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朋友圈有不少对今年高考结束的感叹,对于很多人,这是一次人生命运的新起点。
我在1995 年参加高考,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2001 年到深圳实习,2002 年正式进入职场,漂泊过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历经巨龙、腾讯、欢聚时代、迅雷等几家公司,期间历经三次创业。
从小公司到中型公司,到世界 500 强企业,大大小小的公司,大大小小的部门岗位,大大小小的政府机构,让我看到各类高校毕业后的各色人等各种生存方式,近 30 年后,回看高考,颇有感触。
现在作为两个男孩的父亲,聊聊自己对高考的一些思考,或许有偏颇,或许也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参考,我们认真对待高考,也不必将一生系于一次考试。
  1. 高考对于大多数人,是一次十分公平的人生竞争的选择机会,只有毕业之后,进入职场,才会感受到,再也不会有比读书更加简单只需要努力就可以成功的事情。

  2. 总是有人说成绩不重要,但大多数人需要直面的是国内高考,如果没有自己的特长和将来热爱的可以谋生的本事,那么成绩真的很重要,高考是一条人生捷径。
  3. 如果你对未来的人生有追求,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可以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独立生活,那么,你早一点去尝试,而不用花上十几年的时间去准备一场考试。
  4. 父母的人生是父母的,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为什么很多人在老去之后,才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在追求什么,因为很多时候,是被父母安排的,迎合自己父母的需要,而没有真正想过人生怎么过。
  5. 高考,是国家筛选人才的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筛选出值得培养的人进入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然而国家发展的速度在变缓,现在不需要那么多人,前面在国家告诉增长期高速发展起来的高校本身的迭代更新跟不上时代,所以培养的人才滞后的,所以培养了大量当前无法满足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又没法快速变革培养体系,因此大量的人在毕业后就是失业。
  6.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有些咨询机构收取万元咨询费,提供高考填报志愿服务,背后就是信息差带来的认知差,考生和父母无法对未来做出判断,他们焦虑的是大学专业对未来就业生存的机会,咨询机构用看似自洽的理由让考生付费,告诉他们选择那些有利于四年后有利于就业的专业。这个不仅是谁赚了谁的钱的问题,更多是背后大学专业可否根据时代发展进行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改革问题。
  7.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天赋的,只是父母这一辈的生活压力,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发现和观察自己孩子的未来发展,最省事的,就是让孩子跟随大多数人的教育步伐前进,中考、高考,读大学,毕业找工作,能生存就好,至于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赋,那就让孩子自己在满足生存需要之后,自己去实现吧。
  8. 如果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追求,父母可以尝试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走高考路线的,有的孩子,或许走职业教育发展路线更能适合他们。
  9. 身心健康,本来是孩子成长的底线,现在,却成为了一种高标准,身体强健,有强大的内心,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培养的,但同样在工作中身心俱疲的父母们,又真的很难,所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孩子一起保持身心健康,就是极大的福报。
  10. 高考的志愿,也没那么纠结,顺序是:城市、大学、专业。在自己的分数范围内,尽可能选个大城市的学校吧,这样,你实习的机会可以多起来,你有可能认识一批未来或许牛逼的同学,当你的人生不如意,这些同学或许可以帮你一把。BLUES就一直得益于周围的同学、朋友帮忙,在人生失意时候,有人赞助,有人帮忙找工作、提供住处。
  11. 至于专业,大学本科,都是打基础,如果不能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无所谓,反正大学现在是越来越开放,你要是有时间,自己去学习感兴趣的专业,没人能拦着你。再说了,看看自己身边的同学,除了读师范、医生专业的同学比较对口,其他专业,貌似多数干着非本科专业的工作,所以,专业别纠结了,本科专业,不是专业,只是基础。当然,如果指望毕业考公,那就赶紧研究考公对口的专业要求吧。
  12. 越是小的地方,越是依赖家庭背景,拼爹拼关系,所以有追求的青年,到大城市吧,譬如到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也有关系因素影响发展,但更多拼的就是个人奋斗、智慧和勇气。
  13. 大学,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和企业,越来越落后,在多年的招聘和带毕业生的实践工作中,越来越感受到大学生,真的有至少一半都是虚度光阴,或许也不能说虚度,毕竟在打游戏的时间中,大学生还是很快乐的,只不过,这个快乐成为后来找工作的悲哀。

  14. 我也遇到过一些大二开始就出来实习的学生,早早进入企业实习,他们很早就明白自己所读的大学和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无法给自己带来成长,于是自己到社会上找机会,逼着自己在实习中知不足,而后学习进步。
  15. 至于大学毕业生、学位证,是否很重要?大概率来说,能拿到毕业证就尽力拿到吧,因为你不是扎克伯格,不是比尔盖茨,成为行业领袖的机会概率真的很低,老老实实把该拿的毕业证拿到,大学就想创业的,可以搞个休学创业,大概率干不成,那就老实回去拿毕业证。
  16. 高考如果没有发挥好,是否考虑复读?首先,父母别着急,考不好,也正常,人生大考,都想超常发挥,但发挥不好,也正常,父母别指责抱怨,跟孩子一起综合分析,多种因素都需要考虑,选择多用一年时间复读考试,是否值得尝试,最终决定,留给孩子自己做主。孩子们需要爱的支撑,而不是无尽的批评和指责。
  17. 很多人把未来是否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作为选择大学专业的主要依据,可以理解,但如果连清华北大这样的国内最高端学府的学生都是这种追求,那就真的浪费了国家大量的培养投入。
  18. 每个人的成长发展节奏都有差异,高考,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考生,相对公平,但凡有一些见识的父母,都可以尝试不要被高考绑架,认真的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节奏,找到更适合他成长的路径。
  19. 未来的很多职业,或许是父母这辈人无法预测的,譬如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在 2010 年之前很多父母是不知道的,也不懂什么大学专业毕业可以去做产品经理;2020 年,AI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又成为很多人看不懂的岗位,所以,高考志愿如何选,需要面向未来做研究。
  20.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未来如何能够过上独立、幸福、有意义的生活,再去思考要学习什么,如何学,是否要去参加高考,还是走出国路线,高考后如何选择大学,选择专业,理性的背后,是对自己的负责,别等大学毕业 20 年后,才想起自己最初喜欢什么,为什么而活。
以上,就是我对高考的一些感触,供大家参考,欢迎转给高考生和家长。
如果想交流职业发展,欢迎加我微信:blueslan2009,加好友备注【职业交流】,加好友后,告诉我你的真实身份,再邀请进入【职业精进交流群】,共同学习分析,探索未来发展。
Blues 和两位朋友在小宇宙播客节目中聊毕业十年后,如何回看自己的高考志愿,欢迎大家收听参考。

=======================
公众号:BLUES,已经持续更新了11年的原创公众号。有20多年丰富的职场经历,历经连续创业、历任腾讯高级产品经理、YY语音高级经理、迅雷产品总监等职位。目前致力于“教育+科技”产品创造,深圳梅沙科技创始合伙人。公众号800多篇文章写互联网产品经理职业发展,企业管理,我们一起洞察职场与人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