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这个话题,我想起了“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
不是故国之外无世界,但不是我的世界。

▲钱钟书
1935年,钱钟书先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
赴英国牛津大学,就读于埃克塞特学院。
▲钱钟书和妻子杨绛
1937年,获得埃克塞特学院学士学位的他,又同妻子杨绛赴法留学,进入巴黎大学,但求学识,不求学位。
1938年,钱钟书先生同妻子杨绛归国。妻子杨绛在《我们仨》中曾这样说到:
“我们为国为家,都十分焦虑。
奖学金还能延期一年,我们都急要回国了。
当时巴黎已受战事影响,回国的船票很难买。
我们辗转由里昂大学为我们买的船票,坐三等舱回国。
那是一九三八年的八月间。”

在之后的1948年,钱钟书先后拒绝了香港大学,台湾大学,牛津大学的任教邀请,并在给同窗Stuart的信中说道:
Still, one's lot is with one's own people。

【人的遭遇,终究是和祖国人民结连在一起的】
虽然钱钟书先生从未谈及过自己当时归国的缘由,但从妻子杨绛的字里行间和他给同窗好友写的信件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选择归国的钱钟书先生,
对战火弥漫的故土怀揣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当然,会有人会反驳说,这是一种崇高且虚妄的揣测。
就像我们在解读鲁迅作品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
“在我的后院,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别有深意一样。
除了当事人本身,没有谁可以为他的思想活动发声。
之所以会有人排斥说有种回国叫做情怀,大概是因为爱国情怀太有悖人于我们的人之常情。
只有在国外混不下去的人,才会灰头土脸地回国。为了让自己在人前人后留有一些颜面,
才会说自己回国是因为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钱学森
在美国遭受迫害,排除万难回国的钱学森,一直是主旋律弘扬极具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家代表。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他,为中国的航天航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无人能出其右的贡献。
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钱老曾向美国提出入籍归化的申请,要求加入美国国籍。
但在当时麦卡锡主义盛行,联邦调查局拿着一份他早年参加过的社交聚餐人士名单,指控他在入籍申请中故意隐瞒报。
司法部以“伪证”的罪名吊销他的机密工作许可,并将他驱逐出境。
且不在这里讨论这个反转的剧情有几分可信。仅凭故事流传度之广这一点,就足以可见人性里对野史八卦的猎奇。

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排斥情怀这种“高(jia)大(da)上(kong)”的东西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情怀稀缺,就断言说它不存在。
当我们把爱国这种情怀降级到喜欢这个层面,具体到鸡毛蒜皮人间烟火,大概就能让凡夫俗子的你我感同身受了。
习惯了早上起来,在街边小摊上买份煎饼。慈眉善目的阿姨不用多问,心照不宣地给你加两个蛋。
习惯了周末约三两好友,吃饭逛街,电影shopping。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就着几杯咖啡,聊一下午的天。
习惯了就算夜色朦胧,大街上还是会有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和自己面孔相仿,语言一样,这样皆可掌控的熟悉给人踏实的安全感。

当然,这些习惯,是在出国之后有了不习惯,才渐渐地显山露水。
出了国才发现,不仅英国的月亮没比较圆,还没有讨“中国胃”欢心的美食小吃,没有可以陪自己一起疯一起闹的朋友。
也许这些不习惯咬咬牙都可以熬过去,但父母却是心里永远放不下的牵挂。
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香港洋装店的裁缝兼老板),“哥哥”张国荣中学毕业后,进入英国利兹大学念纺织专业。

▲张国荣
“哥哥”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突然中风的消息传来。他立马返回香港,学业从此中断。

乌鸦尚且都懂得反哺,血肉之躯的我们,怎么会忍心看着父母老无所依。
有人考虑过在国外“安定”下来之后,把父母接到国外去和自己一起生活。当然,也有很多人这样做过。
曾经在英国的公交车上,看到过这样让人心疼的一幕。
一个中国老人带着一个小孩,看模样应该是他的孙子。小孩子很调皮,嘴里嘟囔着可爱的英语。老人勉强地抱着他,头一直看着窗外,在数站台。听不到看不懂英文的他,只能一个一个地数。

这个年纪的老人,如果是在中国的话,晚年生活应该是跳跳广场舞,在公园里打打太极,或者和老战友下下棋聊聊天。但在人生地不熟的这里,坐个公交车还要数站台。

我们姑且不谈这些父母的晚年是否称得上“天伦之乐”。
但留过学又回来的那些人啊,肯定有扎在中国的根。
留学英国的你,过来谈谈回来的理由。
父母在,不远游
跨国异地恋,谈得太辛苦
吃货属性,怀念大天朝的美食
没有朋友陪着会死星人
就是爱我中华,不服来咬我啊
找不到工作,拿不到签证,被回国

回国发展的机会更好
近期热门
留学干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