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回国到郑州出差,经历了一次六千人的大会。以前从来没有如此深刻的了解过中国语培行业,
这次亲身体验,才明白其专业程度之高、覆盖人群之广,在中国已经是一个6千亿人民币的市场。
我自己非常震惊,有很多感触,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语培行业说白了就是课外班、辅导班,以新东方、好未来、学而思为首的一系列培训商业机构,他们的战场就是所有高考体系内的学生,目标就是给学生提分,能考上好中学好大学。这类培训的时间段通常在下午六点半以后和周末,内容主要包括语数外音体美,总之考什么就补什么。
目睹这样的产业,我更深的理解到:中国家长对于教育的期待和目的性。很多家长并不是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为学知识,而是把教育当做阶层跃迁和甚至攀比的工具。
(下图为我在郑州的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管理发展年会现场)
通过教育、高考甚至是留学,家长认为学生本人和家族可以完成一个阶级的跃迁,通过教育而改变人生以及改变阶级。这种目标是对的,但是实现方式却不是单此一种。
我认为培训行业的问题在于,把高考应试和衡水模式用商业的形式展现出来,实质不过就是提分和预先授课。
尤其是在二线三线城市,补习的热潮高涨不下。比如学而思的发展契机就是人大附中的择优班,入学条件是考奥数,所以课后补习应运而生。

补习班的预先授课让孩子在课堂学习的过程被模糊
这种预先授课的模式,我个人认为除了提高自信,没啥好处。
孩子在暑假和寒假先提前上了一些课程,对概念有所了解了,再上这个课就能更容易,比不上的孩子对知识了解多一些,但是学习的过程和体验,是在于课堂内的挑战和难度,这里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这些互动都会因为预先授课而消失了。在学校读书的过程因此而被模糊。
如果不需要课堂的互动,那么通过互联网,斯坦福、哈佛、MIT各种名校常青藤的课在网上可以学上百门;可是没有交互,线上的课程就实现不了真正的教育过程。现在的所谓的预先授课教育,就是把课堂和学习知识这两方面隔离开,教育体验不好。
所谓通过教育改变人生,大概有3个方面的期待。
第一,为了升学。
国内的竞争非常强,比如成都的中考升学率大约在50%,南京大约在60%。上不到好的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所以压力自然很大。从教育者的角度,长远来看,只是为了考好成绩上好学校,这么做是无意义的。就像为了高考而读书:在高考前学生的目标、动力和兴趣一直存在,但是高考之后做什么,干什么,如果没有很紧密的考试的催促,会不知道以什么样的东西做为未来成长的动力。这不仅是对参加培训班的学生,出国的学生也值得深思。
第二,为了就业。
国内有些企业只收某些院校的毕业生,比如没上211、985,就没机会进入大企业;甚至要求某些硕士研究生本科也出身于211、985等。从这个方面来看,又是为了实现阶级的跃升。选校升学方面的压力主要源自教育资源的贫乏。因为没有那么多好大学和优越的教育机会,所以用选拔的机制作为跃迁的途径,无可厚非,而后续又会一连串影响到孩子的就业。这样,应试体制的影响其实远比一次单纯的高考大得多。
第三,为了更高级的跃迁。
对于大城市或者已经进入中产的管理者或者官员,是在父母这一辈完成了阶级的跃迁,下一步不需要通过孩子再完成的家长们,他们会认为到美国实现一个更高的阶级跃迁是目标。比如在国内的清华北大的竞争,太强了,所以开始追求美国的Top50,把高考的备考劲头实施到美国升学的路上。
大多家长没看清的是,因为美国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评估学生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而是按照美国的评估方式而评估。考分高是必须的,同理心、领导力等等也不可或缺。在美国,因为好学校很多,所以常青藤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一流理工院校需要什么人才,文理学院需要什么人才,定位很清晰。如果以国内的方式来准备美国人才选择的标准,是文不对题的,做的很多事情是无用功,在耽误学生。
教育应将个人能力的提升作为实现阶级跃迁的标志
在美国当然也存在阶级跃迁,但是不明显。因为阶级稳定性和中产阶级多样化,同时也因为美国教育资源多样。所以在常青藤、或者很好的文理学院,或者普通大学甚至是社区大学,都可以有非常好的自我实现。比如奥巴马和川普,这两位总统都是通过转学进入到了名校,之后分别从政和从商。
对于美国家庭来讲,拿到了什么学校的学位不是实现阶级跃迁的标志。就一个人而言,一个人的能力提升才是实现阶级跃迁的标志。比如我自己,我也跟太太多次商量,要不要让孩子读常青藤。但是我们这样的家庭不会把让孩子上常青藤当做阶级跃迁的工具,而是把教育孩子良好品质和兴趣爱好作为第一目标来培养。
在美国,一个孩子被认可和成功的方向是很多样化很全面的,不像是在中国,似乎只有一条道路。
最后一个,是我对未来的看法
跟我同龄的家长们,同我一样是在变革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70后现在在做的事情、面对的机会和挑战,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在那个时候连电子邮件都没有。但是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与时俱进。所以,往后推20年,孩子们将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如何适应,如何享受,定位在哪里,这是一个最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我一直强调的“留学后教育”,是对孩子重塑的过程:重新塑造他们的学业观、思考方式、在学业中的兴趣、对美国学校的认知程度等,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美国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成为领导者,是先实现了人的能力的提升,才能进一步实现阶级的跃迁。从名校毕业好比是从哪儿毕业就穿了一件哪儿的衣服,当有一天把衣服脱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如何被大家认同才是最关键的。
(欢迎扫描二维码填写表单与我提问交流)
我是陈航,23年的美国生活,我从一个全奖留美学生到一位科技工程师,
再从工程师到一名国际教育者,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与其道听途说,不如关注我的文章,
我将通过教育理论,亲身经历以及身边的真实故事,
直接告诉你,美国教育到底什么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