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旧文回顾,这篇写于3月,读完的话你会对当前国家大方向特别清晰,对于如何投资获利也会心中有数,这三个月无论是银行,还是资源,还是低空经济等热炒,都在印证本文观点。
A股刚从底部逃生,今年将如何发展?2024正在见证一个财富大变局,从投资角度,灵哥我给了垄断,红利,国资,龙头,资源,新质生产力这些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又是如何相辅相成,统一在一个理念和方向下?这就是本文帮大家把思路厘清的。
众所周知,我们建国后先学苏联,之后开始学美国,并且融入美元秩序,招商引资为西方国家代工,开启了长达四十年的全球化。
这四十年有顺的时候,也有逆的时候,但无论顺逆,我们都是被动应付。当美元印钞时,我们不得不接受输入型通胀,资产价格爆炸,有资产的得益,没有资产的大部分老百姓购买力缩水。
当美元加息收割时,我们会遇到输入型通缩,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消费低迷,我们就不得不逆周期的负债投资西部,投资乡村,搞各类下乡,想办法消化过剩产能。
我们没有主动权,很多企业家都很痛苦。
还有一种痛苦叫没有定价权的痛苦,无论沃尔玛还是苹果,实际上是一家独大,但我们的大量供应商,外贸商,工厂却是分散的,我们陷入内卷,美资品牌拿走大多数的利润。当我们不想内卷时,美国就进行供应链转移到其他穷国去。
不仅如此,过去连上游资源都在西方手里,华尔街通过期货方式获得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当上游涨价时,我们这样做下游代工的亏损,但是有办法对西方的大客户,西方的跨国公司涨价吗?没办法,只有自己消化亏损。
当然还有汇率问题,各类套期保值搞得企业家焦头烂额,还有社会问题,发展经济带来的环境破坏等。
经过过去十年的改革和主动求变,我们当前的局面比过去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比如上游我们通过国资获得了一定的垄断和定价权,中游产业升级形成了一大批的供应链公司,下游我们的市场起来了,催生了一大批中国品牌和有出海能力的公司,这些公司如华为比亚迪等可以出海外卷,拥有了一定的定价权。
但仍然有一些问题还未解决,主要是各类的产业链断链,我们的国内市场还不够大仍然需要依赖外部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尚未完成等,这些让我们仍然受到美国制裁和美元加息等政策的影响。
另外我们企业内卷厉害,有大量过剩产能尚未完成去杠杆,这让我们中游很多企业集中度不高,制造业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不够集中,利润不好。
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是无论国内国外,中国商品都可以根据需求,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一条龙,每个环节都没有卡脖子,每个环节的龙头企业都有合理的利润。如果因为任何原因需求坍塌,产能过剩,那就缩减产能,保证利润,如果需求暴增,那就国家统筹增加产能,避免无效投资。
这些其实都是这次两会提出来的,都是新质生产力内涵的一部分。
所有的逻辑都是围绕着一个可控闭环在演进,就比如氢能为何现在也成为新质生产力,那是因为锂电储能意味着锂的资源约束,意味着不可控,而太阳能制氢能更好的利用我们已经发展起来的新能源产业,更能形成产业可控闭环。
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可控,温铁军说过去我们是以资为本,现在是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并不是说不需要资了,而是所有的一切都可控,做企业投入和产出都有较为确定的回报,有确定的利润,打工有较为确定的长期的工作不会被简单裁员,遇到黑天鹅可以有充分可控的对冲机制。
只有这样,才可能减轻普通人的风险,减轻不可控带来的痛苦,才可能让社会建立良性的预转机制,投机才可能变成投资,不然哪里来证监会主席说的长线资金?
无论内循环,外循环,都是要形成一个可控的闭环,垄断,红利,国资,龙头,资源,新质生产力,都是围绕着这个闭环,这就是2024的财富关键词,一切的变化才刚刚开始。
(全文完)
PS:周二直播房地产股票如何投资,会员反响非常好,直播精华文字稿,整整8页已发在知识星球,欢迎大家加入获取。为防星球调价,现在是最好的加入时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