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谈到妈妈经,虽然许多人都是津津乐道,但作为基督徒,我们知道没有一种绝对的方法和技巧是可以通过训练达成目标的,只有靠神,靠神的应许,靠神的恩典。我们熟知的一些育儿书籍中虽有许多原则方法可以遵行,但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弊病,只有圣经是可以永远放心地遵照执行。另外,律法主义和反律主义时刻在人心中交战,例如:有人按某本育儿书中的训练方法做到了就会显得律法主义,做不到的就会出现反律主义,一概否定书中的所有内容,毫不借鉴其中有益的部分。这两个极端都偏离了以福音为中心来养育儿女。感谢神赐我两个孩子,在孕育过程中,他不断地以慈爱和诚实引领我,使我不断回到十字架的恩典里。以下是我在孕育儿女过程中一些粗浅的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在福音中养育儿女的十二条具体建议
最好能在单身的时候就对婚姻和育儿作积极的预备。世上的工作尚且需要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才能上岗,更何况作为神看重的家庭中的夫、妻、父、母的角色呢!并不是结了婚就理所当然地是丈夫或妻子、有了孩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父亲或母亲。要以神的标准来衡量对于这身份自己是否合格。当然,已经为人父母的现在预备也不晚,只要主还没有再来,他的“耽延”都是在给我们悔改的机会。
1
家庭礼拜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带领全家来到主的面前,不断地提醒基督是家庭的主,既能让我们觉得不是人在掌管着家庭,也让我们在困境中不忘记仰望神。家庭礼拜的内容、形式可以多样且灵活。我们的家庭礼拜有时会分享圣经内容,有时会选读好的讲章,孩子们对于圣经内容、诗歌、祷告的了解与熟悉大都来自于家庭礼拜。关于这一点建议读者细读《基督徒理所当然的家庭礼拜》一文(点击可读)
2
孩子祷告
包括常规的餐前祷告、家庭礼拜的祷告、睡前祷告,还有其他一些需要祷告的时候,尤其是牧者的家庭,需要常为孩子警醒祷告,由于牧者们常处于传福音的前线阵地,孩子们较容易受到搅扰,特别需要通过祷告求神来看顾孩子。有些孩子可能一开始不习惯祷告,但不要紧,坚持就好。以前我们的孩子每餐都急不可待地要吃,等不及祷告,但让她闹一会,等完父母的祷告是必要的,现在我们的孩子可以安静等我们祷告完吃饭。以前家庭礼拜时她只喜欢听诗歌,一听到祷告就哭闹,但持续一段时间后,她现在会很专注地听我们祷告。以前她睡前一听到我们为她祷告就哭,因她不想睡觉,但现在她会很安静地听我们祷告完安静地睡觉。
3
常与教会中属灵长辈多接触、交流
在交流中不仅能得到灵里的供应,也可以学到家庭中关于夫妻相处和育儿的宝贵经验。不要担心牧者们很忙碌而羞于打搅,要知道牧者们正是为了信徒的生命成长而忙碌的;相反,有信徒的求教,牧者们是很欣慰的。劝各位有心人在每次与属灵长辈交流后,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一些服事或育儿的经验时可以记下来,将来用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另外把一些宝贵的服事经历与方法记下来,将来传于孩子是比照顾其身体更宝贵的财富。
4
提前读一些育儿和医学常识类书籍
也包括一些基督教育儿理念的书,比如周毕克(Joel R. Beeke)的书,现有翻译出版的《靠主应许养育儿女》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还有一本是《给他们恩典》(Give Them Grace)。在此提醒,市场上有很多育儿书籍,但不要贪多,要通过属灵的眼光有所甄别,若是自己不能确定,一定要请教会的牧者帮助分辨,否则相当于吃了属灵的毒品。
5
操练依靠神并将荣耀归给神的心
神同在的平安很重要,认识到孩子是神所赐的,他必护理。流产也是他的护理。2012年七月我再次怀孕,检测出怀孕的第二天便发高烧,按理说我有过一次流产的经历,这次应该会更紧张,但这次怀孕我里面的平安让我都很意外。我没有去医院、没有任何措施,因为我知道不是我可以怀孕,而是神所赐的,即便再有意外,神同在的平安、他应许的永恒是挪不去的。因孕期一切正常,我就没有按现在医院规定的程序去做例行产检,只将这一切交托给神。我们祷告求神在生产时使我在当班的医生手中蒙恩。进医院待产时我寻机告诉助产士我是基督徒的身份,她竟然因此格外照顾、安慰、鼓励我,并延迟了下班时间直至凌晨孩子出生。当时主任医生恐吓我说孩子的头很大需要剖腹产,这位助产士却对我说你有神,你可以依靠神。我们实在感谢神应允我们的祷告。更感恩的是,我生老二时也在这位助产士手下蒙恩,这次是在白天,恰好她当班,因为她认识我,同样延迟了近三小时才下班。我诉说这样的恩典,并非仅是因为顺利地得了子女,乃是神格外的赏赐。出院回家的时候,我的眼泪不止,想想往日我的罪,但这两年,每一年都顺利地带着孩子回家,真是我不配得的,我配得的只有地狱。(我将这些经历分享给大家,是想与大家一同感恩,并不是想推广我个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怀孕的状态不同,神保守我们的方式也不都是一样;但最重要的就是,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要有神同在的平安,向他交托,依靠他,赞美他。)在生大女儿的那一年,因一些事情我们的经济异常拮据,但我们里面因依靠神而有的丰足却是前所未有的。在教会事务的忙忙碌碌中,我常常忘记自己是在怀孕,虽有疲惫,但深知力量是从里面发出的,而不是单纯可以通过营养、休息补足的。因为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不聚会,不服事,灵里就会每况愈下,就会慢慢以孩子为中心,不以基督为中心,就如撒种的比喻里的第三种人,结局是何等可怕。
6
尽量在委身的教会所在地生产
生产之前公婆劝说我回老家生产,因他们在当地的医院都有熟人,价格也便宜,照顾也方便。但我们拒绝了,首先考虑到我不能离开教会,否则一定会软弱;其次是我们不能接受夫妻长时间的分离,我们在一起可以彼此同工,分享、担当彼此和教会的事务,一起经历喜乐与软弱,一起家庭礼拜,这是力量的来源,夫妻长时间分开也不符合圣经的教导(参考哥林多前书7:5);最后就是如果夫妻不在一起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且不说父亲会思念儿女心切,更重要的是父亲作为家庭权威的代表却不能在场,这是最大的缺失。在孩子初生的几个月中如果夫妻一方不在场,尤其是选择在夫妻一方的父母家中度过这最初几个月,在中国的家庭文化环境中,孩子十有八九都会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度关爱的对象。他们虽是一番好意,但这会从小激发孩子对自我的过度关注,激发他罪性的膨胀,这对孩子的成长不是好事。因此,真诚地建议肢体们尽量能够在自己委身的教会所在地生产、坐月子,可能费用会高些,但比物质更重要的是灵里力量的支撑。
7
要特别警惕“产后抑郁症”
产后由于产妇的雌激素迅速下降,容易情绪反复,生理和灵里都容易出现“抑郁”,这会非常影响家庭关系。妻子在产后应当时时靠主,通过神的道、通过祷告胜过这一点。我们的卧室里挂着一幅画,写着“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撒罗尼迦前书5:16-18)。为此祷告是保守自己和你们家庭关系的秘诀。妻子的灵修状况很重要,若是月子期间用眼不便,可以使用播放器聆听圣经朗读版,让神的道时时充满内心。
8
坚信神的供应
这里指的是母乳喂养。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其中心态平和是很关键的,越焦虑越不容易出奶,而这平和的心态来源于对神的信任。神的供应是充足的,除非身体出现了特殊的状况。另外,每次给孩子喂奶前帮他谢饭祷告,这是非常蒙恩的途径,祷告是特权,帮孩子实现这个权利。当他哭闹时也和他一起祷告,让神来使你们安静,不慌张。
9
不要太在意孩子技能方面的进展
比如走路、说话、独立吃饭迟早等。也不要与其他孩子比较,一是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神让一些孩子某些身体机能发育较快,另一些孩子发育较慢,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二是作为基督教的教育,我们当更看重孩子内里品格和生命的建造。
10
尽早给孩子熟悉基督教信仰的标记
比如家庭礼拜的时间,常给孩子读圣经,讲圣经故事,唱赞美诗,尤其是“圣经”两个字和“十字架”的标记,还有许多圣经中的话语。当孩子开口说话时,就会看到“输入”与“输出”是成正比的。孩子的记忆力真是超乎我们想象。我们的女儿现在已经相当熟悉一些诗篇和赞美诗的曲调,我们唱时她会专注地听,平时也常唱出这些曲调。她也格外喜欢听圣经故事,每天念叨着里面的人名、地名,也常常重复说着我教给她的最初、最简单、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祷词“耶稣救我”。另外,等孩子稍大一些,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与一些适当的服事,尽早使孩子认识仆人的角色。
11
在恩典中管教孩子
这可以说是在育儿中最艰难的事情之一,在第一部分我曾谈到我在这方面的亏欠。我体会到在管教的时刻,让孩子能与我们一同经历恩典一同长进,首先需要的就是单单为神养育孩子,孩子不是自己的,而是神的,所以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包括泄愤和荣耀自己)而管教孩子。其次,常常提醒自己是个罪人,蒙恩的罪人,因此就能在神对自己的爱中去对待犯错的孩子。第三,对于孩子的管教和引导要有恩慈的忍耐并要坚持。想想主对我们的忍耐就有力量了。有时孩子的一个错误的行为,需要历经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不断纠正才有果效。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书13:4),父母应当给孩子一个恩慈的榜样。一个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爱,也容易体会到神的爱,所以在孩子幼小的时候,让他/她感受并确信父母爱他/她是很重要的,被爱过的人,才有能力爱别人。对于孩子的管教需要用杖,同时又要温柔而坚定。避免在情绪中管教孩子,以免孩子会模仿大人错误的表达方式。比如父母在怒中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也会仿效父母这种粗鲁的表达方式。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在照顾孩子方面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请不要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一是要敬重丈夫或妻子,二是在孩子面前要帮助孩子树立父母的权威,三是如果总是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会更加激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罪性。
12
不给孩子过早看电脑/手机/动画片
一是孩子的视力发育尚未完全,这些对眼睛非常不好。
二是会影响孩子独立思考、探索的过程,使他们只随着画面走。基督徒父母应当着力培养孩子的心灵,对于培养丰富的心灵世界来说,跳动、炫丽的画面是不利的,它们只会对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过强的刺激。声音(父母读的故事、有声读物等)、音乐、文字、纸本上的图画,还有真实的自然世界才是真正塑造孩子心灵的良好素材。曾听人说过,对孩子的教育最好是“文字先于图画,声音先于图像”。
三是这些媒介通常是魔鬼的讲台,在孩子还没有属灵分辨力的时候让其接触这些会严重阻碍福音的传递。(所以我们家房子在装修时,我们夫妻两人一致同意客厅不留放电视的空间和线路。)等孩子大一些,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信仰的好片子陪孩子一起看,并讲解给孩子听。我们给孩子准备了一些书籍让其翻阅,目的是想培养她有阅读的能力,从而将来有自学的能力。她现在在家里最喜欢的就是翻书。同时除了赞美诗和圣经外,我们也会准备一些有声读物给她听。在网上可以下载一些比较经典的儿童读物,或者文学名著。聆听会给孩子心灵感受、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作者:优优姊妹
出处:《教会》杂志 www.churchchina.org
延伸阅读:
以圣经真理建立和更新家庭
主内单身 预备婚姻 夫妻关系

孝敬父母 在家教育 儿童信仰
微信号:建造幸福家庭
告诉我们你的需要和建议
我们愿意服侍你
点击【阅读原文】教养敬虔孩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