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电梯直达
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IT时报
作者:孙   妍
虹桥站到浦东机场用时从90分钟缩短至40分钟
上海正在建设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快速通道——连接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的机场联络线。现在,乘客乘坐地铁2号线从上海虹桥站到浦东机场需用时90分钟,到2024年底机场联络线一期通车后,只需花40分钟。
轨交提速的同时,上网也在提速。
通车之日,机场联络线将实现全线5G覆盖。”中国铁塔上海分公司通信发展部总经理何悦懿向《IT时报》记者表示,中国铁塔上海分公司统筹三家运营商的4G和5G建设,机场联络线隧道施工将在5月结尾,下一步是在车站站台进行室分系统施工。
时速160公里的高速上网
机场联络线是全国首条地下运行的市域铁路快线,一期工程共有7个站点,从虹桥火车站出发,经七宝站、华泾站、三林南站、张江站、度假区站到浦东机场站,全长68.627km。二期将新建2个站,浦东T3航站楼站和上海东站,计划2027年建成。
据上海铁塔介绍,整个项目从2023年7月开始立项,隧道区间的施工时间是从2023年11月开始,一期预计在2024年底全部验收。
机场联络线是国内首次采用时速160公里的市域铁路C型车,基于复兴号城际动车组技术平台开发,其行车速度比地铁更快,普通地铁列车时速只有60~80公里。
为了让乘客在飞驰的列车中畅快地使用5G网络,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联合建设方上海铁塔,每300米建设一个断点站,让信号覆盖尽量无死角,而早期普通地铁一般是每400米或500米建设一个断点站。
5月中旬,在机场联络线浦东机场站地下隧道,各个施工方已在进行收尾工作。机场联络线的站间距非常长,平均站距近10公里,普通地铁线路的站间距在1.5公里左右,而且机场联络线隧道高度更大。其中,三林南站到上海东站是高铁和市域列车共线运营的区段,为与国铁网络以及长三角城际网络互联互通预留空间,其地下隧道的站距、高度等建设标准都是参照国铁,所以断点设备的安装高度和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
“站距长,高度高,大大增加了我们铺设缆线和设备安装的难度,并增加了电源线的投资。”通信发展部高级经理陆蓓隽表示,前期铁路设计时,建设方没有在风井预留民用通信机房,上海铁塔便协调各建设方,在所有风井新增民用通信机房,光缆、电缆等设备都会从民用通信机房往地下拉。
在隧道内,一侧已经铺设了4根漏缆,上海铁塔、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设备一字排开。在列车行进过程中,信号便会从这些漏缆中泄露出来,朝车厢覆盖。
施工期间,每晚11点到凌晨6、7点,上海铁塔的施工人员会借用柴油小火车,从风井将一卷卷10吨重的线缆拉到断点处安装。“离机房越远,距离越长,我们所需的电缆就会越粗,有些电缆就跟胳膊差不多粗。”上海铁塔通信发展部重大项目经理竺伟文解释道。
今年底上海地铁100%覆盖5G
5月,所有的隧道施工收尾,下一步是建设站厅站台的4G/5G覆盖项目,预计今年底,一期项目全部验收完毕后通车。
在站厅站台上,中国移动采用的是有源和无源两种覆盖方案,而电信和联通的共享设备采用的是有源覆盖方案。
“有源设备下载速率高,但是成本高。无源设备成本低,但有个困难是无源系统故障难以及时发现。”陆蓓隽表示,于是上海铁塔采用3D数字建模结合数字孪生和物联网技术形成数字化资产,通过在设备上增加无线信号监测器和相关传感设备,支持远程管理和查看设备。除了解决无源系统监测问题外,也解决了机场联络线90%线路在地下,只能趁凌晨巡检等不便的问题。
这一全生命周期的数智化管理,也是上海铁塔在重大项目建设和运维方面的数字化新尝试。
今年底,除了新建的机场联络线通车并覆盖5G外,上海地铁隧道也要全线覆盖5G网络,真正实现100%覆盖5G,为上海数字之都打下基础。
通信塔“变身”数字塔
上海铁塔的通信塔还在“变身”数字塔,帮助申通地铁建起一张“空天地”环境态势感知系统,实时监测气象变化。
上海铁塔在上海市运维着3万余座基站,上有5G、下有光缆、中有机房和不间断电力。在比较容易受天气影响的5、16、17号地铁线,上海铁塔在原有通信塔上搭载高清摄像头、智能感知设备,就能搜集雨量、风速、风向等气象实况数据,经过上海气象局和铁塔视联平台的分析、清洗和优化后,便能为申通地铁的日常运营提供实况气象预测。特别是在台风等汛期,这张全域感知网就能帮申通地铁织起“气象数字结界”。
这背后不仅是复用铁塔资源,更要归功于边缘算力网关的能力释放,以及130多种AI算法的创新。此后,上海铁塔将在更多地铁线路落地这一环境态势感知系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