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见的阿姆斯特朗(左)与奥尔德林(右)在月球上的合影。图源:NASA
导读:
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率先登上月球表面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这是人类航天技术进步的象征,也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一大步。
      然而,最近国内质疑阿波罗载人登月真实性、声称“美国登月造假”的声音此起彼伏,让不少人信以为真。如果在互联网检索一下,花点时间读读相关专业人士的解读(例如,“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被实锤?证据不会消失,时间将证明一切,或“阿波罗载人登月到底是不是骗局?),就很难相信此类谣言。
      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目前,中美两国都在准备人类下一次登月的计划。《赛先生》精选6部与月球和人类登月相关的图书,帮助您了解历史、理解未来。

1

《月球的价值》

[美]保罗·D. 斯普迪斯 著
魏晓凡 译
未读/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年1月 出版
数千年来,人们都梦想着近距离接触月球。登月会给人类增添许多新的本领,是人类的航天事业突破地球低轨道之后的必经之路。全书以月球的价值为主题,探讨了关于人类怎样奔向月球、有何发现,以及人类为了重返月球所做的各种努力。人类登上月球这一奋斗过程中的许多次走走停停、起起落落,在作者笔下串联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人类为何要重返月球,以及要采用怎样的手段实现这一目标。本书适合天文爱好者及科普爱好者阅读。
2

《月背征途》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著
未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年12月 出版
中国探月国家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为你讲述人类登陆月球面的全部过程,以及操控月球车的幕后故事。
月球背面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月球车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前沿科技?如何在地球上与月球背面建立通信?“嫦娥四号”沿什么路线飞到月球背面?着陆点该怎么选?如何在地球上操作月球背上的月球车?“玉兔”在月背如何“睡觉”“行走”“吃饭”?月球坑中隐藏着哪些神秘物质?满
满都是细节。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从月球车工作原理、地外天体遥操作技术到驾驶员的修炼过程,从“鹊桥”中继星的发射定点到月球背面着陆点选择,从一波三折的降落过程到“南征北战”一次次月面涉险探测,一项国家级的伟大工程正逐步在我们眼前展开,壮观的月球景观、月球车的神秘冒险之旅、震惊世界的科学发现将由近百张高清图片一一见证。
3

《火箭时代》

[美]乔治·摩根 著
晋一宁 张硕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1年10月 出版
《火箭时代:人类登月的故事》一书回顾了人类登月的历史,从罗伯特·戈达德关于液体火箭的早期实验,到冯·布劳恩及其德国工程师的工作,再到苏联的谢尔盖·科罗廖夫及其团队的努力,最终达到这趟月球征途的高潮: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迈出的人类一大步。从设计师到工程师,从通信专家到火箭建造者,成千上万的工作者为登上月球付出了努力,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被历史铭记。作者一一澄清真相,让这些被遗忘的太空旅行工作者的工作浮出水面。
作者的父母均为两位火箭科学家,他们曾直接参与NASA的太空探测工程:水星、双子星座和阿波罗,作者提供了这三项工程的许多幕后细节。他还是一位剧作家,把这本航天历史图书写得如同科幻小说一般,精彩刺激,引人入胜。
4

《迎难而上》

[美]阿瑟.斯洛特金 著
高铭 译
人民邮电出版
2023年6月 出版
乔治.穆勒(George E.Mueller)是美国早期载人航天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主管,通过设立计划管理办公室、推广全机试验(All-up Test)等方式把系统工程理论和项目管理方法引入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确保了阿波罗计划的成功,从而取得了一项伟大的成就:用短短6年的时间成功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将他们安全带回地球。
本书作者对历史档案、访谈材料的深入研究,以传记的笔法详细记述了乔治·穆勒在领导多个载人航天计划的过程中如何将管理方法论引入NASA内部,从而对载人航天管理做出了卓越贡献。
5

《奔月:一段太空竞赛往事》

[美]罗杰·劳尼厄斯社 著
白建军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3年9月 出版
本书以太空探索的缘起开篇,详述了冷战时期美苏航天计划的种种细节,探索了那个时代科学与技术进步的标志性驱动力——载人登月。作者将美国和苏联的计划放在同等重要的写作地位上,重新审视了两国的成败。其巧妙之处在于借助史料多角度还原了这段历史,剖析登月竞赛的复杂性及其根源和结果,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书中也就一些我们关注的问题作了详尽解释,例如:既然1969年能把人送上月球,为什么现在不再登月?苏联在起初领先的情况下,为什么最终会被美国击败?
6

《星耀中国:我们的嫦娥探月卫星》

吴伟仁 张正峰 张哲 等 著 
张智慧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年9月 出版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月球的好奇与向往从未停息,古有嫦娥奔月传说,今有嫦娥探月卫星。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我国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回顾月球观测与古代历法,探寻人类探测月球的意义;第2章揭秘月球探测卫星的探测方式、组成、研制及任务过程;第3章放眼世界,介绍国外月球探测发展历程;第4章回顾我国“绕、落、回”三步走探月工程,详细讲述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的探测器发展之路;第5章放眼未来,展望月球探测的美好前景。本书深入浅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深奥的科学道理,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适合对深空探测感兴趣的中学生、大学生和大众读者阅读。
赛先生书店可开发票,请在购书备注中留下开票信息(单位、税号和电子邮箱),确认收货后,由出版社开具。

欢迎关注我们,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合作请添加微信SxsLive2022咨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