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电影《援军明日到达》还没上映,就引起激烈争论,一些人还没看片就从政治上对它予以否定,我觉得真是不应该。
这部电影讲的是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衡阳守军有固守城市10天的任务,但是城内军民英勇奋战,坚守了47天,而且大量杀伤日军,守军与日军的伤亡比达到1:3,这是抗战正面战场前所未有的战绩。
▲图源:网络
但是守备衡阳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在固守47天后,有说城内已大多是伤兵,处于绝境,他决定投降,这使他成为历史上的争议人物。他率军固守47天并且成功杀伤日军超过7万人,立下战功。但是他最后选择投降,成为污点。由于方先觉后来回到重庆,受到蒋介石的嘉奖,获得勋章,因此也有人为他申辩,称他是“假投降”。总之方先觉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谜团。
老胡个人认为,衡阳保卫战本身是了不起的,它值得拍。至于方先觉这个人物在片中是如何塑造的,结尾他率残军投降又是如何描述的,我们大家都还不知道。但是我认为,一个复杂、有争议的人物也是可以进入电影并且担任主角的。
图为日军围攻衡阳,中国军队驰援雨母山。(图源:新华网)
衡阳保卫战中军民的殊死奋战值得讴歌,围绕方先觉个人的争议和复杂性,不应影响对那场战役的呈现。方先觉带了一个历史污点,但通常历史对他的态度与对汪精卫之流又有区别,因为他率部投降是在进行了殊死抵抗之后。我希望电影能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非常谨慎,要符合历史事实,价值判断也要经得起考验。我还希望,电影的主题是衡阳军民抗战的过程,不要让方先觉的争议点侵蚀主题。
另外老胡想提醒,这部片子的拍摄得到了湖南省衡阳市的大力支持,而且片子在国家电影总局已经过审,我们大家应该相信支持拍摄此片和过审该片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集体判断力,应该对这部片子在政治上没有大问题抱有信心。仅因为方先觉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就在还没有看该片的情况下否定这部广受期待的电影,这样的激进态度不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得到倡导。
热文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