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
一栋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茅草顶亭子
在在上海郊区方塔园动工
这就是冯纪忠先生设计的何陋轩
2015年
中国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王澍说
何陋轩是童寯先生的作品之后
中国唯一一栋文化建筑
我们吸收着“建筑文化”
而产出的却未必是“文化建筑”
那么,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的边界在哪里?
建筑教育能否教授建筑文化?
2015年10月23日“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召开。建筑师和学者们围绕“文化的实践”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言语交织所形成的“密集的思想场域”或许会成为对中国建筑思考与反省的起点,为继续前行输送珍贵的养料。鉴于此,我们将这期专辑编辑成册,以飨读者。

AC《建筑创作》2016年第4期
建筑文化之实践
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
2015 年10 月23 日“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召开,主题为“文化的实践—1980 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建筑”。中央美术学院团队策划此次研讨会的初衷基于“对文化建筑根本意义的追寻,以及对中国方兴未艾的文化建筑的期许与隐隐忧思。”这与民众对文化建筑和建筑的文化意义日渐增长的关注与讨论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背景中当然有被大众媒体的普及所放大的公众舆论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崛起后民众对生活环境更高的需求,以及对大规模建设潮中缺失的文化性的反补与呼唤。
会议简介中对“文化建筑”如此阐释:“文化建筑”既可被理解为‘承载文化内容’的‘建筑实践’,也可被理解为‘建筑作为媒介’的‘文化实践’。对于前者,建筑作为一种‘容器’,文化作为一种‘存在’;对于后者,建筑作为文本,文化成为一种‘生成’。”据此展开,此次会议亦可看作一个承载“建筑文化”和“文化建筑”的“容器”或“文本”。但与具有物质性和空间性的建筑不同,它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容器;一段一树千枝的文本。它是一次关于建筑文化的非物质的历时性实践。此为本专辑题目“建筑文化之实践”的由来。
在“文化建筑在中国”这一极具包容性的主题之下,设置了三个主要议题使之更富指向性:
1. 塑造国家形象的文化建筑
2. 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
3. 作为文化研究的建筑教育
演讲、论坛和展览的多样的活动板块亦是切合了主题本身所承载的广阔含义。以会议的三个主要议题命名的三个主旨演讲环节中,不同文化背景与身份的建筑师、策展人、教育家和历史、文化学者赋予了主题多重的维度;围绕着三个议题展开的晚间论坛与院长论坛包含了嘉宾对中国建筑文化和建筑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讨论及思考。包容的会议主题、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嘉宾精彩的发言,形成了丰满的会议内容。诚如范迪安院长所期,这是一次广听善言、博采众长的开放式会议,是一个开展交流、相互刺激与获得启发的平台。
在阅后即焚的网络时代,这样的学术活动不应只是留在参与者记忆中的语句、气氛或情绪,而应是一份被整理留存、可供人反复翻阅的档案。这份档案记载的是中国建筑快速前进的过程中一次短暂的战术暂停?还是一座界碑?或未可知。但是言语交织所形成的“密集的思想场域”却会成为我们思考与反省的起点,为继续前行输送珍贵的养料。
本刊的结构也大致遵从研讨会的组成环节。为了更完整地以纸面文本的形式呈现,有些发言在编辑时引用了或替换为讲者曾经发表的文章;部分环节因篇幅所限,以摘要的形式进行简略呈现;个别演讲内容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经过演讲者本人的完整确认,编辑部以演讲速记文件为依据,并结合内容配入图片和注释。
西格弗雷德·吉迪恩曾说:“建筑是时代的索引。”而“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 国际学术研讨会”或许是一份关于当今的中国的索引的文本。我们将其编辑成册,以飨读者。

目录 -
专辑内页 -
专辑内页丨扉页

专辑内页丨范迪安演讲

专辑内页丨会议简介
专辑内页丨现场实录

专辑内页丨塑造国家形象的文化建筑

专辑内页丨王澍演讲
专辑内页丨矶崎新演讲
专辑内页丨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
专辑内页丨方振宁演讲
专辑内页丨王维仁演讲
专辑内页丨作为文化研究的建筑教育
专辑内页丨庄惟敏演讲
专辑内页丨李振宇演讲
专辑内页丨晚间讲座-董豫赣演讲
专辑内页丨院长论坛
专辑内页丨特别版块


AC《建筑创作》2016年第4期
建筑文化之实践
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
官方微店现已发售,
请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官方淘宝链接,购买请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
试试淘口令
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 即可看到【AC建筑创作2016第四期 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AALtVUbv¥http://e22a.com/h.0LzZXJ?cv=AALtVUbv
预告 -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AC微信将陆续推送“文化建筑在中国”专辑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AC建筑创作微信号:archicreation
值班AC君:大木爻

▼AC最新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