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原创睡眠文,欢迎关注!
小土叨叨:这篇的作者是群里多妞妈妈的投稿,下图是可爱的多妞。
不用“那么紧张”
致新手妈妈
写在前面
多妞出生于去年11月,已经是一个快9个月的宝宝了。
大运动可以坐站爬;
精细运动能摇扇子、捡小颗粒;
语言上会喊爸爸、妈妈、奶奶、打打打;
睡眠上依靠安抚巾和吃手这两样武器70%的时候自主,无夜奶;
吃这件事情,基本一日四餐奶三顿饭,是个21斤的胖子;
带孩子有爷爷奶奶爸爸三个人和我一起分担,基本没有改变生孩子以前的生活。
整体来说是个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宝宝。
看完上面这段,估计会有妈妈觉得这是个“炫耀贴”
然而我只愿意管这篇叫做:半科学育儿“静待花开”贴
从出生到现在,虽然只有九个月的时间,却可以细细拆成好几个心理阶段。
(图片为多妞小朋友)
第一阶段:坐月子  
世界破碎了,生儿育女的快乐都是骗人的
爱情小说里一般都是这么描述的:跟心爱的人一起生一个像彼此的宝宝,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怀孕时候我便抱着这样天真的想法,加上又没啥怀孕反应,跟老公到处溜达、吃喝玩乐。
每天晚上胎教讲故事的时候总会幻想着生一个小朋友,小小的软软的,那样安!安!静!静!躺在我们怀里。
当然也看了一些博主,比如小土,微博里很多求助的妈妈,当时完全不理解养个孩子而已,为啥这么多困难。也买了一些书,天哪,感觉是怀孕时候干的为数不多有用的事情,就是看完了《实用程序育儿法》,觉得自己做足的准备,一定不会依靠老人,一定不会像小区大妈那样带孩子。
新时代的妈妈,我要自己科学育儿啊!(此处有回声~~~)
然而信心有多满,世界就有多崩塌。
多妞出生后第一夜,我们赶走了四位老人独自两口子在病房,直面的现实就是孩子大哭大闹一夜不睡,满脑子都是她为什么不睡!为什么要哭!
失落
出了医院回到家,如果用三组词形容月子,那么第一个词就是“失落”,我躺在床上,看着她哭泣或者醒来就被大家抱走,十月怀胎是宇宙中心、一朝生子就不重要了,真是满满的失落。
焦虑
第二个词“焦虑”,
新手妈妈的第一焦虑大概都是有关母乳吧。
哪怕我已经奶多的都往外溢出,只要她一哭还是会不断内心os:她是不是要吃奶了?
书上写要用手触碰宝宝嘴边,她会张嘴是本能的吮吸反应不是饿,可是到底怎么判断饥饱?
为什么她哭了?为什么她又哭了?
慌乱
第三个词“慌乱”,
她老是无故大哭是不是肠绞痛?
书上写要“E.A.S.Y”育儿吃玩睡,可是一吃奶就睡着了呀,怎么办?
对照着各种案例照片比较自家娃这满脸的小疙瘩到底是湿疹还是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黄疸医生给开了药,科普文又说不要吃药,到底怎么搞?
以为看过了书就能明白,一到实践都乱套了
更重要的是以为小人儿生下来就能跟我们玩,实际她连我们的脸都看不见
(小土注:能看见的,就是看不清,而且是黑白的)
一整个月子,乐天派如我,也没有感觉到什么生孩子的喜悦,反倒是哭了好多场。
因为不明白多妞哭啥,所以哭;
因为觉得大家只关心多妞,所以哭;
因为没啥理由就是想哭,所以哭哭哭。
那时候最搞笑的场景就是有一次无缘无故大哭时候,老公凑过来说:要不,你随便买点什么吧?买个包好不好?
憋了三十天好容易出了月子,以为自己又可以到处活动了,咣当!现实又是一击重击。别做梦了好嘛!一夜四五醒,皮肤黄眼圈黑毛孔粗,哪里还是以前那个样子。
涨奶导致好多衣服都不能穿,穿上也巨难看,一场电影都看不完就开始溢乳。这些也就算了,还有娃!娃根本就是落地醒,必须抱在手上睡,甚至不能坐下,非要站着抱着睡,放下秒秒钟哭给你看。
(图片为多妞小朋友)
第二阶段:2个月到4个月 
啊!着了科学育儿的魔
怀孕时候不理解的小土微博上那些悲惨的妈妈,今自己也成了其中一员。
抱哄、抱睡、奶睡、又摇又晃,样样都会来一点。
加了各种育儿达人微博、公众账号,看来看去都觉得知识不成体系,再看更多的书吧,又没时间,于是学习了小土的睡眠课,然后又进入了课程的月龄微信群认识了好几百个睡渣小朋友的妈妈们,再通过这些妈妈互相分享各种育儿贴、科普贴,大家一起调整娃娃们的睡眠。
现在回想那段时光也是疯狂,除了看知识就是群聊讨论,要不就是各种方法跟娃死磕实践,简直是着了科学育儿的魔,用生命在带孩子。
随便列列当时我的脑子里每天的问题
书上说一轮EASY应该是三小时,多妞两小时就要喝奶了,不科学!
书上说宝宝应该光脚比较好,多妞还要被穿袜子,不科学!
书上说孩子冷不冷是摸后背,多妞天天被说手冷要加衣,不科学!
。。。。。。
于是,在睡眠上为多妞制定的改进计划是:戒晚觉抱哄、戒白天抱睡、戒白天抱哄、实现自主入睡。过程就不在细说了,不然这个文章又可以扩展5000字。
给大家描述一下典型的一天吧。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太焦虑了!
早上起床,正常应该是8点醒。假如醒早了或者是醒晚了,感觉一天的开始都不好,整个人一副easy全要乱套的样子。
醒来吃奶,奶的久还好,要是随便五分钟就结束了,又陷入会不会3h没到她就又饿了的猜测里。
接下来活动,全程睁大眼睛等着捕捉睡眠信号,一看到有揉眼、摆头、哈欠、目光呆滞这些,立刻马上带回卧室。
进了卧室,关门拉窗帘完成睡眠仪式,开始忐忑的嘘拍,拍睡还好,拍不睡的话又要心急如焚的抱哄。
睡着以后,搬着小凳子坐在小床边上,半小时一到立刻开始接觉,有时候是拍拍就接上了,大多数时候要跳一场大绳才可以,甚至是重新哄睡。
接下来,起床,轮回以上流程。到了晚上,把育儿APP打开统计全天睡量。
要是不够书上写的范围值,就崩溃。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不是在哄睡就是在接觉,一整天都是:跟标准不一样好焦虑;跟书本不一样好焦虑;别人行我们不行好焦虑。
为了维护她的作息,大家都要尽量减少带她出门社交。
有时候误点没睡,或者接觉接到精疲力尽,多妞大哭我也会大哭。
好在我们家没有什么其他的分歧,爷爷奶奶都支持我科学育儿。
在穿衣服的多少,光不光脚,少抱不抱孩子这些问题上,只要讲的明白为什么,都照着做了。不然免不了像很多家庭一样为了这些问题而争吵。
听体检医生说有婆媳两为了孩子穿多少衣服吵到当场翻脸走人,真难以想象要是那样的话,按照我那个科学育儿的劲头,家里该吵成什么样子。
后来点醒我的是群内妈妈的一段话。那时候大家都在盼望宝宝100天的到来,都说百日以后的孩子就好带起来了。
有个已经满100天的妈妈劝我:
不要对100天这个距离的数字抱有太大的希望,学习科学育儿的目的应该是让自己和宝宝的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加焦虑,要学会对孩子有合理的预期,毕竟他们总会长大的。
几个月以后,我到2016年1月的妈妈群里做经验分享,看着他们我仿佛就看到了当时那个焦虑又纠结的自己,于是经常把这段话拿出来讲。
科学育儿当然是好的,但是太钻牛角尖,就是所谓的“照书养”多少会有点累人。
妈妈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母亲,会有累的时候,偶尔不按规则来也没什么关系。
反之,宝宝也不是机器人,如果说一万个人心中都有一万个哈姆雷特,那么这世上也绝没有什么完全一样的宝宝。有教科书式的,也有不按套路出牌的,不会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学习丰富的育儿知识,仔细观察自己的宝宝,两者结合找到最合适的办法轻松养育。
特别是两代人共同抚养孩子的家庭,在享受老人带孩子的便利同时,肯定某些方面要做出妥协。
如果一边需要老人带孩子,一边又指望老人方方面面都按照要求科学育儿,家庭纷争不断,还不如自己带来的轻松。

(图为多妞)
第三个阶段:5个月至今  
恪守基本点,其他随便吧,儿大会自好
被群内妈妈点醒以后,又一次重新梳理学习过的知识,问自己哪些是必须要坚持的。数了数发现特别少,目前就三条。
1)  必须定时吃饭,餐椅进食
2)  必须每天坚持绘本时间,能独立玩耍的时候绝不打扰
3)  必须科学如厕训练,不提前取消尿不湿
就这三条,剩下的没啦没啦没啦,啥都可以随便来。
再也没有守着接觉过,到点哼唧了,能接上就接上,接不上就起来high吧。再也没有抱着THE WONDER WEEKS 的APP数日子。啊,要入跳了,要出跳了,闪电了。
取而代之的是,觉得这两天有点反常,打开手机看看是不是在跳跃期,如果在那就对应的给她一些帮助训练,同时更多一些耐心。
学扶站的时候,天天闹到三更半夜,心里懂得这是必经之路便就不再去管她晚睡或者睡少了有啥不好,而且也就那么几个星期!对!扶站扶了几个星期!暴走。。
爷爷奶奶说大宝宝出门要穿鞋,穿就穿呗,反正在家大多数时候还是光脚。还有什么维护作息减少出门,爸妈总要社交啊,偶尔带出门浪一浪,晚上现在妈妈怀里睡一会就是。
还有分离焦虑来了,整天哭哭啼啼,那就多抱抱吧。加上孩子大了以后又越来越好玩了,更多的互动,妈妈的耐心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当然了,牢骚什么还是有的。继续感谢小土啊,因为有了妈妈群,为宝宝哭闹而烦躁的时候,就去群聊里一边吐槽一边买买买。整个人带娃的状态好了100分,元气满满。
(小土注:很多群最后都沦为买买买了,对女人来说,这个最减压)

(图为多妞)
假如时间可以倒回到开始
写到这里,基本上就该结束了。其实整篇我拖了好几个晚上,写七八千字又删掉,又写又删。初初有娃的这九个月,吃喝拉撒每一个点,哪怕小到怎么戒除抱睡的,都能写出一大堆东西来。
可是想来想去,决定还是守着初心,讲点没太有用的心态上的变换。
假如时间倒回,能跟怀孕的自己说些什么。我想大概就是:
不要焦虑,儿大会自好;
理论上充分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尽量团结家人,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家庭的方法,灵活实践,不要照书硬来,纠结细节。
有脾气很正常,找合适的途径发泄掉就好。
你想象中可爱的孩子,甜蜜温馨的场景,慢慢都会逐一出现,不要着急。
最后,感谢小土群里互相陪伴了八个月,一起成长一起抱怨的各位亲爱的们。
(全文完,本文的作者是多妞妈)
关键词
回复即可查看对应文章
误区 排查  清醒时间 作息  解读哭  问答 情绪 奶睡  抱睡 频繁夜醒 早醒  接觉 小睡短  并觉   0-6个月案例 6个月以上案例  过敏 早产 湿疹 鼻塞  胃食管反流 厌奶  肠绞痛 不踏实 胀气  打鼾  钙  跳跃期  入睡晚   睡后半小时  半夜起来玩  站起来  小土安抚法  小土陪伴法 抱起放下 easy  cio 法伯  睡袋 安抚奶嘴 安抚巾 安抚物 产后抑郁  翻身 大运动 睡眠倒退 安全座椅 旅途 倒时差  绘本 漫画  笔记 二宝 音乐 规则  视频  辅食 APP  入托 家庭 催眠曲 课程 拍睡 游记 英语启蒙 群 吃货 斜颈 案例 自主进食 口呼吸 入托 游戏力 蒙特梭利 安全 小土陪伴法 群  熊孩子 倒时差 熊孩子 PET 倒时差 噩梦 拍睡 婆媳 0-3个月 4-6个月 7-9个月 妈妈的睡眠问题 自主排尿 感觉统合 坑娃照
关于这个号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新浪微博@小土大橙子  因为小子睡眠的问题,开始关注婴幼儿睡眠,后来专注于此,是国内首位获得认证的睡眠咨询师。
本微信平台文字系原创或授权转载,非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理解。喜欢的话,请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联系我,请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 个人微信号 xiaotudachengzi1
本号延展阅读(点击链接查看)
【下载链接】婴幼儿睡眠文档(50页)或 http://pan.baidu.com/s/1jGguc2E
【必收帖】100+篇睡眠文案例汇总(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好睡眠)
睡眠课收看地址 淘宝教育 (优先)
#淘口令#长按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即可看到【小土婴幼儿睡眠系列课】http://b.mashort.cn/h.6ZhCX?sm=9cff7e
或者 腾讯课堂 sleep.ke.qq.com (备选,国外用户因为网速的缘故,建议使用腾讯收看,购买后记得加群)
安睡是最好的礼物
很多妈妈都经历过焦虑的阶段,也只有经历过走出来之后,才真正的放下一些执念。放松心情,快乐育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