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孔乙己,相信我们都不陌生。
他是鲁迅小说《孔乙己》里的主人公,鲁镇酒店里身穿长衫、站着喝酒的读书人。
小说里,孔乙己有着读书人的清高,坚决不与干苦力的“短衣帮”为伍。
后来,《孔乙己》被编入教材,我们也在语文考卷上写下:
“孔乙己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却穷困潦倒,想保持读书人的自大,虚荣心十足,却又是懒惰的老实人形象。”
教育是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的。
毕业之后,当我们拿着付出时间和心血的毕业证书,走进人才市场,才赫然发现:
穿着长衫的那个人,分明就是我们自己。
年轻的时候,脱不下长衫,还有年轻的资本和理由;
到了中年,为了碎银几两,为了维持生活,脱不脱长衫,却往往由不得我们。
当初人人都笑孔乙己,最后人人都是孔乙己。
人到中年,看过太多急转直下的人生:
曾经小有名气的演员,做了美甲师;
能力超群的公司骨干,去小区楼下摆地摊;
还有上市公司的副总,跑去当了网约车司机。
人生起落颠簸是常事,没有人会永远待在顶峰,中年以后,不得不逐渐适应下坡路的风景。
自媒体作者@极昼工作室,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魏鹏是一位标准的小镇做题家。
20年前本科毕业,他从公司基层做起,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做到了南方某家居公司的区域经理。
年薪80万,手里下管着100多号人。
35岁那年,魏鹏买了梦中情车宝马。
2年后,他又在杭州市中心买下人生第二套房子。
穿的是阿玛尼西装,吃的是进口超市的零食。
同时也完成了娶妻生子的人生任务。
那些年,别提有多风光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长居高处、无限光明时。
没想到在45岁这一年,他的生活从顶层跌落。
以前长青的行业不再风光,公司整体业绩出现下滑,尽管他作为高级管理层,也同样没有避免被清退的命运。
45岁的他,开始了漫漫找工作的征程。
原以为曾做过总经理的他,会有不少机会。
可进入招聘市场之后,他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
简历投出去几个月,收到回复的寥寥无几。
他面试包括不限于肯德基、必胜客、宜家、星巴克兼职,结果全都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别人都没有明说,其实都是嫌弃他年纪大。
比如肯德基的一位店长刚开始说收入不太高,后来就直接说:
“这次招一个前台打饮料的,小伙子小姑娘学生最好。”
魏鹏把自己的故事发到网上,有人给他留言说,自己40岁之后应聘职位,被嫌弃年龄大,现在只能在社区服务站做公共卫生的工作。
他听完无比唏嘘。
难道自己寒窗苦读多年,辛苦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就是在45岁之后找到一份保洁的工作吗?
当然,他并没有歧视保洁的意思。
后来,魏鹏找了一个花店兼职,没干多久又去做了闪送,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可以挣到145元。
人到中年,有太多身不由己。
不管曾经多么鲜衣怒马,风光无两,中年之后,当生活压力袭来,我们都不得不低下头。
听过一句话,很有道理:
“人到中年,要学会务实,因为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你不可能停下脚步。
要是无法生存,只能立马调转车头赶路。”
成年人的世界容不下太多骄傲和清高,每个人都在躬下腰背赚钱。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几年日子真的不好过。
社会进入存量时代,许多公司开始缩小规模,降本增效。
找工作的,大部分都以半年为周期,才能找到下一份工作;
有工作的,拼命内卷,以求保住工作,尽可能地推迟被放进裁员优化的名单。
34岁的蓝蓝,每天都很担心自己哪天被优化掉。
准时打卡,加班是家常便饭。
不敢生病,也不敢请假,只求能保住手头的工作,只因家里还有几口人需要养活。
儿子正在小升初,隔三岔五需要买资料,精进功课;
妈妈身体不好,常年都要吃药;
前几年,他们刚按揭了一个大点的房子,每月还有房贷需要偿还。
她需要稳定的现金流,才能保证小家的正常运转。
由于大环境不好,公司业绩一直下滑,公司内部不断传出要降薪的消息。
蓝蓝陷入了两难的处境。
如果接受工资打折,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时间,他们要过一段“扎紧皮带”的日子了。
每个月房贷固定不变,长辈的健康费、孩子的教育费都是不能节省的开支。
只有压缩每月的生活开支,才能捱过这段艰难时期。
如果不接受薪资调整,她就要面临重新找工作的境况。
但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精力、体力都跟不上。
如果流入人才市场,估计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再适应一遍新的同事、新的环境,想想就头大。
而且,人到中年再换工作,越换越好的很少,越换越不如以前的倒是很常见。
更惨的是,当她还在考虑的时候,老公提前失业了。
两个人总要有一个人在赚钱。
这下她不用考虑了,只能接受公司降薪的决定。
年轻的时候,只要自己干得不爽,一言不合就炒了老板;
然而到了中年,离职的成本太高了,找一份工作很难,花钱的地方又太多。
老板骂得再大声也得忍住,同事再气人也要无视。
只要能保住手上的工作,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轻易离职。
“身上若无千斤担,谁愿忍气又吞声。”
中年以后,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大家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苦熬。
以前的年轻人,困于年龄、学历等因素,不愿意也不敢从事一些低端行业。
而现在的年轻人却想开了。
只要能挣钱,干啥都一样。
“毕业直接入职保安、保洁,少走几十年弯路。”
看过这样一个新闻,让人惊讶不已。
95后的张晓是一名研究生,毕业于广州某一本院校管理专业。
本科读的是工科专业,毕业之后又当了两年兵。
退役之后,他在物流行业做过销售,但由于行业不景气,开单十分困难,到手的工资十分微薄。
为了更好的出路,他决定辞职备考。
当时,他把所有能考的试都考了。
每天凌晨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抽空还要出去兼职,挣点生活费。
最后,他意外地上岸了研究生。
读研期间,他就开始跟随家政团队做兼职保洁。
刚开始,他干足一天才收入220元,被压榨得很厉害。
等到逐渐上手后,他开始脱离团队,自己单干。
去干活的时候,他总是背着那只大双肩包,包里装着保洁的工具,除胶剂、除油剂、小苏打、百洁布、地刷等。
每次当别人得知他是研究生,都特别诧异:
研究生为什么选择干保洁?
张晓的同学一般都去了大厂实习,为日后的就业打基础。
而他目前对兼职的的需求只是,更自由的时间和相对丰厚的收入。
只要勤快些、肯出力,这份工作能够让他赚到六七千的月收入。
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还可以给家人寄一部分。
张晓没有太多的职业贵贱的偏见,对他来说,能赚到钱才是最紧要的。
“不管怎样,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钱多钱少不重要,没有什么高低贵贱,存钱最重要。”
有人说:“年纪轻轻做这个,真的可以放下自尊心吗?”
放下身段赚钱并不丢人,为了面子固步自封才可笑。
放得下面子,才能挣得了票子,扛得起责任,才能撑得起人生。
少年不知愁滋味,人人都笑孔乙己。
如今才猛然发现:
孔乙己竟然就是中年的自己。
那个身穿长衫,固守清高的读书人;
那个梦想投报无门,整日借酒消愁的落魄书生;
最后又为了填饱肚子,挣几两碎银,四处抄书找活的中年身影。
那不是我。
但那真不是我吗?
现实的压力和生活的磋磨,终于让当初那个少年完成了“鄙夷孔乙己,理解孔乙己,成为孔乙己”的教育闭环。
但是,成为孔乙己又如何?
人生不过就是“我们笑笑别人,然后被人笑笑”的过程。
即使生活不尽如人意,也千万不要放弃,仍要保持努力。
只要还对明天抱有期待,就能穿越长夜迎来黎明。
点个【在看】,愿你永远不懂孔乙己,做个天真少年人。
十点君说
上市三天就断货的重磅级《中国国宝全书》来啦
12斤重的珍品大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完整覆盖10000中华文明史。
一书汇集全球50+知名博物馆,1000+镇馆级国宝
青铜器、玉器、陶瓷、珐琅、书画、织秀……考古学家带你360°无死角看懂文物。
眼界、见识、审美,叠加升级给你一场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
原价998元十点限时优惠价仅369元
现在下单,独家赠送价值500元的5大赠品,仅限前100名!
典藏版艺术大书《中国国宝全书》
仅限100名 点击海报立即抢订▼

作者 | 苏善书,不会讲道理,只会说故事。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