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橙子
教育硕士,旅居北美
曾经是学理科的女文青
现在是有追求的全职妈妈
5岁大宝毛头难养难搞
2岁二宝果果天使乖乖
这是前情提要
相信所有新妈妈都无法忍受婴儿的哭声,宝宝脸一皱嘴一咧,就会方寸大乱,哭声一响,心都要碎了,哪怕是疲惫得一塌糊涂、哪怕是睡得魂飞天外,宝宝的一声啼哭,甚至只是一声哼唧,都可以让当妈妈的瞬间清醒。
尽快响应孩子的哭声,可以说,是作为人类尤其是母亲的本能,是刻进基因中的东西,我们注定就是对宝宝的哭声如此的难以抵抗,无法控制的想要去满足和抚慰孩子,让他能够尽快的停止哭闹。
可是,进入现代社会,很多在漫长的远古时代让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发生了异化,在这个富足而便捷的环境里,如果放任本能不受控制,多半会导致糟糕的后果,譬如“尽量多吃多储存能量”的本能如果不去约束,就会引起健康问题;“尽量休息避免过多的体力消耗”这种本能如果不去约束,就会变成没进取心的懒鬼。
同样,“孩子一哭就心慌意乱,想要第一时间尽快的止住哭声”这种母性本能,如果不加控制,放任发展,也会导致很糟糕的后果——那就是“无原则的被动养育”
无法忍受孩子哭闹的父母大多数的决定都是急功近利的,缺乏原则和理性,对于养育中出现的问题,没兴趣也没精力寻找根本原因,只追求解决表面上的问题——这一刻把哭声止住。
于是他们可以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在哄睡上。
于是他们会明知道这样不对,也会纵容宝宝玩手机,看电视。
于是他们每天抱着孩子根本放不下。
于是他们让孩子轻易的操纵自己,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但问题是,无原则养育下的宝宝,并不会因为父母尽最大努力的满足他而更加快乐,反而会因为这种养育方式,更烦躁易怒,更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们过于依赖外界的帮助,而没有机会发展自身的能力。
他们会普遍缺乏自我安抚的能力,缺乏自主入睡的能力,长大一些就会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也缺乏规矩的约束。
显然这样的宝宝是非常难带的,他简单的日常生活就会需要父母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维持,导致父母疲惫不堪,但是又毫无办法。
所以,被动养育的父母一般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1,为了平息哭闹而疲于奔命
2,因为过于疲劳而烦躁易怒
3,超过心理承受极限导致崩溃发泄
4,负能量发泄完清醒了开始愧疚自责
然后回到1,充满圣母光辉继续疲于奔命。
死循环当中的被动养育的父母会经常怨气冲天也经常过度补偿,一方面他们会觉得孩子实在不乖,实在过分,一方面又会觉得孩子很无辜很可爱,是自己过于苛责孩子了。
在愧疚感和无力感的夹击下,被动养育的父母经常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你会发现,越是被孩子哭闹的程度所左右原则的父母,孩子越是喜欢哭闹
因为哭闹是达到目的途径,哭闹是控制大人的工具,这么好用的手段,当然要经常用用了。事实上,婴儿不过三个月之后,就已经开始学会试图用哭声来控制父母了。如果父母经常因为哭闹而改变主意,就会强化孩子哭闹的技能。随着他们越长越大,他们会把哭闹这个工具,用得更加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他们会哭晕,哭吐,撞墙哭,抢地哭,打滚哭,人越多越哭,等等,各种花式哭闹,逼得你不得不就范,熊孩子就是这么成功的被培养出来的。
谁都不想养出一个熊孩子,谁都知道无原则的溺爱不对,但是如果你把“让孩子不哭”作为养育的决策根基,就已经不知不觉的走在培养熊孩子的道路上了。熊孩子和熊父母,其实是互相驯养的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父母完全没法控制的熊孩子,其实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造就了。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被动养育的死循环呢?难道要练就后妈铁石心肠?宝宝哭也不要理吗?
当然不是!
当宝宝开始哭闹,第一时间想的事情,不是怎样停止哭声,而是要先去想,宝宝为什么哭?他要通过哭闹,想你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和要求?
很多妈妈特别爱自我代入,觉得宝宝哭了是在哀求她,或者是在责怪她,于是愧疚心爆棚,直接投降。
实婴儿的哭闹,是他们和大人交流的方式,他们只是在说话而已,不必过度解读。
大人要做的是通过经验和各种客观条件,来判断宝宝说的是什么,而不是想办法让他们闭嘴。
是饿了?是困了?是因为挫败?是试探底线?是发泄情绪?
当你形成这个思考的习惯,你的做法就会有的放矢,哪怕是做错了,都是有意义的尝试,越是想的多,试的多,你就越了解自己的宝宝。他也会越来越好带,精力充沛的你,也更容易保持冷静和理智。
如果你屈从本能,总是用最快的速度压下哭闹,你就不知道宝宝在说什么,也就无法积攒经验,更无法提升自己的育儿技巧,你和宝宝的沟通方式也变成了单一的哄和被哄,无法有更丰富的交流。最后你只能疲于奔命沦为救火队员。
事实上,听到宝宝大哭大闹,依然保持淡定理智这件事,也是需要学习和锻炼的。
毛头是一个嗓门亮堂的娃儿,他的哭声的音频极高,穿过几层墙壁也不会有多少减弱,在他新生儿时期,我每天基本上都处于被他哭懵的状态,被动养育了很久,成功的惯出一堆的毛病。最后不得不进行睡眠训练。
在睡眠训练的过程中,只要听他哭5分钟以上,我准准的就会腹痛如绞,必须跑厕所。可见压力多大。
但我必须强迫自己去听,没过几天,我的心就没那么慌了,可以在哭声中思考了。
但当睡眠训练成功之后,我发现,同样那种震耳欲聋的哭声,已经不再会让我方寸大乱,我会习惯于冷静的分析毛头哭声的意思,我会知道他哪种哭只是意思意思发泄情绪,哪种哭是需要我的帮助,我也更容易去坚持自己的原则了。
对应无原则的被动养育,应该是有原则的主动养育。当你并不着急让宝宝止住哭声的时候,调整作息规律,不去抱睡奶睡这样的原则,才有可能去慢慢实现。
只要你惧怕孩子哭闹,一切的育儿理论都是空谈。
最后讲个典型例子吧。
毛头一岁多的时候,公婆来这边探亲,有一天毛头午睡醒来一直哭闹,公婆怎么哄他抱他都没有用,婆婆说要带他出去外面玩,公公说要给他糖吃,两人急得团团转。
我一直在旁边看着没动,脑子里飞速的运转,然后觉得毛头哭声有点哑,于是去厨房倒了杯水给他喝,小子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然后就立即恢复正常嬉皮笑脸了。事实上,他只是渴了而已。
我有木有很酷炫!?
其实并不难判断,只是因为我比较冷静没有着急而已。
所以不要总是说我家的娃特难搞,我家的娃高需求,我家的娃就爱哭,一点办法都没有,追根究底是你的一颗玻璃心过于脆弱,动不动就碎了。根本没有能力启动理性模式而已。
不要哭”和“为啥哭”,这两种思考方式,导致的带娃风格差异是截然不同,虽然婴儿的哭闹声对于每个父母都煎熬和折磨,但是,还请战胜那些远古带来的本能,做一个用脑子养娃,更加理性的父母吧。
你是娃的爹娘,务必比小娃娃更坚强一些吧!
橙子,行走中的育儿百科全书,值得你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