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海东
在昨天评论朝鲜5·24政治局会议的文章中,我曾经讲过,朝鲜即将进行的“可靠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当前军事活动任务”大致是针对海上北方界线(NLL)争议。5月26日,朝中社发布了国防省副相金刚日的5·25谈话,证实了上述预判。
金刚日5·25谈话的标题是《要以强大自卫力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与5·24政治局会议对“当前军事活动任务”的定性一致。谈话历数三件事,依次如下。——
  1. 近期美韩空军对朝鲜进行的“敌对性军事侦察活动”。金刚日称其“胜过战时水平”,严重侵害朝鲜主权和安全。同时,将美韩这些侦察活动与各类美韩联演并列,认定为“加剧地区军事紧张局势的主要原因”。
  2. 韩方在边境地区利用气球散布传单等物品的行动。金刚日称其为“卑鄙的攻心战阴谋活动”,认定施放气球是“可以利用于特殊军事目的的危险挑衅”。
  3. 韩方“频繁侵犯”海上边界。金刚日称韩国海军和海警频繁以“机动巡逻”为名侵犯朝方主张的海上分界线,而朝方从未越过韩方主张的北方界线。
金刚日同时宣告,根据5·24政治局会议要求,朝军将采取以下“攻势性回应措施”——
  1. 海上。金刚日“正式警告”韩方,绝不会对侵犯海上边界行为坐视不管,随时可能在水上或水下“行使自卫力量”,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韩方承担。
  2. 陆上。金刚日宣布,朝方“将在韩国边境及其纵深地区散布大量废纸和垃圾,让他们切身体验到为其收集和清除到底得下多大功夫”。
今年1月“北南变朝韩”之后,金正恩在1·15施政演说中提出了因应这一变化的修宪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在朝鲜宪法中加入以前不曾规定的领土领海主张。这一主张,金正恩在今年2月初发表的建军节讲话中加以阐释,即朝韩陆上边界(三八线)无争议,但不承认现行的海上分界线——北方界线(NLL)
目前,朝鲜的修宪仍在进行中,最终的领土领海主张尚未公开,但金正恩的上述表态已经大致显示了这一主张的基本样貌。也就是说,未来的西海方向将成为双方领海争议的焦点。这是一个复杂的争议,简单讲,就是目前韩方主张的“北方界线”与朝方主张的“南方警戒线”之间的争议。众所周知,这片争议海域也是双方多次发生军事冲突的地方,比如延坪岛、白翎岛方向。目前朝方的主张大致与以前相同,即双方均放弃此前主张,重新划定海上边界线,但这一主张并不为韩方所接受。
北方界线,是朝韩双方实际的海上警戒线;2018年签署的9·19军事协议也是以北方界线为基础划定双方海上缓冲区。今年1月初,朝方向海上打炮时,炮弹落在缓冲区北方一侧(这也是我当时为什么对“朝韩冲突论”不以为然的主要原因),从很大程度上证明朝方对北方界线的谨慎;金刚日5·25谈话称朝方“从未越过”北方界线,也大致证明了这种谨慎。
金刚日5·25谈话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一方面,朝方不承认北方界线;另一方面,朝方又实际遵守北方界线,同时把韩方海军海警在北方界线南方一侧的巡逻视为越界(1月初韩国军方已经宣称,海上缓冲区不复存在,恢复了在争议海域的巡逻)。这些说法,无非两种可能——要么朝方希望韩方退出缓冲区,恢复西海平静;要么朝方已经铁心要按照自己的主张,以其主张的南方警戒线或12海里领海为划线依据。
目前尚不能确定金刚日所说“水上或水下行使自卫力量”的具体条件,但“行使自卫力量”的说法显示,朝方似乎已经确定了海上界线的最终主张。也就是说,在金正恩提出修宪建议四个半月、提出领土领海主张三个半月之后,朝鲜的修宪已经基本完成,只待对外公布,而朝军“可靠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当前军事活动任务”将在新宪法公布后立即执行,而朝军已经做好了行动准备。
陆上无事,海上有险。这是当前朝韩这对“敌对交战国”之间的大致态势。有趣的是,在没有边界争议的陆上边境,朝鲜也将采取行动,向韩方边境及纵深地区散布大量废纸和垃圾,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垃圾战”,让韩国人体会一下打扫及维护环境卫生的麻烦。这做法看起来有些幼稚,但实际上却体现了朝鲜近年来回应措施的“对等”原则。而这种原则,如果从三八线移到NLL,就会发现朝鲜在“水上或水下行使自卫力量”的大致方向——要么越界巡逻,与韩军在海上对峙,舰对舰、艇对艇;要么利用潜艇或“金塞冬”系列,对韩方的越界行为实施直接威胁。由此,未来朝韩在西海地区发生冲突的风险系数明显增加,而从朝鲜以往的做派分析,新宪法公布之后,会立即在西海地区实施宣示领海主权行动,双方冲突的可能性就大幅提高了。
顺带说一句,昨天推送发布后,收到一些留言,询问上图中崔善姬等人为什么不举手。这其实是个常识性问题。不举手的崔善姬等人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有会议参加权及发言权,但却没有表决权。图中举手的瞬间是表决召开八届十中全会的政治局决议案,作为候补委员的崔善姬等人没有举手的权利。这是基本的议事规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