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明明很美,
可真正能读懂它的人却少之又少。
跟大家分享一些中国画的基本概念,
或许能为您欣赏国画带来一点帮助。
点击以上视频,了解中国画!

《金瓶梅》可谓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世人皆道是“Y书”,读过的人说它是艺术。
但你见过史上最贵的《金瓶梅》小黄图吗?
3张“秘戏图”
就能拍出天价?
这幅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春宫图,嘉德公司2010年春拍,以112万高价拍出。‍‍‍‍‍‍‍‍‍
这张是潘金莲在偷窥西门庆与丫头庞春梅,2011年嘉德公司春拍中,以230万成交。
这张西门庆与李瓶儿的戏春图更打破记录,嘉德2010年秋拍中,以392万成交!
‍‍‍‍‍
一副春宫图而已,凭啥能卖上百万高价?
先看细节,虽然是静态画面,却能看出作案现场的动态。
床下,一只男鞋正压着一只女子的三寸金莲。古代男子皆有金莲癖好,想必先是细细玩弄,再随手脱下。

‍‍‍‍‍‍‍‍‍‍‍‍‍‍‍‍‍‍‍‍‍‍‍‍‍‍‍‍‍‍‍‍‍‍‍‍‍‍‍‍‍‍‍‍
再往远处看去,倾倒的澡盆旁,是李瓶儿身穿的绫罗绸缎。《金瓶梅》三女主中,唯有李瓶儿身家最高。
两人想必先有一番鸳鸯戏水,再共赴巫山云雨。
再往门边看过来,首饰盒里的珍珠项链刚刚取下,连盒盖都来不及盖上,见了面也挺心急的!
整幅画的视角是从高处俯瞰,无论是左下角闹春的小猫;‍‍‍‍‍‍‍‍‍‍‍‍‍‍‍‍‍‍‍
画面右上角的床又叫“架子床”,是古代富贵人家常用的寝具。‍‍‍‍

床眉上彩绘三种图案,游龙戏凤、荷塘浮萍、双雀闹春,皆在暗指巫山云雨。
画面虽凌乱,细看屋内家具陈设皆有其隐喻,且暗含明代风俗,足见作画者功底。
画面本身Y而不荡,暗含春情,非市面上粗制滥造的可比,足见作者审美意趣。‍‍‍‍‍‍‍‍‍‍‍‍‍‍‍‍‍‍‍‍‍‍‍‍‍‍‍‍‍‍‍‍‍‍‍‍‍‍‍‍‍‍‍‍‍‍‍‍‍‍‍‍‍‍‍

小Y图
也能画成艺术品
这批《金瓶梅》春情画,皆出自作画大家,胡也佛之手。
他的一生坎坷动荡,给蔡公时当过兵、为尼克松画过画;
给成人画过小黄图、也为小朋友画过连环画;‍‍‍‍‍‍‍
他效仿曹操刻有一方印叫“宁叫天下人负我”,临死前却总结一生“只是个画匠”。
这批《金瓶梅》,便是他最潦倒时的作品。‍‍‍‍
解放前夕,国民党管理腐败,上海滩物价飞涨。
100元法币,第一年能买到两头大牛,不过四五年时间,连根油条都买不到。
此时胡也佛40岁,正是压力最大的时候。‍‍‍‍‍‍‍‍‍‍‍‍‍‍‍‍‍‍‍‍‍‍‍‍‍‍‍‍‍‍‍‍‍‍‍‍‍‍‍‍‍‍‍
妻子得了肺痨、孩子要上学、岳母要赡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接受了上海长江银行经理周叶华先生的邀请;
一两黄金三张,开始创作《金瓶梅》系列小黄图。‍‍‍‍
虽然是小黄图,胡也佛常常一个月才能完成一幅。
‍‍‍‍
这是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初相见,书里写:
这人你道是谁?却原来正是那嘲风弄月的班头,拾翠寻香的元帅,开生药铺复姓西门单讳一个庆字的西门大官人便是。
书里形容潘金莲:
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白生生腿儿……
两人最初在王婆处,房屋布置还是市井粗俗人家;

等到进了西门府,便是一派有钱的暴发户装修了;‍‍‍‍‍‍‍‍‍‍‍‍‍‍‍‍‍‍‍‍‍‍‍
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了吗?‍‍‍‍‍‍‍‍‍‍‍‍‍‍‍‍‍‍
画中美人多袒胸L乳,但都是不露足的。
非得用各色精致裹脚布,包住三寸金莲。
书中写潘金莲,说她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的一双好小脚儿,所以就叫金莲。
缠足的三寸金莲,不仅是评判女子姿色高下的标准,也作为性生活时一种助兴手段。
古时讲究含蓄的朦胧美,各色裹脚布式样,便是古时女子的审美游戏。
仅仅这一处细节,足见画家文化功底之深。

成也《金瓶梅》
败也《金瓶梅》
周也佛画《金瓶梅》但第二个特色是,画面热闹。
不仅有人,更是一张市井画卷。
潘金莲尚在农家时,窗外是常见的鸡鸭等家禽。
鸡妈妈左侧的纺车说明要自己织布、右边还摆着没洗的碗筷,证明农妇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辛的。‍‍‍‍‍‍
而西门府上,墙壁雕梁画栋、地毯花纹精美异常,足见当时富商与穷人的生活水平差距有多大。‍‍‍‍‍‍‍‍‍‍‍‍‍‍‍‍‍‍‍‍‍‍‍‍‍‍‍‍‍‍‍‍‍‍‍‍‍‍‍‍‍‍‍‍‍‍‍‍‍
农村小院都是吃肉的家禽,而富商府养的是宠物狗,下面这只应该是慈禧太后最爱的狮子狗吧?
这个视角尤其奇妙,屋内一片忙乱;
唯独猫猫被窗外春色吸引,而窗外正有一丫鬟偷窥。
看发髻样式,应该尚未成年,足见西门府是不避外人的,如此纵欲,也为日后覆灭埋下祸端;‍‍‍‍‍‍‍‍‍‍‍‍‍‍‍‍‍‍‍‍‍‍‍‍‍‍‍‍‍‍‍‍‍‍‍‍‍‍‍‍‍‍‍‍‍‍‍‍‍‍
由此看来,“尺度”并不是周也佛创作的唯一考虑因素。‍‍‍‍‍‍‍‍‍‍‍‍‍‍‍‍‍‍‍‍‍‍‍
他发挥的是一种想象力,“偷窥”是最常用的视角。
画内丫鬟悄悄躲在窗外偷窥,是否也像我们,站在画外偷窥?
且“偷窥”并不光明正大,隐隐有一种背德感,由此形成了三重空间。
交欢者不知被人偷窥、偷窥者不知画外仍有人偷看、至于偷看的我们,更要极力避免被他人知道。‍‍‍‍‍‍‍‍‍‍‍‍‍‍‍‍‍‍‍‍‍‍‍‍‍‍‍‍‍‍‍‍‍‍‍‍‍‍‍‍‍‍‍‍‍‍‍‍‍‍‍‍‍‍‍‍‍‍‍‍‍‍‍‍‍‍‍‍‍‍‍‍‍‍‍‍‍‍‍‍‍‍‍‍‍‍‍‍‍
于是,春宫图的主角,倒成了最“光明正大”的了。‍‍‍‍‍‍‍‍‍‍‍‍‍‍‍‍‍‍
胡也佛这一生,成为春宫图,败也春宫图。
画《金瓶梅》让全家吃得饱饭,但也为日后埋下祸端。‍‍‍‍‍‍‍‍‍‍‍‍‍‍‍‍‍‍‍‍‍‍‍‍‍‍‍‍‍‍‍
他靠春宫图火了,直到1950年的一封揭发信。‍‍‍‍‍‍‍
在那个年代,画春宫图可不是传播Y秽物品这么简单。‍‍‍‍‍‍‍‍‍‍‍‍‍‍‍‍‍‍‍‍
虽然胡也佛本人从1949年开始,已经不再画小黄图了。但谁叫他画得太好、太畅销导致供不应求,据说一时间连仿冒者都出来了。
好在1952年官方对他宽大处理,不予追究;
但要求画稿元件需全部收回上缴销毁,今后不得再画。‍‍‍‍‍‍‍‍‍‍‍‍‍‍‍‍‍‍‍‍‍‍‍‍‍‍‍‍‍‍
胡也佛感激涕零,亲自到各买家处想要回自己的画作。其中包括知音银行家周先生,据说“周先生客气而无偿的交换”。‍‍‍‍‍‍‍‍‍‍‍‍‍‍‍‍‍‍‍‍‍‍‍‍
在这之后,他真的不再画春宫图。但仍避免不了受到冲击,被批斗一百多次。‍‍‍‍
其实他不止能画春宫图,还曾创作过畅销一时的连环画。
解放后他与老搭档张令涛合作,创作了《西游记》、《红楼梦》等大量连环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市井平民,无所不画。
我特意找来《西游记》中“大战蜘蛛精”的片段。
相比日后的央视版,连环画里的唐僧更市井、而女妖们倒是一眼罗刹女。
再看师徒三兄弟,皆是一眼可见的妖怪面貌,倒更符合原版《西游记》了。
细看着人物线条、山水造型,层峦叠嶂中四人踏路西行,足见画师功底。
胡也佛一生爱画、自谦也只会画画。
可惜一生不得志,即使练就金钩铁线的真本身,终难有施展空间。
或许就像他为画室所起之名:大空堂。
缘起缘灭、一世为空。
晚年的胡也佛钟情于山水画,甚至癌症晚期都在画。
这幅巫峡云涛,两岸绝壁,云雾往来,隐现异时,曾拍出过百万高价。
胡也佛改过很多次名字,本名“国华”、后有“也佛”、“若佛”,总和佛字离不开缘分。
佛语有云,一念心起,繁华开;一念心落,万物灭。
心无外物,境随心转。
或许也只有这双看透俗世情欲的眼睛,才能画出这风情画传奇。
- END -
HI,我是艺姐!
欢迎进入『魔都艺姐-甄选非遗美食群』,与我们一起品尝美食,更健康,更省钱!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加魔都艺姐 进非遗美食群
品质好 . 服务好 . 价格低
如发现比我们价格低的,

下单七天内,可退差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