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应作者要求,这篇匿名。
曾经,我妈也说要拉着我一起死……
看到报导,湖南湘潭市一位母亲,带着2岁多的大娃,几个月的小娃,从13楼纵身而下。
3条人命就这样烟消云散。  
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数次提起要带我一起赴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篇无意去评论那位母亲。
只是想说说,在自己父母的婚姻中,所体会到的。
1
家庭矛盾是会逼死人的
尤其是当你无处可去时
从有记忆开始,父母就时常地争吵,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十几年如一日,相当稳定。
吵架的主题相当丰富,涉及生活各个方面,总之就是无事生非,小事化大,吵到没主题了,就把旧帐翻出来继续吵。
时常听到风吹门“砰”的一声,我都浑身一抖,汗毛竖起,生怕是他们又打上了 。
这种对声音的恐惧,直到离家多年后才渐渐消失。
动手摔碗,砸电视,要拿砍刀互搏,也不太罕见 。
写到这里,还是感叹惊险,很多时候,生死也就是一股冲动劲的事儿
冲动之时会忘记,生命没法重来,父母带给孩子生命,但孩子的命属于他自己,不是属于父母的。
小学时候家住郊区,有次放学,发现家里三圈外三圈人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原来是他们又吵架了,大冬天,从屋里扔出一只军皮靴,落在对面河里。
多年后的今天,我已经完全忘记了那场架的缘由, 但那个画面依然清晰,特别厚的冰面上,一只大鞋就那样静静地斜着,周围一圈是被砸裂的白色冰。
家暴也是少不了的,在我家更多的情况是互暴,初一有一次我半夜醒,发现他们在打架,起身去拦,结果都落在我身上。
 我的童年就消逝在这无数个哭泣的暗夜里。
在大学期间,他们似乎由于疑似第三者的介入,大闹N场后,离婚了。
奇葩的是, 离婚之后,他们还生活在原先的房子里,一人住一间,又这样继续过了十年。
直到我爸经济状况好转, 第三者再次出现,终止了他们计划中的复婚。
问过我妈,为什么不彻底离开我爸,她的回答是:我能怎么办呢,谁家不吵架啊,谁家不是这样!
这种的日子,我一天也过不下去。
很多人活得犹如蝼蚁,却不自知,亦无法逃脱。
2
父母是80年代初自由恋爱的,爸爸是个自考的大专生,有城市户口,妈妈是个农村户口的高中生。
在那个城乡差别严重的年代,父亲顶着家人的强烈反对,和我妈成婚。
或许我爸爱我妈 貌美肤白个子高,我妈爱我爸 知识分子有文化。
当年来说,也算是嫁给爱情。
但可怕的点在于,他们没有共同爱好,三观有着巨大的裂痕。
爱情是靠冲动,凭感觉。
婚姻的经营则难出N倍。
我爸喜欢买东西,花钱大手大脚,我妈却非常节俭,苹果皮削厚一点都受不了。
我爸喜欢读书,买回一堆报纸杂志,我妈却几乎从不看书,苦恼于一堆书纸没地方摆。
我妈爱干净,动手能力强,我爸却自理能力极差,不会洗衣服,也不会做饭。
我妈爱打麻将,我爸觉得是赌博大罪。
我爸以出风头为荣,我妈则很反感此类虚荣行为。
……
每一件事都不是大事,
每一件都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羽毛
贫贱夫妻百事哀,
虽然不见得多贪财,但很多事说白了,看穿了,是因穷而起,为钱而吵
在那个自身难保要为温饱挣扎的年代,谁还有多余的能量来爱人呢?
如今想来,我心中无恨,唯有叹息。
3
因为孩子才吵架,“为孩子好”才不离婚
是真相还是借口?
动不动说要离婚的时候,不忘让我参与:“爸爸妈妈离婚,你跟爸爸还是跟妈妈?”
末了还要补充:“爸爸妈妈离了婚,你就要有继父后妈,他们对你肯定不好!”  
等我稍大一些,对于他们离婚的恐惧,变为期望: 不好好过就赶紧离吧,成天吵来吵去有什么意思 。
但很奇怪,每次吵到要感觉要同归于尽的时候,他们又继续过下去,偶尔还和好如初。
解释的缘由总无外乎:“爸爸妈妈吵架都是为了你啊!”“我们不离婚,还不是为了你!”
言下之意,要没你,我们挺好的。
我始终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很困惑,这个冤屈,等到17岁离家上大学后才逐渐洗清。
因为我离家之后,他们还是继续争吵, 打电话回家,第一句话问的常常都是,最近有没有和爸爸吵架?
从小到大,我都是妈妈的情绪垃圾桶 , 从那里听到无数关于爸爸的负面信息。
现在回想起来,她说的很多都带了情绪,有夸大,不真实的成分,甚至她自己也知道。
但年幼的我如何能够分辨。
有十几年的时间,我都很害怕和我爸说话,家里如果只有我和他两个人时,会非常紧张。
原本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挣扎在无边的恐惧中。
成人的事情,不要过多的让孩子介入。
她们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情绪疏解能力,去消化。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动不动把问题推给孩子。
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他们承受不了的 。
以“为你好”为名的事, 往往都不是好事。 
4
用吵架来沟通是一时悲哀
只会用吵架来沟通是悲哀一世
后来在反复的复盘中,逐渐想明白,也许吵架就是他们的沟通方式
因为我在场时,往往吵得更加起劲,
似乎都想通过这样的机会,像我表明,在理的是自己,理亏的是对方。
我常在心里复盘, 如果这句不那样说,而是这样说,如果这句不要顶回去,而选择沉默…… 
我想很多矛盾是可以避免升级的。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感情有多坚韧能禁得起这么一次次的摧残呢。
可就像父母无法改变对方那样,我也同样无法改变他们。
只能一遍遍哭着哀求:“求求你们别吵了……”
只会用吵架沟通,和信奉棒打出孝子一样,说到底都是无能。
爱是一种本能,如何去爱则需要学习,
妈妈总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
其实“刀子嘴”痛快的是自己,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说完自己爽了,不用管给别人造成的影响,这是一种自私
另一方面其实是缺乏情绪控制的能力再直白一点说就是不会好好说话,可叹更可悲
5
生活中真有那么多山穷水尽么?
那些所有争吵是必须的么?
一定是对方有问题而不是你标准的问题么?
当妈妈指责爸爸不做家务的时候,其实我是有疑惑的,为什么你不想想他在工作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
当爸爸埋冤妈妈不上进的时候,我在想,你为什么不想想,她每天洗衣做饭,耗费掉多少心力。
事情还是那些事情,但可能用另个角度去看,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期待一个完美爱人的同时,为何不先想想自己做了什么。
婚姻是取长补短,每个人做自己更擅长的事情 。
婚姻是去包容和接纳,而不是一定要把对方改造成自己。
婚姻也注定不是公平的。
一直在试图改变对方,却不看到自己,不注重方式方法,
注定只能失败告终,这种挫败感对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
死磕到底,只能玉石俱焚
如果没有能力改变别人,请努力改变自己
改变不了,请认清形势,及时止损
6
这几年很多人说原生家庭,
对于父母,我多年的体会是:
如果没有能力拉他们出泥潭,那么至少保证自己不要掉进去,
不要认为自己有义务改变他们,
不要以为自己有能力改变他们,
每个人的成长都累积若干年,除非对方有内在的动力去改变,否则单靠外力的推动,到了这个木已成舟,木已将朽的年纪,没有用了
认清这一点,就不会陷在无能为力里面那么痛苦。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但对父母的分析也适用于我们自己:
成年人不应试图将所有的不幸归结于父母(子女)
这是不公平也不负责任的
不要理会那些简单粗暴的心理暗示
人是何其复杂的动物,
能影响我们的又何止是原生家庭这么单一的因素。
我相信,
幸福的人并非都出自于幸福的原生家庭,
同样的
我不相信,
原生家庭不好的人注定只能重蹈覆辙,再去走一遍父母的老路。
起点低不要紧,只要愿意改变和突破,总有希望。
曾经的痛苦是真实的,
但随着时间是可以淡忘的,
目睹了这些弯路和教训,
教会了我们反思,变得更有韧性,更为成熟。
虽然这不是我们期待的成长方式,
但打不死我们的,都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 
全文完,应作者要求,这篇匿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