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帆书 原樊登读书(readingclub_btfx),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
责编 | 卫庄  排版 | 甜醅
第 8339 篇深度好文:2463字 | 6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余华说:“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走投无路了,其实你可能是情绪进入了死胡同,而不是你的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
也许是因为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亦或是困于生活的窘迫,人际的难题。
仿佛再也熬不过去,人生就此停滞了。
事实上,当你经历了一些事情后,眼前的风景已然不同往日。
真正拖垮一个人的,不是忙碌的工作,也不是琐碎的生活,而是精神上的重压。
一、真正拖垮你的不是事,
而是情绪死胡同
柏拉图曾说过:“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只是有的人步履轻盈,有的人却脚步沉重。
心理咨询师王语华分享过一个来访者的经历:
最近,小A感觉自己的状态非常不好,而且有抑郁的苗头。
每天反复做噩梦、失眠,时常梦到工作中出纰漏,吃饭也觉得索然无味。
小A从事的是不擅长的理工科,虽然工作量不大,但是产品复杂,做起来费心费力。
下班后,她觉得整个人好像能量已经耗尽,只想躺着,一点精神都没有。
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她常常窝在沙发上暴饮暴食,导致体质渐渐变差,身材也走样。
她想着调岗,却因各种原因搁浅。
本已打算转行,可附近重工业居多,她不喜欢重工业呆板枯燥的气氛,只能屈就在原岗位上。
渐渐发现自己好像温水中的青蛙,每天被一些细枝末节撕咬着神经,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
中年危机来得猝不及防,小A被打得溃不成军,整日萎靡不振。
现在每天脑海里都有两种声音,一种让她骑驴找马,另一种让她尽早切换赛道。
小A十分困惑,为什么自己一直勤奋独立,却把脚下的路越走越窄了呢?
她觉得自己进入一个死胡同,彷徨无助,进退两难。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输了一场比赛,觉得天要塌了,似乎人生一败涂地;
丢了一份工作,满是怨声载道,从此生活黯淡无光;
错过一段感情,终日以泪洗面,觉得生命失去意义。
听过一句话:“人面对的最大困难始终是自己。有时候是一根羽毛落下来就不行了,有时候泰山压下来都没问题。”
一个人的阶段性崩溃,并非是因为无常的外在事物,而是因为难以自控的内在情绪。
那些情绪会让我们的身体感到疲惫,也会让我们处于不安之中。
久而久之,原本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在消极能量的不断积累下,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一味与情绪较劲,
只会越陷越深
《短剧开始啦》中的女主穗子毕业后进入大公司,做着喜欢的工作。
有一次,公司的同事因为一个业务与客户发生了纠纷,穗子全心全意地帮忙处理。
穗子原以为自己的行为可以换来一声感激,可事实却令她大失所望。
同事颠倒乾坤,背地里把责任全推到她的身上。
她不仅承担了客户所有的怨气,还在不知不觉中,被整个公司所排挤。
穗子开始怀疑,所谓努力就有回报,不过是一场骗局。
她逐渐害怕,自己再去付出努力,换来的终究还是伤害。
穗子渐渐活成了一名职场失意的社畜,最终以离职收场。
她自此一蹶不振,常常躲在一个角落里,一遍遍回想被同事议论的场景,很是痛苦。
回归现实,我们也时常有这样的困扰:
明明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可结果依旧不如人意;
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却莫名承受了最多的委屈。
这种时候,难免会感到疲惫和沮丧,内心陷入无止境的自我斗争。
曾看过一句话:“对你伤害最大的,不是别人插在你身上的刀,而是你经常会把那刀拔出来看一看,然后很生气地插回去。”
若我们一直沉浸在悲伤的往事中,便会不知不觉钻入了自己的牛角尖。
由情绪过载所带来的痛苦,会时时刻刻地折磨着我们。
一味与情绪较劲,只会不断地自我消耗;困于自己的执念,只会在泥沼中越陷越深。
这样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状态,还会毁掉我们的人际关系。
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三、找到情绪通关的密码,
与自己和解
作家刘同说过:“过不去的事要过去,放不下的要放下。翻过一页,才能书写另一页,这样才能让人生慢慢变成一本书。”
生命是有限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情绪内耗上,不如找到情绪通关的密码,与自己和解。
1.跳出反刍思维的陷阱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选手金靖意外输了比赛,甚至连晋级的资格都没有。
她顿时自责不已,觉得自己拖累了队友,也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后来,她本可借着复活的机会逆风翻盘,却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最终也无缘冠军。
稻盛和夫说:“总为已经发生的失败而悔恨烦恼,毫无意义。”
真正折磨一个人的,不是曾经的错失和遗憾,而是放大了数倍的痛苦。
过度苛责自己,陷入“反刍”的思维困境,会让人疲于应对和改变现状。
寻找情绪突破口,适当转移注意力,才能斩断过往阴霾,拥抱全新的生活。
2.练就旁观者心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请学生用第三人称去回忆一次争执或是一次失败的考试等难过的事情。
以此来测量学生对不好的记忆作出何种反应。
调查者发现,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去回忆不好的往事,会让人更容易接纳。
因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会把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而不是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当我们陷入情绪死胡同时,不妨尝试与自己对话,尝试去直面自己的内心。
而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将自己置身事外,便能更加客观与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
3.链接高能量的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身处事业的瓶颈,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度日如年;
困在生活的低谷,处处受到桎梏,内心煎熬。
当我们深陷情绪黑洞无可自拔时,也许高人的一句点拨,就会让我们醍醐灌顶。
这些高能量的人,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充满活力。
因此,打开自己的心门,多靠近高能量的人,不知不觉中也会得到滋养。
四、写在最后
作家塔勒布说过:“很多人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就变得像玻璃球,一旦掉到地上,就会碎成一地。”
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不断爬坡过坎的过程。
停止无谓的反刍,接纳无常,专注过眼下的生活;
练就旁观者心态,正视自己,困局自会迎刃而解;
链接高能量的人,提升自我,积聚属于你的能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