得狭隘甚至有些蛮横。
在大多数现代人的词典里,没有“顺”的孝道是不可实现的。粗暴点儿讲,你做的事都快把父母给气死了,这难道是孝道吗?
但是,这种一味强调不忤逆父母的孝道和愚孝有什么区别呢?
artra
artra
artra
想起最近一位朋友说的一句话:
父母遇事儿,就两个杀手锏,
一是为你好,二是气死我了。
让她满腹牢骚的,也是关于出国的事儿。不过与《小别离》不同的是,卯了劲儿想出国的她,却遭到父母所谓爱的“绑架”。
大学毕业后的她,在父母欠下一屁股人情债后,谋得了一份在国企的工作。和那些毕业等于失业,或者找到工作起薪温饱的大学生相比,父母给她铺的路,简直不要太好。
但在她看来,那份工作无异于温水煮青蛙。所以,在温水中呆了一年的她,先斩后奏地跳了出来。办完辞职手续的那天晚上,她和父母闹得很不愉快。
她试着去解释自己的想法,试着和父母沟通。说的什么倒是忘记了,只记得妈妈情绪难以自已地说了一句话,

你这是要气死我啊。
她说之前还得意自己的那份小聪明。但听到妈妈那句话时,她忍不住哭了。小时候似懂非懂说着要做妈妈贴心小棉袄的她,怎么会想着把妈妈气死呢。
但工作毕竟是辞了,父母再怎么数落她,也无济于事。她另找了一份工作,工资比之前高得多,也累得多,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地铁都停运的那种。
她说自己其实刚毕业那会儿,就想出国留学。但父母连商量一下都没有,就把她带上了和自己预期南辕北辙的一条路。当时她心里清楚,出国这个打算是要暂时被搁浅。

自打工作之后,她一直在攒钱。她说,想走自己的选的路,就要用实际行动告诉父母,我可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负责。
最近家人一块儿看《小别离》时候,她试探性地问父母会同意自己出国留学吗?
妈妈漫不经心地回了她一句:
出国什么就算了,
找个男朋友把自己嫁了才是当务之急。
你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
怎样才能既照顾到父母的情绪,又不会妥协掉自己的选择?

她要怎样做?

artra
最后,我想分享那首纪伯伦的诗【《小别离》中的台词是译版
On Children
By Kahlil Gibran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the bow that is stable
近期热门
留学干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