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地方的鲈鱼应该临近产卵期,或者产卵期中,或者已经有小部分地区产卵期已过。但是鲈鱼产卵是一次性把鱼卵全产完吗?水温的迷思,水深的迷思;还有鲈鱼多久吃一次东西?每年要吃多少?泳速多快?精细钓法和强力钓法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本文是关于鲈鱼产卵和生长的一切,了解对手,爆钓的第一步☝️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鱼类的行为习性,还是看科学的结论最可靠。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鱼类学家和保育专家J.T. Davis和J.T. Lock对鲈鱼生命周期和繁殖的解读,更有笔者简要的解释其在钓鱼中的意义,再不用依赖坊间传闻啦。(下面文字部分编译自Southern Regional Aquaculture Center Pub. No. 200)

大嘴鲈鱼(Micropterus salmoides)是几种被称作鲈鱼而实际上却属于太阳鱼科的鱼类之一。真正的鲈鱼实际上是白鲈、条纹鲈鱼之流。
杂交条纹鲈鱼,是条纹鲈鱼同白鲈鱼的后代,这一家子属于真正的鲈鱼Bass
大嘴鲈鱼有两个亚种: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两个亚种的鱼基因上可以杂交,杂交出来的第一代代号F1。尽管在体型、习性和生长速率上两者有所不同,但是若要严格区分北方亚种同佛罗里达亚种,则需要严格的生物化学测试 (类似于亲子鉴定)。
这条是北方大嘴吗?
食性与生长
大嘴鲈鱼为钓客推崇,主要是因为它们中钩之后的搏斗激动人心。作为凶狠的掠食者,大嘴鲈鱼容易用拟饵钓取。当小鲈鱼长到大约5厘米长的时候,它们就开始吃鱼。吃食的时候,大嘴鲈鱼是用吞咽,而非啮咬咀嚼。因此它们可以捕食的对象尺寸有限。(啮咬的话,就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剜肉,臭名昭著的红腹水虎鱼就是啮咬的典范,也因此它们可以吃远比自己大的猎物。)。猎物的身体最宽处必须小于鲈鱼的嘴巴。通常来说,鲈鱼越大,其便会选择相对更大的猎物。(大饵钓大鱼的来源。)非常大的鲈鱼通常不会一直去吃小型猎物。鲈鱼的猎食习性比较难细分归类,但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第一,是出于饥饿;第二个因素很明显地是对任何移动的东西的反射性动作,也就是所谓的反应咬口——鲈鱼座右铭:如果食物在面前,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去咬一口。(精细咬口同强力咬口的原因和出处!!)
要是长一嘴的水虎鱼牙,钓鱼人就没有标志性的提唇了
合适尺寸的饵鱼或者其他饵生物的数量决定了鲈鱼生长的速率。如果饵食充足,大嘴鲈鱼在一切条件最优的情况下(比如南方、高水温、冬季成长)第一年可以达到2磅,但是自然界里面最常见的是大约每年增长0.5磅(大约半斤不到)。成熟的母鱼体型要比公鱼大。北方亚种的极限体型在10磅(约9斤左右)上下,但是绝大多数的公鱼不会超过5磅。佛罗里达亚种和F1(见第一段中说明)的母鱼体型极限则为20磅(约18斤)上下。鲈鱼可食饵鱼和其他饵生物的数量决定了大鱼体型究竟可以到多大。
在自然环境中,大嘴鲈鱼会吃很多不同种类的活鱼,其中,蓝鳃太阳鱼对小型水体中的大嘴鲈鱼尤为重要,因为蓝鳃鱼同样在温暖季节繁殖,由此为鲈鱼持续提供了不同尺寸的饵鱼。一条鲈鱼每年需要5磅左右的食物来维持体型,而每年增重1磅则需要10磅的食物。
大嘴鲈鱼的泳速虽然未有详细的研究报告和结果,但是一般来说,鲈鱼的泳速可以估计为每秒2.5倍于本身体长,也就是说,一条小鲈鱼的泳速可能在3公里左右,而一条50+的鲈鱼,泳速可以达到将近20公里每小时。
大嘴鲈鱼在非常浑浊的水里往往长得不好,原因在于它们主要依赖视力觅食。鲈鱼适宜的捕食环境,水的能见度至少要15英寸(38厘米左右,相当于一尺多),比较适宜的能见度是60厘米左右(两尺)。鲈鱼在水里也会受到震动或者声音的刺激而去觅食,这可能是对夜钓鲈鱼也能大有收获的最佳解释。然而即便是夜里,特别是明月当空的夜晚,视觉觅食依然奏效。
大嘴鲈鱼味觉的研究很少,常见的是鲈鱼吞饵后又很快地把饵吐出。吐出的动作可能是对味觉接受度的反应,但同样可能是对饵的质地(比如软、硬程度)的反应。
大嘴鲈鱼的寿命在美国北方可长达15年,在南方则通常不超过11年。同样有研究显示,母鲈鱼的寿命比公鱼长。
鲈鱼通常只吃活食(与之相对的比如鲶鱼,吃活的也吃死的,腐食者),但在鱼苗阶段,大嘴鲈鱼可以通过训练而吃非活物的食物(比如冻鱼块,02年笔者第一条鲈鱼的钓获地点,江苏的一处大型水产养殖场,管理人员就介绍过他们引种时候训练鲈鱼吃冻鱼块的事情)。 
在冷水环境下,有研究表明大嘴鲈鱼倾向于游到相对温暖的水域,但是这可能是因为在温暖的水域有更多的饵食。另一方面,当水温低于10摄氏度,或者高于27摄氏度的时候,鲈鱼迁徙活动频率会减少。
产卵繁殖
在南方的大嘴鲈鱼通常1岁的时候就达到性成熟而可以开始产卵,只要他们当时的体长达到25厘米以上。在春季,当水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公鱼便会选择筑巢地点开始筑巢。一般情况下,鲈鱼喜欢在18-24摄氏度的水温范围内(北方的鱼开始产卵的温度不用那么高),在30厘米到1.2米左右的水深的靠近岸边的地方产卵。不过在清水里,产床位置可以深达6米。基于应激性产卵试验的部分结果,光照周期和日照长度也是影响鲈鱼产卵的因素之一。
产卵的时候,公鱼会通过扫除水底腐殖质的方式,构建一个浅浅的,圆形的鱼窝,或者叫产床,产床直径一般是公鱼体长的两倍。硬质的底部,比如砂底或者碎石底,是鲈鱼喜欢的筑巢区域。如果同时还有任何形式的掩蔽物,那这样的区域几乎就是不二选择。公鱼一般在巢穴周围2米左右范围内护巢。如果水底有障碍物,那么两个鲈鱼窝的距离可能会小于4米,因为两条筑巢的公鱼互相不看见。
筑巢完毕后,公鱼会在巢穴附近巡游,寻找合适和成熟的母鱼。当成熟的母鱼同意加入到公鱼一起,两条鱼就会肩并肩,绕着巢穴缓慢游动,以示互爱。比如下面的视频,是笔者在北方清水湖钓鱼时候所拍。需要说明的是,演员是小嘴,不是不拍大嘴,而是大嘴呆的地方水色不允许,拍摄出来的都跟墨水坛子里一般。小嘴的交配舞也是一样的舞步。看得出哪条是公的哪条是母的吗?

产卵的时候,两条鱼都会向侧向略微躺到,以保持两者泄殖孔互相靠近(提高受精成功率)。在卵和精子同时排出的时候,两条鱼会同时颤抖。一轮产卵仪式结束,公鱼会回过头来检查卵的情况,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的“仪式”。 
一条公鱼同多条母鱼行产卵仪式是很常见的。而母鱼也不是一次性将所有的卵产完。通常母鱼一次会产数百枚粘性的卵,然后它会离开巢穴,过一段时间后,她会回到这个巢穴,也可能去其他巢穴,继续产下一波卵。一般母鱼会至少分两次产卵,多次产卵很常见,有些产卵间隔可以长达一个月。每一个公鱼的巢穴里,往往会有好几条不同母鱼的卵。母鱼的怀卵数量一般每一磅体重是2000-7000枚,一般来说平均每条母鱼的怀卵数量是4000枚左右。母鱼越大,单个卵的个头也会越大,孵化出来的小鱼一开始的个头也会越大,不过对应的每磅体重怀卵数量则会因为单个卵子个头变大而减少。(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保育部门征集大型鱼来做种鱼的原因之一)在产卵季,母鱼怀卵重量至少会占到体重的10%或以上。产卵季,公鱼一般不吃东西。因此,很多产卵季前就状况不佳的公鱼,在产卵期中和后都会过劳死。(带娃很辛苦)
产卵完毕之后,公鱼会试图护巢,并且把卵上面的沉积物扫除,直到卵孵化。如果一切顺利,在美国南方受精卵会在2-4天内孵化,取决于水温。公鱼会继续护巢和保护鱼苗,直到鱼苗达到大约2-3厘米长离巢。这个过程因为水温不同,可能需要2周或者更长的时间。在自然情况下,绝大多数的鲈鱼卵,都会被其他太阳鱼(蓝鳃、南瓜籽等)吃掉(所以这两个是结了梁子了,你吃我小仔,回头我连你一起吃掉!!)
一条产床上磨出来的大嘴,半个小时,最后咬了贴底的蓝鳃太阳鱼的软饵
卵和鱼苗的成活率在水温降到15度以下的时候也会大受影响。当水温降到15度以下的时候,许多公鱼甚至会直接弃巢。没有成鱼护巢,卵孵化的可能性极小。刚孵化的小鲈鱼仔在最开始的几天依靠卵黄里的营养过活。如果水温在20度以上,只需要190小时(8天)它们就会发育出嘴巴,此时小鱼苗就会离底来吃浮游生物,直到它们长到约5厘米长,可以开始吃鱼和吃昆虫的幼虫。
小鱼苗每三个小时基本上就要吃东西,三个小时基本上就是食物入口到消化排出所需时间。成年鲈鱼一般水温情况下每隔14-24小时就要吃一次东西,当然也取决于它们前一次吃食的量。

本文介绍对鲈鱼的习性研究,除了能够帮大家明确掌握鲈鱼的季节模式和一些行为特性外,更希望能够教给大家一个研究对象鱼的方式和方法,不管是鳜鱼、黑鱼,还是翘嘴、鳡鱼,上文中的许多问题一样可以提出,找到的答案当然会同鲈鱼的很不一样,不过当其他对象鱼的这些问题也都能够明确地回答的时候,本土对象鱼的研习就真正走上正轨了。拿来主义,并非照单全收,内容不重要,方法才是王道。


今天的留言问题:
  1. 为什么水越清,鲈鱼做窝的水深越深?🐟🐟🐟
  2. 母鱼为什么不一次性把卵产完?



关注大渔祈愿订阅号,拟饵干货间歇性发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