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蔡澜,刚直面过一次死亡。
去年3月,蔡澜在家中听到砰的一声巨响,那是他太太摔倒的声音。
救妻心切的蔡澜和工人赶紧冲过去,冲到一半自己也摔倒了。
老年人最怕摔倒,经过这场变故,妻子不幸离世,蔡澜身体里也留下了一根钢板。
他反而说,这是好事,妻子没有痛苦地走了,自己也自由了。
旧屋被他翻修,旧书、字画、家具全部送人,只留下了普洱茶。
那茶他刚来香港时8块钱一饼,承载了五十年的时光。
如今,他住进维多利亚港上空的酒店式公寓,透过大大的玻璃窗,每天能看到波浪翻涌。
有8个人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他随时睡觉,随时打游戏,谁管他他就骂谁。
和死亡擦肩而过,蔡澜说,活一天过一天的人生,真的无所谓。
食色性也
在“风流”这方面,蔡澜的“天赋”让人咋舌。
2016年,在《十三邀》中,许知远问他有过多少个女朋友。
他微笑着道:“一年一个不过分吧,至少有61个。”
成为公众人物,坐拥巨大的影响力,他却对“好色”这件事从不遮掩。
他在书中曾追忆往昔,透露他上小学时以《我的志愿》为题写作文,畅想了一番开妓院的美妙场景。
“地点最好在澳门,租一间大屋,请名厨来烧绝了种的好菜,招聘些懂得琴棋书画的女子作陪,卖艺不卖身。”
蔡澜虽说流连花丛,却并不浪荡,而是很尊重女性,跟他接触过的女人都对他评价很高。
李嘉欣赞他是“品味最好的男人”,林青霞说他是“让成熟女人仰慕的男人”,香江才女白韵琴则评价蔡澜是“最懂女人心的男人”。
导演李翰祥评价蔡澜:“学贯中英日,情通海陆空。”
或许对蔡澜来说,好色是人的天性,一味遮掩、压抑不过是作茧自缚,还不如做个随心所欲的浪子。
另一件让蔡澜如此认真对待的事情,是吃。
他曾经自嘲:“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筐子,就是买菜的篮子啊,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
蔡澜曾经写《明报》副刊的专栏,每周两篇文章,在文中畅谈美食和人生。
每写一篇文章,蔡澜至少要吃五家餐厅。
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名气大了之后把那些文章集结出版,至今出版超过200本书。
他主持过《蔡澜叹名菜》等多档美食节目,穿梭街头巷尾,发掘那些深藏的美食。
他不爱山珍海味,只专注于那些用朴素食材制作的人间至味,几句话就能勾得观众食指大动。
在节目中,总有美女陪他流连饭桌。
蔡澜脑中仿佛有一张美食活地图,哪个地方的美食好吃,都信手拈来。
他列出过“死前必吃”清单,称人的一生之中,非试不可的是河豚,法国的白芦笋不吃死不瞑目,日本冈山县的水蜜桃不容错过。
他还说:“没有一个懂得吃的人不欣赏羊肉。南斯拉夫的农田中,用稻草煨烤了一整天的羊,天下绝品。”
“乌鱼子则要选希腊岛上的,用蜡封住,最为美味,把日本、台湾、土耳其的,都比了下去。”
蔡澜研究美食到了痴迷的地步,不满足于品鉴已有的美食,还沉迷把作家笔下虚无飘渺的美食带入现实。
他曾经复刻好友金庸小说里,黄蓉用来讨好洪七公的菜「二十四桥明月夜」。
他和好友首先将金华火腿剖开,取其三分之一为盖,再在火腿上挖了二十四个洞,填入豆腐做成的球,再盖上另外三分之一的火腿,用大火蒸煮,直到火腿中的咸鲜味渗入豆腐之中,这道菜就做成了。
他还尝试《红楼梦》与张爱玲小说中描写的菜品,得出“不好吃”的结论。
因为太懂吃,他被称“食神”,《舌尖上的中国》开拍,找他做总顾问。
他的脸就是金字招牌,他去哪里吃饭都有店家求合影,为自己的店铺口味做背书。
合影的人太多,于是他设立一条“潜规则”,如果合照里他笑了就是好吃,如果不笑就是不好吃。
网友曾问蔡澜人生最快乐的两件事是什么,他答:“吃饭、传宗接代。”
食色性也,蔡澜不过是剥离一切虚伪的掩饰,暴露出人性中最本真的一面。
真名士
蔡澜虽风流,却是真名士,才华做底色。
人们给他贴上美食作家的标签,在香港四大才子之中为他留了一席座位,其余三位是写流行曲的黄霑、写科幻的倪匡、写武侠的金庸。
但一生无羁的蔡澜,才华又怎会囿于美食。
他其实是个“影二代”,父亲蔡文玄是邵氏兄弟新加坡公司的第一位职员,兼营戏院。
蔡澜家住戏院楼上,探出头就能看到银幕,从有记忆以来,电影就充斥着他的世界。
他曾逃课去看电影,最多时一天赶五场,14岁就在新加坡报纸上发表影评。
回到香港后,他凭着对电影的深入理解成为电影监制,为邵氏、嘉禾等顶级制片公司效力,做出《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霹雳火》等叫好又叫座的动作电影,成龙的成功有他一份功劳。
他在电影行业浸润四十年,在嘉禾一路做到公司副总裁,却明白这座高效运转的造梦机器不过是围绕着商业利益构建,艺术追求少有存身之地。
蔡澜离开电影行业时发出感叹:“浪费了40年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电影制作,爱的只是看罢了。”
但能把不喜欢的事做成功,更需要过人的才华。
有才华作为人生的底色,蔡澜仿佛做什么都信手拈来。
他曾师从书法篆刻泰斗冯康侯学习书法和篆刻,书法风格自成一派,后来在北京和香港荣宝斋均有开办书法展。
      蔡澜书法作品   
他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汉城、台北、巴塞罗那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
金庸对蔡澜评价很高:“琴棋书画,财色酒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人生中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
他和谁都能聊得来,能与周润发探讨摄影,和黄永玉论画,和亦舒谈焚香。
在电视上“抛头露面”这种事,对他来说更不成问题。
他与黄霑、倪匡曾共同主持了一档叫《今夜不设防》的访谈节目,节目生命不长,只在1989-1990年播出。
三大才子在节目中不止展露才华,经常还脱口而出一些虎狼之词,轻易就能卸下嘉宾们的防备。
彼时,成龙还未远赴好莱坞,周润发尚是香港影坛一哥,林青霞王祖贤张曼玉各领风骚,张国荣刚在红馆连开23场演唱会。
这些香港娱乐圈的风流人物,纷纷在这档节目中丢下“偶像包袱”,聊着那些荤素不忌的话题。
张国荣抿着小酒,笑着说自己处男都没了很久了。
张曼玉直视镜头,大方承认自己就是爱慕虚荣。
周润发大谈自己拍吻戏的感受。
关之琳直言自己曾做别人的情妇,还不希望原配知道。
那是他们卸下名为明星的外衣后,露出的最本真一面。
这股松弛感,早已在如今的电视节目之中绝版。
《今夜不设防》播出之后,创下70%的收视率。很多人骂蔡澜“老不正经”,他则笑眯眯地说:“要这么正经干嘛?”
哪怕是竞争残酷的商业竞争,才华横溢的蔡澜也能处理得很好。
一开始,是开茶馆的朋友不愿意听取他的意见,觉得“做自己的茶”这个主意“很贱”。
他气不过,索性在普洱茶之中加入玫瑰花芯及药草,打造成自己的茶饮品牌暴暴茶。
暴暴茶寓意“暴饮暴食都不怕”,主打减脂清肠,这在90年代的市场十分超前,做成罐装饮料后在日本一炮而红。
后来蔡澜又做了“暴暴饭焦“等系列产品,再后来进军饮食业,做食品和食肆,他的“蔡澜港式点心”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经在大众点评上连续三年被列入必吃榜。
80多岁的蔡澜又玩转了互联网,平趟微博、抖音、豆瓣各大平台。
蔡澜的微博有1000多万粉丝,不逊色于当红明星,他笑称“比香港的人口都多”。
蔡澜曾经说,压力的死对头是好玩,无论什么东西,把它变得好玩了,压力自然就减少了。
怀着一颗玩心,蔡澜在80多年的岁月里,写下一段又一段传奇的故事。
自在
每年农历新年前的12月底,蔡澜都会开放微博评论,直接和网友交流。
无论是难以启齿的隐私,还是刁钻古怪的问题,大到人生中的重要抉择,小到鸡毛蒜皮的烦恼,蔡澜都会给出精炼且诚恳的回复。
他的回复有时荒诞不经,有时又透露出几分人生哲理。
有人问他读博没动力怎么办,他答“麦当劳”,寓意去麦当劳打工,说不定会喜欢。
有人问他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他答“麦当劳”,因为去麦当劳打工,就饿不死。
但当有人问他麦当劳哪款汉堡最好吃时,他却又说没吃过,让人忍俊不禁。
有人问他人生哪个阶段最痛苦,他直言“恋爱时”。
有网友问:“怎样才能拥有喜欢的人?
蔡澜回复:“人是给你拥有的吗?”
有人问他活着的意义,他的话如同醍醐灌顶,让人清醒。
他也有“暴躁”的时候。
被“恋爱脑”蒙蔽双眼的人向他发问时,他直接讽刺“弱痴”,毕竟答案已显而易见。
有人28岁还妄想当富二代,蔡澜直接回怼,“你应该问你老子,问你妈。”
另一方面,顺势而为仿佛是他的人生哲学。
有记者在采访蔡澜时,暗讽年轻人的躺平文化,并询问蔡澜的看法。
蔡澜只是淡淡抛下了一句:“本该如此。”
世人的烦恼各有各的模样,为钱所困,为情所苦,执迷于过往,迷惘于将来,但有一法可解千愁。
蔡澜曾讲起一件往事,他和大导演李翰祥在泰国拍戏时,诸事不顺,偶然见到路边一尊小石佛像,便顿悟了。
“我觉悟到可以像石像一样不去管它,反正问题也解决不了,还去烦它干什么?”
网络上流传过一句鸡汤——“人生,其实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伤”,但随着年岁增长,生死二字,对蔡澜来说也成了虚妄。
蔡澜曾经旅居墨西哥,有一天突然想放烟花,就问当地的朋友哪里能买到。
朋友却说,在墨西哥只有人去世时才能放烟花。
墨西哥人均寿命比较短,许多人活得又很辛苦,许多人把死亡视作一件解脱的事,于是人去世时就放烟花逐渐成了当地的风俗。
受此启发,蔡澜说:“人,不一定要生着才庆祝,死了也该庆祝。”
他从不避讳公开谈论生死。
他曾说过,将来死后火化的骨灰要撒在海上,永远留在美丽的维港。
只是身旁的助理马上提醒他:“向海中乱抛垃圾是犯法的!”
自从去年跌倒,接受手术后,蔡澜的社交平台沉寂很久,外界甚至谣传他已经病危。
在最近的采访中,蔡澜笑着回应:“叫他们不用担心,说不定我活得比他们还久。”
生时尽欢,死亦无忧。
他常常说:好好吃,好好玩,好好睡。只要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留下遗憾,那么便是真正的完美的人生。
在《十三邀》中,他曾对许知远说:“我是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感伤我都锁在了保险箱里,还要用一条大铁链拴上,一脚踹到海里。”
如今,独坐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的酒店式公寓,望着大海的波涛翻涌时,蔡澜想的或许不是保险箱被海水带向何方,而是跃出海面的那条鱼,要怎么做才好吃。
参考资料:
1. 《82岁蔡澜:家财散尽,已交代后事》 最人物

2. 《如何能像蔡澜一样逍遥快活?》 X博士

3. 《才子蔡澜:无儿无女,散尽家财,活一天过一天》 最华人

4. 《玩家蔡澜 | 封面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

5. 《男人都有一个梦想:成为蔡澜》 新周刊

6. 《蔡澜式养老的至高境界,面朝大海,散尽家财》 外滩TheBund

7. 《蔡澜教你做人》 虎嗅APP

8. 《专访蔡澜:我不是才子,也别叫我食神》 南都周刊

9. 《救成龙、撩青霞、坑金庸,当年香港最骚的男人,让半个港圈跪服》 宅总有理

10. 《“食神”蔡澜 :人怎么可能没有痛苦?但我不讲出来》 南方周末

11. 《他好吃好色,今天81大寿》 最爱历史

12. 《十三邀 蔡澜篇》


26 / May / 2024
监制:视觉志

编辑:离荫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